首页

搜索繁体

第30章 村里的春节晚会

    时光是留不住的,日出日落,自然有规律地过着。

    春节的到来,给这僻静的小村庄带来无限的欢愉!

    阴历二十九,王金绣和大哥,二哥,大姐一起早早起来,把镇上店里昨天准备的年货装好,挑的挑,背的背,关好店门往家赶。

    来到河边,才听说:因为春节,现在过河费都涨了1毛钱1人了,一直到正月十五才恢复原价5分。

    王金绣家现在已可以说提前步入小康生活了。家里有全自动洗衣机,彩电,自行车,双卡收录两用机。

    当王金绣她们还未进门时,就听见王姓簇叔的声音从自家院里传出:我说,玉山家的,这不是簇里跟你商量吗?三十晚上,早点把你家彩电搬到晒场,还要带上那个什么双卡那个东西,为了热闹,大王叔都又要表演节目呢!

    这时王金绣蹭蹭的跑回院子,亲昵的喊了一声:“簇叔好!”然后听见妈妈张淑琴说:“得了,这不管事的回来了,她叔,你给大妹儿说吧!”

    王金绣知道了来龙去脉后,满口答应道:“说好的,可以”。这簇叔才走了!

    王金绣走进堂屋,把收录两用起插上电源开机,挑了一录音带,李谷一,关明敏,蒋大为等歌星的歌曲放上。

    第一首便是《希望的田野》,歌曲轻缓,幽扬,听得让人心情舒畅,对未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

    大嫂牵着大侄子在院子里遛,也就是为了听这歌。

    拿她自已的话来说:我虽然不识字,但这歌唱得好听是听得出来得。时不时还能听到她哼唱两句!

    晚餐不用说,是丰盛的。

    刚吃完饭,大堂哥家,大伯家就来了,不为别的,来看电视来了。

    大哥忙着搬桌子,二哥忙着拉插线板,搬电视,接天线。

    这时王金绣才知道,这电视拿回家这1个月,也就大哥或者二哥在家,才打开看,平常没有开过!

    一是妈妈怕用电太多。

    二是平常家里没个男人在家,还开什么,早早吃饭,关门睡觉。

    三是不会开呀!调天线影像不会呀!

    这时一切就序,打开电视一片五彩雪花。

    二哥搬来梯子,爬上房顶,搬着小信号锅一点一点探信号。

    大哥却在调频道。大伯这时说话了:“金贵,放那个新闻联播,听听国家大事,再看看咱们国家,别的地方过年是咋过的!”

    这时大哥调到中央1台,新闻联播已开始了,听得见声音,图像还在跳动不清楚。

    二哥跟猴似的在房顶上慢慢动着,好一会儿,终于调好了影像!大家人一阵欢呼:好了!

    这时,大门外响起啪啪拍门声,大嫂抱着孩子去开门,大门一开,一群人,还自带了凳子,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听他们说:知道你们一家今天都从镇上回来了,今晚准能放电视,这不就来了。

    支部书记家,队长家,左右邻居,呵,把整个院子站满了。每人还各就各位,凳子矮的知道坐前面去了,有带长条高板凳的都坐后面,还井然有序。

    这氛围,让王金绣又想起前世去支部书记家,爬围墙看电视之事了!

    新闻过后,大哥把台调到四川台,看《霍元甲》,正在演霍元甲遭受雅片的毒害,这时院子里就不是看电视了,而是一片骂声,骂那个煮饭老头儿,给霍元甲下毒,骂那些个日本人不个东西,哎,整个晚上,直到电视播放完,骂声才停止。

    王金绣这才亲身体全到人们的爱国情怀!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人们走时还不忘说,明晚在大晒场队里欢庆会之事。

    支书说喊道:“王金贵,明晚要搬东西叫人帮忙,早点儿的。”大哥王金贵嘿嘿笑着答应道:“好,要的,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