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03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一种米,养百种人,不孝子自古皆有。陛下不会觉得,你对子女很好,子女就一定会孝顺万分吧?”

    韦安平语重心长地说道:“远的不说,前隋的杨坚对杨广够好了吧,可杨广是如何对待杨坚的?反正后世流传的版本,杨坚就是被杨广害死的。”

    “此事不必多说。”李世民连忙摆手,宫闱隐秘,他也不方便多讲,哪怕是前朝的事。

    “我只是举个例子而已。”韦安平道。

    “还有呢?”李世民又问:“听先生之意,似乎不止倭国一个?”

    “还有新罗的后裔棒子国。”韦安平答道:“只可惜他们地小国弱,只配给大国当狗,翅膀硬不了,否则也是个不孝子!”

    “还有吗?”

    “吐蕃。”韦安平想了想道:“百年之后,吐蕃将会给大唐带来一场大难,但千年之后有圣人出,吐蕃终归华夏所有。”

    “西域一带呢?”

    “分分合合。大唐之后,西域不再为汉人王朝所有,直到千年之后……”

    “又是那位?”

    “不是,是清朝的一位将军,抬棺征西,最终收复故土。”

    “真将军也!”李世民忍不住称赞。

    “这么说来,西域和吐蕃终归华夏,不必多虑。只有倭国和新罗那些海外之地,需要多加防备对吧?”

    “差不多是这个道理。”韦安平想了想道:“后世有一句话叫: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而我认为大唐的领土,也在大唐的道路能抵达的范围之内,凡是大唐的军队不能到达之处,都不是大唐的疆域!”

    “有道理。”李世民点点头,随后笑道:“这么说来,大唐日后还要多多修路才是。”

    “嗯,先修辽东一带。”韦安平认真道。

    “为何?”李世民反而奇怪起来。

    “高句丽并不安分,一直想要霸占辽东,大唐迟早要与之一战。”

    “确实。朕观其使者,有不臣之心,恐怕想要效仿梁师都之事!”

    高句丽以一隅之地,把隋朝拖死,确实有点本事。这其中,虽然有大半是“广神”杨广的功劳,但也能说明高句丽确实易守难攻。

    凡是占据易守难攻之地的,都容易滋生野心。

    “陛下若是不放心,可以试探一番。”

    “如何试探?”

    “炀帝三征高句丽,死于辽东者,不计其数。”韦安平想了想道:“今大唐承袭前隋天命,自当为战死辽东而不能归葬者,取回遗骨,归葬家乡。”

    “此言有理!”李世民连连点头。

    华夏自古讲究落叶归根,死于辽东战场,而不能归葬家乡,无论是对于将军,还是士卒,或者家乡父老都是一大憾事。

    大唐若能将辽东遗骨取回安葬,绝对是一件大善事,既能安将士、百姓之心,又能让全天下看到大唐皇帝的仁爱。

    “突厥呢?”李世民又问:“先生对突厥如何看?”

    “突厥分东西。东突厥刚刚死了颉利和八万人马,迟早要起内乱,到时候就是灭亡他们的时机。”韦安平淡然说道:“至于西突厥,现在似乎想要跟大唐合作,但他们是徘徊的秃鹫,就等着东突厥被灭,然后吃尸体。”

    “是啊,朕担心的就是这个。”李世民感叹道:“中原之民,无法适应草原之地。大唐哪怕灭了东突厥,也只会便宜另一家,终究消除不了这个外患。”

    “那就要用另一种办法了。”韦安平笑道。

    “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