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28章 过年了

    离开皇宫,韦安平又去了一趟印刷处,检查了一番《齐民要术》的印刷进展。

    随后又交代了另一个任务:印完五十本《齐民要术》后,改印《三字经》和《百家姓》。

    这两本书都是韦安平早就准备好的,经过好几次修订,现在终于可以面向大众了。

    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两本书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千家万户,打破士族门阀对书籍的垄断,让所有想要读书的人,都有书可读。

    正因如此,他没有给印刷处规定要印多少本,而是让他们开足马力,能印多少就印多少。

    趁着李世民还没发现,先薅一波皇家的羊毛。

    当然,以印刷处的油墨和纸张储备来看,印个几百本恐怕就顶天了。

    对此,韦安平自然还有别的办法……城郊的工业区里,是时候添一座印刷厂了。

    从印刷处离开,韦安平再去了一趟城郊的工业区,仔细考察了一番新厂的选址。

    此时的城郊工业区里,已经有一家开工的造纸厂,一家在建的香粉厂,一家在建的药材加工厂,以及早就搬迁过来的琉璃厂。

    琉璃厂刚刚完成搬迁工作,几天之后也要开工了。

    等五座工厂全部开工,再加上筹备中的学堂,韦安平的城郊工业区规划,就算是初步完成了。

    但这还远远不够,一旦印刷厂开工,印刷用的油墨肯定会出现巨大缺口,因此至少还得建一座油墨厂。

    为了给印刷厂配套,油墨厂最好建在印刷厂旁边。

    除了这些民用工厂,韦安平对于西郊的火药工坊,也有新的计划。

    如今的黑火药,基本上已经研究到头了,再怎么研究也增加不了多少威力。

    所以接下来火药工坊的任务,不再是研究火药,而是研究如何应用火药。

    火药的应用其实有很多花样,但目前只有火药包一种,因此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造炮!

    不需要有多先进,哪怕是最基础的没良心炮,也是极大的进步。

    除了火炮,火枪也在工坊的研究计划中,只是火枪更加精细,对于材料的要求更高,因此暂时处于研究阶段。

    想要在枪炮技术上有所进步,炼铁、炼钢技术都必须要跟上来。

    另外,探矿和挖矿技术也不能少,唐初已经探明的铁矿并不多,大多集中在河北道一带。

    从后世的钢铁厂分布来看,那边的铁矿确实丰富,但别忘了还有另一个矿产大省……后世的煤省。

    煤省不但有铁矿,还有重要的燃料——煤!

    这才是炼铁、炼钢行业的命脉!

    大唐其实已经开始用煤了,但真正大规模使用是在宋代,因为那时候才开始发现大规模的煤矿。

    有了大煤矿,才能放心大胆地烧!

    “煤矿,挖煤……”韦安平想着,不由得苦笑:“挖煤可是拿命换钱的辛苦活!”

    这个时代的煤矿,安全生产什么的,想都不要想。

    大唐的百姓本就不多,他可舍不得送进煤矿里消耗。

    “上次庆功宴的突厥壮汉不错,身高体壮,二百多斤的大力士,很适合挖煤!”

    在城外待了半天,韦安平重新回到了家中。

    接下来的几天,并无大事,只有一件小事发生。

    那就是李世民收到汇报,说印刷处的纸张和油墨都用完了,需要大量采购。

    李世民一听这事,顿时觉得蹊跷,连忙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才知道韦安平在薅他的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