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29章 玄奘出发

    “正是!”

    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后拍手叫来内侍,将一幅军事地图抬了上来。

    对着地图,李世民侃侃而谈道:“先生请看!吐谷浑地形狭长,形如月牙,占据着大唐通往西域的唯一通道,只有拿下此地,大唐才能顺利地沟通西域,打通先生所说的丝绸之路。”

    “这倒也是。”韦安平闻言点了点头。

    打通西域,一直都是他的期望。

    只有打通了西域,丝绸之路才能兴盛,才能跟西边的跟西边的各个国家交流,获得更多的技术和种子。

    丝绸之路,不仅是财富之路,还是技术和种子的交流之路。

    “不过,那也应该是明年的事了。”

    李世民笑着摆了摆手,重新坐回座位上。

    韦安平闻言,开玩笑道:“说不定我们还没动手,对方就先投降了呢?”

    “哈哈,这倒有可能。”李世民闻言大笑。

    大胜突厥的消息,让整个长安城都高兴了三天。

    然而,在这一片兴奋和狂热之中,有一人却悄然离开,挥手告别了故土。

    他一身玄色僧衣,身后背着书笈,脚踏麻鞋,小腿处还绑着一道绑腿。

    一看就知道是出远门的架势。

    此人,正是玄奘。

    他十三岁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是个十分虔诚的佛教信徒。

    在这些年中,他曾游历各地,拜访名师,学习了大量佛教经文,但学得越多越觉得困惑不已。

    原因其实很简单……看不懂!

    如今的佛经,大多是前朝或者更久远的时代传到中原的,因为文字和翻译问题,很容易把内容弄错、弄混乱,渐渐地大多数人都已经看不明白了。

    因为看不懂,导致没有一个确切的解释,于是所有人都能解释佛经的内容。

    后世上过网的人都知道,一旦对某件事物的解释,有多种说法,就极容易引发争论。

    有了争论,就有了派系。

    派系之间,互相争吵、攻讦,谁也不能说服谁。

    为了弘扬佛法,为了得到一个确切的解释,他在两年前就曾上书皇帝,希望能允许西行求法。

    然而却没有得到回应……

    在等了三年后,他终于决定,不再靠朝廷的力量,而是要自行前往西天取经。

    此时此刻,他走在西行的路上,身后是热闹繁华的长安城,前面是无数先辈曾走过的西行之路。

    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一个个西行的前辈,在鼓励着他,陪伴着他。

    事实上,玄奘并不是第一个西行取经的人,在他之前,还有不少前辈僧人。

    史书上记载,最早西行取经的僧人,是三国后期的一名高僧。

    而最着名的一位,则是东晋的高僧法显。

    法显同样是从西域出发,途径大漠和雪山,抵达北天竺,然后又去了中天竺,最终在中天竺学法三年,又带着大量的经书回国。

    不过,法显并不是原路返回,而是走水路,从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坐船,辗转漂流到了苏门答腊,再坐船回到岭南,然后又一路漂流最终抵达登州一带,从那里上岸回到中原。

    正因为有这么多前辈的成功经验,玄奘才敢于独自前行。

    前辈们能走通的路,我当然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