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72章 开疆拓土将军碑

    想要继承法统,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姓刘。

    只可惜大唐姓李,没办法像刘渊一样,声称自己是刘邦的后代。

    不过,也没多大关系,血统继承不行,那就换一种方式。

    比如:传国玉玺!

    “陛下,那枚传国玉玺还在吧?”韦安平忽然开口问道。

    “在的。”

    李世民连连点头,随后笑道:“前隋萧皇后回来的时候,就把玉玺一并带回来了,此时正在宫中藏宝阁内。”

    “那就好。”韦安平顿时松了口气。

    这萧皇后回来得也太及时了。

    看来北伐突厥,还是很正确的。

    “先生的意思是,靠这枚玉玺继承法统?”李世民疑惑地问道。

    “只有一枚玉玺,当然还不够。”

    韦安平摇了摇头道:“当初袁术也得到了玉玺,还不是伪帝。还得理清华夏脉络,定正史,明正朔!”

    “就是编修史书,对吧?”李世民言简意赅地总结道。

    “是的。”

    韦安平点了点头,笑道:“要由朝廷编修史书,明确历史朝代,表明大唐的正统性……如此,才能名正言顺!”

    “这倒好办。”

    李世民对此并没有什么异议,毕竟修史这件事,其实早就在做了。

    目前已经确定的,就有岑文本在修的《(北)周书》、李百药在修的《北齐书》、姚思廉修的《梁书》、《陈书》,以及魏征编修的《隋书》。

    当然,还有一本在后世历史界十分有名的魔法书——《晋书》。

    这是房玄龄、诸遂良和许敬宗一起修的。

    但这显然还不够,想要继承大汉的法统,就要从西汉时期开始。

    所以韦安平想了想,又提议道:“陛下,最好把前史也修一下,从秦末汉初开始。”

    “没问题。”

    李世民满口答应下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需要做。”韦安平继续说道。

    “何事?”

    “立碑!”

    “啊?”李世民微微一愣,心想:又是立碑?

    不过,这玩意是真的好用。

    天门街上的一座圣贤碑,不但收了天下百姓的心,还让所有世家大族都不得不乖乖听话。

    最重要的是,它还能为大唐吸纳人才。

    圣贤碑立在天门街上,就像是一张永远不会坏掉的招贤榜,永远都有人被它所吸引,然后带着满腔热血进入朝廷。

    “不错!”

    韦安平微微一笑,自信道:“这一次不是纪念圣贤,而是纪念历史上开疆拓土的将军们!”

    “啊,这……”

    李世民闻言一愣,根本没想到还能给将军们立碑,但仔细一想,好像又十分合理。

    古代的圣贤儒生都能有圣贤碑,开疆拓土的将军们,为什么就不能有呢?

    这个时代,将军又不比文人差!

    在大宋文武分治之前,真正的牛人是可以出将入相的……也就是,既可以当将军,也可以当宰相。

    李靖就是最好的例子。

    想到这里,李世民忍不住问道:“照先生这么说,李靖李尚书……岂不是也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