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79章 故地重游

    历史上的李承乾,也是少年老成。

    从十二岁行冠礼之后,就一直十分听话孝顺,很符合李世民对于太子的要求。

    直到长孙皇后崩殂。

    从此以后,李承乾进入了叛逆期,整个人开始变得十分叛逆,事事都要跟别人对着干。

    李世民越不让他做什么,他就越要做什么……

    以至于后来竟然学起了玄武门之事,想要起兵夺嫡,最终被废,死于流放。

    此时的李承乾,显然跟历史上完全不同。

    他的老成不是那种在父母面前,故意装出来的,而是真正理解了某些真相之后,有种看破人生的老成。

    这是心理上的成熟。

    这样的成熟,能够让他从容地面对许多变故,就算再出现什么意外,他也不会那么轻易地自暴自弃了。

    “承乾,这些天休息得还好吧?”

    见面之后,韦安平率先问候了一番。

    “多谢老师,我很好。”

    李承乾点了点头,随后又略带抱怨道:“只是在宫中无事可做,颇有些无聊。”

    因为病因是操劳过度,所以李世民特意给他放了两个月的假,让他什么事都不要做,好好休养。

    但谁也没想到李承乾好得这么快,才一周都重新活蹦乱跳了。

    这漫长的两个月,让他感觉无所事事,十分无聊。

    “那就出宫去走走吧,看一下如今的长安城也好。”韦安平建议道。

    自从负责了编撰新律以来,李承乾就很少出门了。

    除了偶尔去一趟韦老庄之外,几乎不怎么走出皇宫。

    这样的生活,确实十分无聊。

    “也好,正好去看看这一年有什么变化没有。”

    李承乾忽然来了兴趣,随后拉起韦安平的手,便往外走。

    “老师,我们去看看以前说书的茶楼吧?”

    “也行。”

    说起“说书”,韦安平就想到了当初带着李承乾,在商业街的茶楼上说书赚钱的日子。

    那时候确实挺有趣的。

    十分钟后,两人一起走出皇宫,身后还跟着一群便装的侍卫。

    看着日新月异的长安城,李承乾不禁感慨万分:“没想到才一年没有出来,长安城的变化竟然这么大!”

    “这是当然。你也不想想,这一年多以来,大唐经历了多少事情。”

    韦安平笑了笑,指着前方的一家酒楼道:“你看,那是一家专门卖突厥烤肉的酒楼。那边还有岭南的小吃店,以及干果店……”

    这样的店铺,以前的长安是绝对没有的。

    这正是最近一年多,大唐促进民族融合,民族同化的结果。

    除了这些带有民族风情的店铺,商业街上还多出了几家带有科技元素的新店铺,比如:刻漏钟。

    这是一种计时的工具,但跟后世的钟表不同,它的灵感来源于“刻漏”。

    通过滴水来计算时间,再通过水的浮力,让指针指向一个正确的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