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五章《鸿雁》中1

    为了做套装,我必须要联系上蒙王老师。我委托出版社帮我联系,出版社给的答复是蒙老师没有档期。为什么出版社总是这么卖力?因为,我们帮他们卖书。

    我又联系了我们山省籍德高望重的老作家,问能否帮着打个招呼?

    老作家推给了我一个微信好友。

    说是此人比较熟悉。

    我加上后,说明情况,她说晚点回复我。一天没任何动静,我心想,这是放了我鸽子,次日给我回了信息,说没有档期,很遗憾。

    我表示感谢。

    这姑娘微信名叫鸿雁。

    我拥有大部分作家的微信,为了讨好他们,我会每天挨着刷一下,给他们点点赞,写个评论。很多人忽略了点赞和评论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作家,作家最在意的东西就是回应。

    点赞意义不大,但是评论非常重要,评论不能敷衍,要有心,有爱。

    在点赞过程中,我发现她跟我们山省籍的作家普遍有交集。出于八卦,我问了问跟我很铁的老作家,这姑娘是干什么的?

    老作家跟我讲,在文化部门搞外联的,主要是与作家群体打交道。

    说起鸿雁。

    老作家给我讲了一个成长故事,就是让他都觉得很长见识的经历。有年,他受邀参加中外记者交流会。参加发布会之前,鸿雁要对他们这些老作家进行培训。国内的记者没有问题,提问内容多会提前进行沟通,但是有些老外会不按规矩出牌,那么需要先做一些应急预案。若是问A问题,该怎么回答,若是问B问题又该怎么回答,但是,倘若问了没有应急预案的W问题呢?你若是盲目回答很可能不恰当,容易被借题发挥,那咋办?鸿雁说,很简单,答非所问,他问你人权问题,你就继续谈你的乡村创作。

    很多人很好奇,作家群体那么神圣,你怎么跟他们交上朋友的?

    这说明,您并不了解今天的出版行业。今天,传统作家只有传统意义上的名气,却没有对应的人气,即便是获奖作品,也卖不了多少,5千册的首印已经是很多作家迈不过去的天堑。我们对于他们而言,是真正大渠道,我们动辄千册起。所以作家在出新书前,也会提前跟我们联系,问能要多少,并且希望能跟出版社说一声,让出版社对新书有信心。

    说句自负的话,我写文章的人气,要超过99%的传统作家。也就是说,貌似我在占他们的便宜,其实我给他们带去的是实打实的人气。

    出于礼尚往来,作家们也会回报我。

    例如,偶尔在朋友圈转发我的日记。

    又过了很久,我意外的发现,鸿雁竟然在我日记下面有打赏,我查看了一下她的订阅时间和打赏记录,关注时间不长,偶有打赏,打赏虽然只有1块钱,但是这代表了至高无上的认可。我经常说,在互联网上,1块钱与100块钱的门槛是相同的,最高的门槛是掏钱这个动作。

    于是,我主动在微信上跟她打了个招呼。

    她也很开心。

    聊了几句。

    因为我早知道了她的身份,我还是很兴奋,截图了对话发了朋友圈,意思是我有这么牛B的读者。她又第一时间联系我,希望我能删除一下。她一表达我就明白什么意思了,对于她这样的人,朋友圈要么是白板,要么全是与工作相关的,不能有任何私人生活,同样的道理,对话也是如此。

    我犯了很幼稚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