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44章 筑路


实际上工作的时候,他们是有分工的,而且修路是分阶段的。

不过他觉得一天一公里可能是比较现实的。

那么两百公里的一段铁路需要他们施工两百天。

一个筑路工一个月收入五六百元。

两百天接近七个月。每个工人领四千元,两百名工人是八十万元。

也不算太贵。

倒是损耗的石子、木材、钢材价格不便宜。

问题是这个修路效率太低了。

红旗城与南石城相距两百公里,这条铁路要修个大半年才能修好。

如果扩大筑路队规模,就会快很多。

比如用一千人,不到两个月就能够修好。

他们是否有足够的施工机械?

有。

是否有足够的人手?

有。

这一年他们从猪皮市接来的难民就有六万。其中一万多是青壮年男性,完全适合当修路工,铁路、公路都能够修。筑路队用不了这么多人,其中大部分要进入矿场、窑厂、建筑业等行业。

给迷雾省建造铁路是相对较为容易的。

可是想建造公路就难了。

即使是造石子路也需要很多施工器械。

迷雾省占据各种优势,修路依然比较麻烦。

他依然糊涂,为什么迷雾省的工业化瞧起来这么容易。

正常来说不可能这么容易。

大约是因为这边气氛足够好。

四个城的执政官都是王辉挑出来的,跟他合作比较久了。

迷雾省的官员、文员对民生工作都非常的拿手,这也算是很大的优势。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如果他的目标只是让更多人开上机动三轮车、手扶拖拉机,那么确实容易实现。

达成这个目标并不意味着实现了工业化。

后面的发展会更加的难。

仔细分析的话可能迷雾省的发展过程中最神奇的事情是这么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居然进行的如此有条不紊。

迷雾省所有人口都是移民。

似乎移民到了这里就可以迅速适应现状。

这一点大约是因为迷雾省建立的宗旨乃是感化恶魔,王辉踏踏实实做了十几年感化恶魔的工作,于是社会气氛特别的好,老百姓到了这里觉得自在。

光之国本土的老百姓常常觉得王辉做的事情太不靠谱,日后铁定惹来大麻烦。

但是迷雾省的老百姓生活的久了之后都对王辉持支持态度,并且觉得这种事很了不起。

怀着这种想法,大家在工作、生活中都比较顺心。

确实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实现初步的工业化比较省力。

已经有了内燃机技术和初步的交流电技术,油很便宜,电力也很便宜。

只要为各行业发明出一套机械设备来,生产率就会提高很多。

不过重新考虑一下的话,三年才能生产三万多台手扶拖拉机,这生产率太低,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速度太慢。

喜欢百万恶魔从良计划请大家收藏:()百万恶魔从良计划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