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61章 千古巾帼(上)

    第161章千古巾帼(上)

    “秦良玉,哪里走,还不快停下。”朱干手中的短火铳举了起来大喝道,心中立马闪过无数复杂的念头,只要这一枪下去,或许这三万石柱精兵就会土崩瓦解,更或许自己的秘密不会被秦良玉带走。

    脑海中,一个声音不断的催促着开枪,可越是如此,他的手越是扣不下那扳机,仿若重于千钧,或许是对这位千古女名将的怜惜吧!

    这短短的犹豫时间里,秦良玉回到了石柱兵的阵营当中,立马这三万精兵仿若有了灵魂一般,以秦良玉为锥子尖,快速的凿穿了已经摇摇欲坠的红衣军防线,就如千里溃堤,所有彷徨的官军,也跟随着这三万石柱兵突围而去。

    朱干赶忙令人传令下去,放开这三万白杆兵的包围,全力对付剩余的官军。

    秦良玉领着三万白杆兵突围而去,望着没有追击的红衣军,转头深深的望了一眼这无名山,尽起十五万官军,却落得如今这全军覆没的下场,原因到底在哪儿,是他和他的红衣军不畏惧死亡,一鼓作气的勇气,还是官军太多,却尽皆乌合之兵,贪生怕死之将,又或是自己的犹豫不决。

    不过这一切都结束了,虽然留下了三万白杆兵,几乎没有什么熟悉,可是丢掉了无数的骡马辎重,三万白杆兵还怎么打。

    包围圈已经合拢,不到六万的红衣军包了十二万官兵的饺子,可就是如此,官军却无能为力,面对悍不畏死的红衣军,只能望洋兴叹,颇有当年金军对上岳家军的感叹,憾山易憾岳家军难。

    “投降者不杀!”朱干在山上大喝道。

    “投降者不杀!投降者不杀!”随即身旁的一众亲卫也纷纷大喝。

    “投降者不杀”整个红衣军似乎有默契一般,声音传来,齐声高喊,声音恢弘,浩荡连绵的传了开去。

    大多数的官军不过是临时拉起来的农民、佃户,手中的武器也是自家耕作的工具,武器稍好一些的就属猎户,有那包胎的铁角工,但这样的终究太少,乱哄哄的夹杂在人群里,根本发挥不出战力。

    此时哪里还有心思再战,乱哄哄的一大团,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面对恐怖的红衣军,还有投降之后,红衣军分给治下百姓的田地,种种好坏对比,早已没有了打仗的心思,纷纷将手里的锄头、镰刀、弓箭丢掉,抱头跪在了地上。

    秦良玉听见身后震天的喊杀声,心中冰凉,这一刻体现出了红衣军的纪律性还有他们之间相互配合的默契,他,到底是什么人,怎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训练出了这样一支恐怖的军队。

    心中最后一丝侥幸尽去,此时若再不回兵,这十二万的青壮劳力就要尽数归降了,她可不相信凭那一群猪一般的地主豪绅,能够控制住士兵投降的苗头。

    白杆兵擅长山地战,这与骑兵或步兵的区别在哪儿,就是机动性,骑兵在平原天下无双,在冷兵器时代号称战力第一,这有一个前提,那便是昂贵,胜在起机动性,而步兵差的是机动性,却多了几分灵活,且兵种便宜,能轻易的形成大规模。

    而白杆兵擅长山地战,便也是说的在山地间行军做战,其根本还是机动性,比骑兵在山地间行军突袭更快更加灵活,眼前白杆兵与红衣军对抗,便是自废了武功,根本发挥不出作为山地部队的优越性,沦为了步兵而已。

    白杆兵是她和自己的丈夫一手训练起来的,自然清楚这样做的后果,要么灰飞烟灭,要么名留青史,她已经没有了退路,稍微整顿兵马,便下令杀了回去:“报效朝廷的时候到了,随我杀敌啊!”

    声音里充满了悲凉,同样也义无反顾。

    望着远处折回来的冲天烟尘,朱干心中一突,本以为秦良玉会带着白杆兵离开,前去捣了自己的老巢,没想到她身为女将,如此果决,丢失了骡马辎重,落于下风却毅然回军选择与红衣军决战。

    若这是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或许会将自己最后的老本压上去,可秦良玉不是赌徒,她是一位名留青史的千古女将,她很清楚这样做的后果,但还是毅然的选择了回师与红衣军一战,这是一种为国的大无畏牺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