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4章 找替身

    老孙头大约70岁初头,人很瘦小,一张忧患的脸上饱经沧桑,平时总是默默跑来跑去忙这忙那,老师们也多是不大理他。他当校工,还开个小小的超市,别看就这点工作,如果没点社会上的关系,这样的位子一般是不可能得到的。我在校四年,记忆中他很少与教师们交流,但不知怎么和他相互之间好像很有话说,没事闲着就聊天,所以我对老孙头的印像还不错。

    接下来,我本想把我这几夜纠缠的疑问提出来,想问老张这个世上到底有没有灵魂,但我犹豫了半天,还是决定先打听学生出事时的真实情况及家长打官司的事。

    老张很抽了几口烟,说当时出事的情况有点蹊跷……

    那是清明节放假的第一天,有个学生顶着细雨到同村的同学家去借书。据说借书回来路过村边河堤的时候,又匆忙返回同学家借捞鱼的抄网,说是看见有条很大的鱼,翻着白肚皮飘浮在河边的水草上挣扎,同学一听很高兴地一起跟着去。

    附近有几个小屁孩听说这事也跑着跟去,远远地站在河堤上看热闹,二个学生兴高采烈地跳下河堤去捞鱼,捞了几下总也够不到,因为那条大鱼总想把人往河里引,一个学生大喊“杆子太短了,这鱼老向里边去!”,结果一不小心人滑进了河里,人瞬间就在河里扑腾,同学见状边大叫着边跳进河里去救,二个学生眨眼间都向河心漂去。

    岸边的几个小屁孩吓坏了,忙回村叫大人,等大人到了岸边,河面上什么也没有了,只有一个抄网扔在岸边,而且小孩子们说刚才并没见有什么大鱼,只看见学生拿着抄网使劲砸着岸边的水草……

    我吓了一跳,这事感觉是有些怪,听起来就像恐怖小说里写的那样诡异。看来这世上还真有那类事啊,我木楞楞地坐着,脑子里乱想着。

    老张见我神情有些发呆,问我道:“李老师,过去有些旧年老事你可能不太相信,你听说过‘找替身’的话法吗?

    “找替身?”我一下想到武打港片的画面,“你是说电影武打片中、演员找替身演戏?”

    “不是!”老张摇头。

    “就是一些不甘心死去的冤魂在找替死鬼!”老太太从屋外进来插话道,她拉过一只小板凳坐下,开始做针线活缝补一些东西。

    “替死鬼?替谁死啊?”我越听越糊涂了。(我晚上回去后用电脑上网查了下,替死鬼的在网上百度等的解释大致意思是:迷信认为,死于横死和冤死的魂魄总守在死所,抓走新来者的魂灵替代自己,方可超脱孽海。此举民俗称之为取替代,被抓走的新的魂灵是为替死鬼。)

    老张叹口气:“唉,要想说清这个,还真不知道要从何处说起?……其实,这一切都是几十年前落下的冤孽呀!”

    我一愣,不明白老张为何这样说。

    老张点上一支烟,开始跟我详细从头诉说。

    老张说这条河前边不远汇入的就是大运河,这条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大运河在解放前总出事,听上辈的老人讲最初的起因是在上世纪的三十年代,在这河口处出了件大事:有年的大冬天,离年底还有几天,这边有家大地主的闺女要出嫁,新郎是运河对岸县城里的富商独子,双方都请了鼓乐队说好在河中间相迎。

    那天上午,送亲的队伍到了河这岸,迎亲的队伍早在河那岸等候,双方一见马上锣鼓齐鸣纷纷下河,踏着河上的冰去相迎。

    那时的大运河上都没有桥,平时过河靠船渡,但到了冬天就不用船了,因为那时的冬天非常冷,天寒地冻的河上都结了冰,冰层非常厚,称为封凌期,卡车都可以开过去,别说走个人了。

    送亲的吹吹打打抬着新娘的花轿,迎亲的敲敲打打簇拥着新郞的高头大马,很快两队人到了河中央混合在一处,鞭炮立即炸响起来,庆贺迎亲成功,新郞随即拨转马头回岸,就在这时河面上嘎嘎嘎嘎一阵怪响,厚厚的冰层突然裂开了好几条大口子,瞬间把一百多人葬入河底,无一生还!

    老张讲完后又摇头叹气,说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敲锣打鼓燃着鞭炮过运河了,有人传说是众人过河喧闹大不敬,激怒了河神,才收走了他们和新媳妇。这原因是不是真的,没人知道,但以后只要少数几个人悄悄过河就真的再没有出过类似的事。

    我立即摆手摇头:“不对不对,这不是众人大不敬的原因,冰裂是众人自己弄坏的,跟神河一点关系没有,怪错河神他老人家了啊……事故原因是一个最普通的物理现像:共振!”

    “共振?”老张一脸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