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一章 斩皇后宗王各灭门

    话说太后终于苏醒了,她不顾的身体立刻派人召见历帝。太医站出来:“启禀太后,太后的凤体欠佳,不宜召见陛下。”太后这才作罢,自言自语的念叨好孙儿,乖孙儿。

    本就老迈的身体更加不堪负荷了,一夜之间花白的头发完全银白了。得知这一系列的悲剧的皇后,忍着丧子之痛也来陪着太后。太后看她来照看自己,就劝她:“行了,你何必来照看哀家,太子是哀家的好孙儿,也是你的好儿子,哀家死期不远,何必啊。”

    皇后低着头,“可……”

    太后抚摸着皇后的脸颊,“你这么好的孩子,这些年苦了你了,当年给你们赐婚,哀家就看出你并不喜欢皇帝,有了太子以后他倒也是安分,可是做了皇帝以后,就……唉。太子一向孝顺,知书达理,怎么会谋反,定是他身边的人为了自己的进身之计,怂恿太子,结果落得个死无全尸。”说着太后又是泣不成声。

    皇后默默的落着泪,“太后,我今天来除了请安,照顾太后之外,就是来和您搭个伴,黄泉路上免得寂寞。太后如果有个闪失,恐怕我也没有什么好日子,姜妃手段您是知道的。所以……”皇后说不下去了,人最大的悲哀之一便是知道自己的死期。

    太后深深的叹气,“若你我的心肠再硬一点点,这后宫,乃至朝政也就不会如此了吧。”

    龙羽宫,历帝披着黄袍,“你是说,等太后一死,就要对朕的兄弟们下手吗?”

    刘当点头称是:“是的,陛下。他们当年与陛下争夺皇位,如今又会如何呢?连太子都被人唆使谋反,他们这些侯爵王爷们就没有这些想法吗?”

    历帝斜着身子靠在龙椅上,手拄着腮,“可是太后死不了呢?他们的靠山不倒朕也不能对他们下手的。”

    “臣有办法。”刘当说:“太后一向疼爱太子,如今太子惨死,太后必然怨恨陛下,支持众王。我们只要派人在太后寝宫外,呼唤太子,就会勾起太后的伤痛,太后年登七旬又身染重病,是经不起悲痛的,不出十天就会一命呜呼。只要我们加强宫禁的盘查,就可以杜绝太后和王爷们的内外联络。等太后驾崩,就制造他们谋反的证据,连根拔起。”

    历帝沉吟,“准奏。一切交由爱卿去办。”

    刘当得到历帝的首肯,立刻安排人手去太后寝宫招魂一样的呼唤,并仔细吩咐他们如何去做,又不惜重金收买诸王身边的人伺机制造伪证。

    太后本就多病,在宫中苦熬多年,心力交瘁,现今更是连遭变故,最疼爱的孙子死了,自己这把年纪却白发人送黑发人,如何不难过,皇帝怎么会这样残酷,不能再让他这样下去了,必须限制他的权利,把他废掉,立孝顺谦卑的勋王,还是立英雄气概的琨王?太后终日悲伤难过,又忧心国家,更加衰弱了,偏偏这时有人在宫外幽幽的呼唤太子的名号。

    “太子归来兮——”

    “太子归来兮——”

    这更深露重的夜里,太后听在耳,痛在心,几乎彻夜难眠,“孙儿啊——”

    一连几天,天天如此。

    过了八天,清早,侍女来为太后梳洗,走到床榻边,却看到太后老泪纵横,正有一口没一口的喘气,颤抖、流着血的手里举着一块黄布,“去……去找……王……琨王,起兵……起兵夺位,挽救……救……”话为说完,便一命呜呼了。侍女惊呼:“太后归天了!”

    刘当看着黄布,上面用血写着:安社稷,救黎民,立琨王,保江山。“徒劳。请皇上过目。”

    历帝一挥手,“不必了。念在她侍奉先帝多年的份上,陪葬吧。至于朕的兄弟。杀,刘当,你安排的怎么样了。”

    刘当说:“一切妥当,明日早朝就会有人来告发了。”

    果然,翌日早朝,历帝难得上朝,询问过是否有奏本之后,一连有十几本告发诸王谋反的本章。

    历帝马上下旨软禁诸王,怕人去查。琨王被拘捕,上奏辩白,刘当扣下了上奏。诸王被捕下狱,狱卒百般苛责,使尽手段从他们手中骗钱,一口饭一碗水也要他们花钱来买,王爷们是怒不敢言只等着出去之后杀了这些狗腿。而他们的亲眷或者花钱打通关节,或者进宫求见历帝,这些都被刘当拦了下来,自然都无功而返。半个月后,“证据”被发现,历帝大怒,下旨诸王大逆不道,罪当斩首,灭三族。

    天牢,勋王一听到宣读的圣旨,立刻昏厥了,琨王大发雷霆,将圣旨抢过来撕得粉碎,“岂有此理!我是堂堂亲王,我会去谋反,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有必要谋反吗?”

    来人不卑不亢说:“王爷,是你的家人告发你的,他们说早在重阳宴的时候你就已经按耐不住了。”

    琨王咬牙切齿:“昏君!早知如此,当初我就和太子一起谋反了,不失为有功之臣。”

    申王来劝:“二哥,何必跟他一般见识。我们继续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