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3章 身世

    再次醒来,仍旧在那间客栈里,可眼前的人却换成了平儿。

    “平儿……”李嫣然轻声唤道。

    “小姐,你醒了。霁公子吩咐,说你醒了便叫你把药喝了!”

    “他人呢?”

    “霁公子有要事,先走了,给您留了一封信。”

    李嫣然接过信,短短几字,却字字刚需:  “若有事,请来京寻我!”

    _

    黄昏之后,夜色暗了下来,城外的大道上,传来一阵阵铁骑的声音,数十匹骏马狂奔而来,马上的人各各身着黑色衣服和披肩,仿佛和黑夜融为一体,看不清面容,让人望而生畏。

    几行人在侯府下马,与人接应后,铁骑的首领被带了进去。

    “公子,太子那边已经有了动作,我们的计划还需快些进行才是。”

    “他就那么等不急了吗?”屋内的男子背对着他,握着茶杯的手加重了力道,仿佛要把杯子捏碎一般。

    随后问道: “太后可有什么话说?”

    “太后说,请您三个月内尽快回去!”

    霁雯珺若有所思,轻声道:“好,你回去告诉太后,三个月,我定准时回去。”

    待人退去后,霁雯珺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月色,满脸惆怅自言自语道:“五年了……从离渊国离开已经五年了,这一天终究快来了!”

    他拿起桌上的酒壶为自己斟了一杯酒,举起,对着窗外的残月道:“三弟,你替我受的苦,我定会让他加倍还你!”

    五年前,他还是个与世无争,生性自由的王爷,众多皇子中他的才华更为出众,深受离渊国皇帝的喜爱,可谁知,他这般不争不抢,最后还是有人觉得他的存在就是威胁。

    他永远忘不了,三弟为了救他,被关进地牢幽禁的那一天。

    他永远记得那天在地牢门口暗暗发过的誓言,他一定会回来的,一定会让他们为此付出代价的。

    望着窗外皎洁的月色,不禁想起,那可怜的三弟,此时处于黑暗的地牢之中,已经快整整五年没见过光明了。

    这样想着,仿佛当日的场景就浮现在眼前,他头上青筋暴起,红了眼眶,   随后举杯一饮而尽。

    “顾青……”霁雯珺厉声唤道。

    顾青随即进门:“公子有何吩咐?”

    “替我转告小侯爷,明日可安排我进宫。”

    “是。”

    宫里的淑贵妃曾是离渊国太后一位故人的女儿,老侯爷是淑贵人的堂哥,自从霁雯珺换了姓名来到明月国后,就一直隐于侯府,且与小侯爷私交甚好。

    第二日,东宫太子府。

    太子设宴,邀请的都是些有名的谋士,而霁雯珺在小侯爷的安排下,也在名单中。

    明月国太子本是秉性柔弱,不堪重用之人,安文帝多次想要将其废黜,可也正因为身边的这些有谋之士,多次帮助安文帝解决了很多忧国忧民的问题,让安文帝觉得他善于用人,废黜之事便再没提起过 。

    可他自己却时刻警惕着,因为他知道,这皇子之中,比他优秀的人实在太多,一旦没了谋士,在父皇眼里,他始终还是个无用之人。

    所以每隔半月,他都会在宫中设宴,邀请谋士,为他出谋划策,以解燃眉之急。

    殿内,一干宫女来往有序,不断的往众人桌前加菜添酒。

    大殿中央也是热热闹闹,一群舞姬轻歌曼舞,身材婀娜多姿,让众人看呆了眼。

    人都到齐了,过了好一会,太子才身着华服,匆忙赶来。

    “各位久等了,本宫最近事务着实有些繁忙,若有怠慢,还请见谅。”

    太子年纪尚轻,说话也是十分谦卑。

    酒足饭饱,歌舞退去,太子步入正题。

    “最近有一事,令本宫着实烦忧啊!”

    “近日民间有些不太平,听说有个叫秦桑的人,召集了一部分人,经常劫抢作乱,经多次派兵剿匪,皆无成效,都是些土匪流寇虽不成惧,但此时父皇身体不好,不应再闹出慌乱!”

    期间,太子伸手揉了揉太阳穴,又说道:“不知各位有何高见啊?”

    “那秦桑不过是个屠夫的儿子,是个市侩之人,不如拿些钱财将他引诱出来,然后再派兵围剿。”一位稍微年长的谋士起身说道。

    “好计策!”太子闻言大喜。

    对于秦桑,霁雯珺还是有所了解的,虽被称为土匪,可实则劫富济贫,是个行侠仗义之人,并没有制造什么骚乱。

    看来果真如他收到的消息一样,安文帝重病,太子急于立功。

    _

    翌日,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