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章:觅机谋在外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周越北就已起身,围着院落打了两遍养身拳。

  这养身拳也无甚说道,不愧养身之名,活络气血,充盈精神之效。比起前世那慢悠悠地养生拳,这养身倒是真的行之有效!

  再多也就没有了,毕竟只是比江湖大路货色,多了些气血搬运之法,算不上一流。

  顶多比江湖流传的一些散手,游步高个半筹!

  旭日东升,洗漱饮食后,周越北并未像往常一样,去练武场蕴养气血,洗炼身躯。

  而是径直走向府门,让未民跟大管家递上条陈报备,穿过雨霖湖,通了门房。

  沿着沧澜江朝都城而去,周越北人小骑不得马,又不够格坐轿儿,

  主仆二人只能腿儿着上京。

  还好只是最初三四里路显长,到了官道,便围上来几波脚夫。

  这些人大多是附近村县的农夫,年轻时,习练过一些粗浅功夫。

  不甘一辈子在地里刨食儿,又找不到其他门路。

  只能捡这些别人看不上的汤汤水水的活儿!他们跑惯了这条通往大都的官路。

  周越北也不在意,随意指了位看着老成憨厚点的壮年。上了他的牛车。

  这壮年看着有四十多岁年纪,在前面赶着牛车行路。

  壮年姓杨,家就在都城西北的榆树县,旅途漫漫,周越北跟他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

  沿途都是夯实的碎石路,旁边整排的垂杨柳,为了这条通往大都的官道,朝廷每年没少征发徭役。

  当今承德天子上位十一年间,民间名声可是好大喜功在外,劳民伤财的事没少做,还好大夏底子厚,纵有不法之徒,亦是疥癣之疾。

  杨壮年开口笑问“小公子是到都城那一关?”

  “去归宁关!”

  那壮年一惊“呦!那归宁关可不许我这牛车进!”

  “没那事!郎汉送我到关口就行!”周越北答应着回了一句,

  大夏都城五关门,沧澜江从东北向西至南,绕城而过。

  西是归宁关,东是祈雍关,南口则是左右两关,中门关除大祭不开,北侧临水,商货一般走水路从北而入!

  行了有二刻钟,正要绕左关往归宁关往去。

  正逢禁军出城,忙避退一旁,那领军之人骑着高头大马,膀大腰圆,气势磅礴。

  周越北羡慕的看着一队队步卒跟随而去。似乎那领军之人察觉到周越北的盯视,回头扫视一眼。

  周越北只觉得那一道目光宛如实质一般,瞬间汗毛乍立!

  忙撇过头去,看向别处,武至高深者,这感应力好生敏锐!

  眼力低浅了些,看不清那领军之人实力境界,但能穿禁军偏将甲胄。必定是化生境以上!

  一队队武卒也是煞气惊人,能成禁军武卒,身体都是特殊药浴过的。

  虽不成蕴藏境,但一队十人武卒披甲执矛,寻常蕴藏境初期绝不敢轻掠其锋!

  毕竟武道修炼,最初并非不可敌!

  作为一个朝廷中心,大都聚集人口百万数,可谓人才济济,高手如云。

  大夏过三成兵马集中与此,镇压

  国运。

  此时的禁军,二年与边军轮换,战力高绝,还是很能打的!

  一路兜兜转转,总算是到了归宁关前,周越北吩咐未民结了车钱,走向前去。

  归宁关说是关,其实是大都卫城,只是太祖当年武功盖世,压服天下。

  正逢太平盛世,人口激增。都城扩建,便把旧城墙拆掉了,一直未在建新的护城墙,便延伸到了归宁关。

  这关也就变成了,不是城墙胜似城墙的大都城门口,四周延伸着兵营,有兵卒日夜巡逻把守。

  进了归宁关,宽阔的街道上到处都是商铺店阁,大夏神朝开国百多年,这座都城越发显得繁华云集。客栈,酒楼,乐坊比比皆是。

  归宁关因临近兵营,治安向来安全,仅次于北面水路的水师营地,治安衙门。

  周越北带着小厮未民,一路来到商铺拐角胡同里,一间不起眼的铁匠铺。

  直奔铁匠铺门口一位倚着墙,晒着太阳的老头,看起来邋里邋遢,不修边幅,懒懒散散的模样。眯缝着眼瞅了瞅周越北。

  “银子带齐了?”老头懒洋洋的看着周越北。

  “只要有不损根基的法子!银子少不了你的!”

  “呵呵,小公子年纪不大,口气不小。”

  “怎么?这是下定决心了?在商言商,我莲心向来不说空话!”

  周越北认真看了看老头,什么牛马空话!邪道上的人有个屁的信誉!

  这不是周越北第一次跟他打交道了,之前游玩无意中发现。

  许多江湖人跟这老头买卖情报,物品。这老头也大大嘞嘞的做,丝毫不加掩饰,

  干着违法的勾当。西城司好几次都视而不见!

  脑门上就差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