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6章 第16章

    周天下午,是大家回校的日子,天空下着小雨,给闷热的八月末带来丝丝凉爽。五彩斑斓的伞在雨中绽放,给只有高三学生的学校添加不少的生气。

    晚上19:00,晚自习时间到,教室里坐满了人,寻浔拿着买来的资料走进教室。教室里的说话声安静下来,寻浔打开点名册:“现在开始点名……都到齐了。”

    寻浔将一个塑料筐拿出来:“带手机的,把手机放到框里,没带手机的我会在家长群里问,看究竟带没带。”

    大家按照组别,一个个上去将手机放到框里,交完后,寻浔数了数,和人数刚好一样。寻浔把盖子盖上:“第一节晚自习大家做自己的作业,第二节晚自习我要讲题。”

    说完,寻浔抱着塑料筐走出教室,吧它放到高三年级组的办公室柜子里锁起来。寻浔刚放进去,里面已经又5个塑料筐了。

    回到教室里,寻浔做着刚买来的资料,底下的学生在做着作业,大家各司其职,一片安静。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第一节晚自习结束,寻浔回到办公室里。

    办公室里,李老师的孩子在跑来跑去的,快2岁的小孩子,跑起来外来扭去的,但就是不摔跤,旁边的人看着很想扶着,他自己却跑的很开兴心。小孩子冲到寻浔这里,寻浔一把抱起来:“小朋友,你怎么软糯糯的呀。”

    “回答姐姐,因为我是糯米呀。”

    小孩子不说话,只是嘻嘻地笑着。寻浔把孩子放到李老师怀里:“李老师很幸福吧,有这么可爱的小娃娃。我都想生一个。”

    “你呀就是间接性想有孩子,你倒是付出行动啊,赶紧先找个男朋友啊。”

    “哈哈哈,我不急,慢慢来。”

    上课铃声响起,寻浔拿了资料就回到班上。“好上课了,现在拿出历史大一轮复习资料,我们把2个课时得选择题讲了,你们就做自己的事情。”

    大家把厚厚历史大一轮复习资料翻开“看第一题,贞观年间的乡贡须先经过当地尊长和州县官批准,再由户部审阅,才送吏部考试,不是二百九十三姓(国家登记管理家族)的人,不得参与乡贡。这一要求()abcd你们选那个。”

    学生们统一说了答案:“选c”

    “嗯,对的,那谁来说一下理由?”

    没有人举手,寻浔扫了一眼,刚好有个学生抬头:“来李易,你来说说。”

    “因为题中说到先经过,再由,不是二百九十三姓的人不得参与,所以选c。”说完,李易抬头看看老师。

    “说的很对,请坐。这题说的是唐朝的科举,那我们来回忆回忆科举的相关知识点。科举考试由隋朝开始,在隋唐以前,朝廷怎么选拔官员帮国家做事呢?”

    学生回答:“擦举、征辟、九品中正制”

    “你们说的都对,我们来按照时间顺序理一理。”

    寻浔拿着笔在黑板上一边说一边写:“首先,西周到春秋时期——世官制,以血缘来选拔;春秋到战国时期——举荐与军功爵制,以才能和军功作为选拔标准;到秦朝是什么,大家想一想。想不到的翻书。”

    大家开始刷刷的翻书,有人找到答案:“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寻浔点点头:“正确,那接下来,汉代是什么呢?”

    这个大家都知道了:“察举制和征辟制。”

    “到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以什么标准来选拔官员》”

    “道德,才能。”说完好像觉得不太对,又有人说到:“刚开始是品德和才能,后面演变为只看家世。”

    “好,所以魏晋南北朝造就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的局面,之后就到隋清,我们将它化成一个大阶段,隋清都是科举制,那有什么不同,大家来说说看。“

    ……

    你来我往中,在讲题过程中,带大家复习相关的知识点,一节课也就这样过去了,在第二节下课还有10分钟时,寻浔把选择题讲完,“题讲完了,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来问,休息一下吧。”

    有的一下子趴在桌子上,有的向后仰头,有的翻看题目旁边的笔记……寻浔走下去看了一圈:“现在是第一轮复习,我会讲的慢一些,平时会复习知识点,讲题时也带大家一起回忆,等到二轮三轮复习,我们就是抓难题和不断的刷题。后面的节奏会很快。”

    “寻老师,那我们还要买资料吗?”

    “这个到时候看整体的进度,肯定还要订些题来做,看到时候是复印还是买资料。”

    “哦~”

    “高三会很辛苦,大家有什么事可以到办公室找我,我基本上都在,不然就是在高三(17)班。”

    “寻老师,你教我们班和17班啊。”

    寻浔点点头。下课铃声响起,除了去上厕所的,班上基本没人动,都在自己的座位上忙着,寻浔也坐在讲台上。一位女同学那题目上来问:“老师,这题为什么选c?”

    “这个呀,题目是不是说《墨子》有关‘圆、直线……’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这个肯定能排除,《墨子》一书是墨子整理书写的,它没有集百家思想精华,材料中有儒家、道家、农家这些的思想精华吗?”

    “嗯~没有。”

    “再看b选项,材料只提到《墨子》中关于一些数学、物理知识机械制造等方面碎片化的成就,不足以说明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再看d墨子是小生产者的代表,简单来说他代表农民,所以会是体现贵族阶层的旨趣吗?abd都排除了,是不是就是c了。”

    “谢谢老师,我明白了。”

    “没事,有不懂的再来问。”

    女同学回到座位上,上课铃又响起,大家安静自习。

    22:00晚自习结束,很多人都收拾东西回寝室,教室里还剩几个人在做题目。

    “快早点回去洗漱,早点休息。”

    “把这里做完就走,老师你先走吧。”

    “回去记得关灯啊。”

    寻浔拿着资料回到办公室,放好,背上自己的帆布包,把办公室的灯关上,走到教室里看看学生走完没有。寻浔刚走到教室门口,教室里的学生就关灯走出来。

    “寻老师,你还没走啊。”

    “就要走了,我顺便过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