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章 第三章

    最后虽然和苏家众人汇合了,但父女俩并没有一道回苏家。

    临走前李二丫拉着她的手好一顿依依惜别,刚约好室友一辈子一起走的两人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姜父要带着姜玉回自己在沪城安下的新家。

    西式洋楼和中式建筑杂糅的街道上,汽车的发动声、人力车夫的叫喊身、马车的蹄声混合在一起,让姜玉终于有了置身沪城的真实感。

    “爹你不在苏家干啦,为啥?”

    两人租了一辆人力黄包车,姜玉听到这消息的时候吃惊的直起了身,被晃动的遮阳杆碰了头。

    “嘶——”

    也不怪姜玉这么惊讶,在苏家一众大老爷们纷纷失业的时候,姜父也没提过这事,反而现在跟着苏家到沪城了才开始另起炉灶。

    姜父怕女儿被颠出去,连忙给她往下按了按,道:“别着急嘛,我早就想好来上海了,北京那是都城,天子脚下,你爷爷说过,伴君如伴虎。眼下这世道谁知道北京什么时候又不太平了,我和你娘这些年也存了不少钱,开个小饭馆不成问题。”

    “而且俗话说得好,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更何况现在厨房走了大半人,我也是早点为以后打算嘛。”

    姜父这话实在是谦虚,就凭他的手艺,整个厨房都走光了人家也不会开了他。

    “咱们家老祖宗就是凭借干酒楼起家的,我这也算是干回老本行了。”姜父开玩笑道。

    姜玉倒是不担心这个,自家老爹掌厨这么多年可不是盖的,府里办再大的宴席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一个饭馆当然不在话下。

    “那咱酒楼还是主打鲁菜?”姜玉好奇。

    自家传承的菜系一直是以鲁菜为主,做的最出彩最拿的出手的大菜也几乎都是鲁菜。

    “我和你娘先来的这些天也没闲着,把上海大大小小有点名气的酒楼戏院都尝了尝,也算稍微了解点本地人的口味,菜单列了大半了。”

    “闺女咱先去看看爹给你置办的家业。”

    两人聊着,黄包车已经到了姜父指的地方。

    姜玉原本以为家里就弄了个小饭馆,有个小两层就不错了。

    但是,望着眼前这座气派的三层中式建筑姜玉惊呆了。

    木质房梁上排布着错落有致的浮雕,屋檐四角是彩绘的貔貅,寓意着招财进宝,连楼上两层扶杆的雕花也丝毫不敷衍,处处透着精致。楼层的中间有一块巨大的牌匾,但此时正用红布盖着。

    只从门面看,就知道内里面积一定小不了。

    富二代竟是我自己?!

    “爹,咱家没借高炮吧。”姜玉喃喃道。

    “呸,傻孩子净爱瞎说。”她爹直接给了她一盖帽,大手还在姜玉头上搓了搓。

    “房契给你娘收着呢,不信问你娘去。”

    姜父推门而入,饭馆里边还没仔细布置过,只有零散几张桌椅,中间是用来唱戏说书的高台,方便楼上楼下都能看清楚。

    “这楼买得赶巧了,正好人家也是开餐馆的,装了一半家里出事没钱了,我正好接手过来。后院挨着咱家住的胡同,老方便了。”

    姜玉一边瞧着酒楼一边听姜父说自己买楼的经过。不得不说,这楼确实很不错,从布局就看得出前主人的用心,没有一处是不方便做餐饮的。

    坐在黄包车上来的时候姜玉也注意到了,门口修的路宽敞开阔,车马络绎不绝,客流量绝对不小。

    姜父带着女儿看了个大概,就急着往家里赶,姜母还在等着父女俩回家吃饭呢。

    果然没走几步穿过一条小胡同就到了家门口,院门正大开着,走过照壁,小院里紫藤花架下有位身穿湛蓝色旗袍披着白色兔毛坎肩的圆脸妇人,正拿着算盘在那忙活着。

    “娘,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