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平定塞北卷 第四章 初战

    平定塞北卷第四章初战

    雁门关,中国北方边陲重镇,担负着护卫中原、驱逐鞑虏的千钧重担!华夏帝国立国后,重新修葺了原本在数十年延绵战火中多有毁损的城池。现雁门关城池高达六丈三尺(约合十四米七),宽二丈四尺(约合五米六),周长十四里,全部用从太行山脉中采集而来的坚固青条石筑成,而非一般内地城池所用的筑土为城,端得是固若金汤、牢不可破。经过重新修葺一新后,雁门雄关再立于北方边陲,如同一堵铁墙一般死死地抵住了草原精骑南下的道路!

    但是时,雁门关的情况可不太妙:经过了长达二十多天的与鲜卑及铁弗匈奴兵的激烈交战,坚固的城池也不禁有多有损毁,更有多处墙体裂开了无数条明显的裂隙,犹若一只只张着大嘴狞笑的虎口一般触目惊心!城墙上四散着的各种护城器械残骸以及散满四处的紫褐色血迹也映衬了连日来激战的残酷与血腥!

    经过了与善于守城的大汉民族长达数百年的战争后,草原精骑们现在也学会了用汉人的一套攻城方式去攻打汉人自己的城池!什么冲车、抛石机、云梯……鲜卑兵和匈奴兵是学得有模有样,并且从雁门城池的破损程度来看,草原蛮夷们学得还是挺成功的!

    看着雁门城池历经烽火、摇摇欲坠的惨样,年仅二十余岁的郭淮不禁皱起了眉头,显得十分的焦急。原本历史上身为曹魏名将的他现在面色苍白、眼窝深陷、胡子也拖拉得老长。显然是已经十分疲惫、多日未下火线了。郭淮身上原本黑亮威武的甲胄更是被鲜血染成了紫褐色、散发出一股浓重的血腥气,再加上其右肩和左臂上两处用白布包扎的严严实实的伤口,同样也显示着郭淮这员大将身先士卒、为国血战的忠义与武勇!

    郭淮扶着城墙。叹了一口气,看着再一次败退下去的鲜卑兵消失在夕阳的余晖里,心中却没有一丝的喜悦,心道:“现在一万兵力折损过半,箭矢、擂石等守城物资也消耗得七七八八,照这样情形下去,雁门关恐怕撑不了几天了!陛下的援军要再不来。我郭淮恐怕就真的要为国尽忠了!”

    忽然,郭淮听见了身边有伤兵痛苦呻吟的声音,循声望去。是一员在适才的激战中被敌兵斩断了左臂的一名小卒,一名军医正在为其紧急止血救治!郭淮虽然这些日看的血腥场面多了,却仍然感到心底深处猛的一颤!忽地,郭淮狠狠地捶了一下城墙。咬牙道:“干你娘的。老子怕什么,大不了马革裹尸还了!只要老子还有一口气在,你们这群鲜卑蛮子休想踏进我华夏半步!”

    ******

    且不说郭淮在这里忧愁满腹,准备死守城池、城破便成仁时,鲜卑大军们同样日子也不好过!

    雁门关外东北角十数里外,呼沱河正气势汹汹地的从此流过,在雁门城南拐了一个弯便向中山国方向流去!原本寂静的呼沱河两岸现在早已不再安宁,整个河岸边到处都是林立的军帐和带甲的士兵。和羌兵一样。鲜卑和匈奴兵都素以游牧为生,并不习惯驻扎在城池之中。依山傍水、结帐而居才是他们最喜欢的立寨形式!

    于是,一时间,大大小小数以万计的由篷帐如点点白云般的密布在河岸周围。少数民族的帐篷也都差不多,同羌人等一样都是圆弧形的顶子,圆柱形的腰身,结实而耐用、保暖而祛寒!但在这数以万计的帐篷中间,有一顶由篷那是与众不同,分外的引人注目:此帐直径最少在十丈开外,足可容下百人同时议事;帐身全部都由雪白的羊毛皮毡做成,显得圣洁而高贵;帐顶上有一个尖尖的圆锥形金顶,在日光下金光闪闪、引人入胜;金顶之上则是一匹带着双翅的金色飞马,这是鲜卑人的神灵‘飞马’;粗粗的帐门门柱也竟然是金光闪闪的包着一层贵重的金皮,足见此帐主人的奢侈与尊崇!是何人能够用得起这种规格的帐篷?不错正是西部鲜卑大人步余根,这顶金顶飞马帐便是步余根统帅十余万大军的帅帐!

    金顶大帐内的帐壁上到处都挂满了名贵的丝绸、金银的饰物,甚至令人奇怪的是竟然还有几幅汉人所画的侍女图位列其中,真是有点让人匪夷所思!营帐的正中,现在正有一群胡人端坐其中议事,众胡人的中心位置则是一只金色的胡床,胡床底上有一个彪壮的胡人正端坐其中:此人头顶光亮,周边的头发早已递去,只留发顶中心位置之一撮,并垂辫于后,显得威猛而彪悍;其身高八尺有半,身穿皮甲,体魄雄壮,古铜面色、鹰眉厉目,虽是斜坐在胡床之上却也是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犹若一只随时可能暴起的猛虎般让人胆战心颤;但是却又有些奇怪的是,这胡人浑身上下竟带有一丝儒雅的气息,这让其在一众胡人中显得更加突兀。应该猜出来了,这正是西部鲜卑‘大人’步余根!(鲜卑的社会形式为可汗统领全族,大人统领一部,豪帅统领一邑,小帅统领一落!步余根是河西鲜卑之首,所以尊号为‘大人’!)

    鲜卑一族与匈奴等族不同,鲜卑一族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各民族中对汉文化最为向往,最为渴望的草原民族!所以在原史中‘五胡乱华’时期里,鲜卑入主中原,统一北方以后,汉化十分的积极、十分的彻底:改汉姓、说汉文、习汉俗、通汉婚!于是不过百余年,鲜卑民族便消失殆尽,全族二百余万口通通融入了汉人之中,与汉人无异!甚至有些人汉文学休养极高,比汉人还汉人!而这步余根大人同一般鲜卑人一样对先进的汉文化十分向往。甚至更要痴迷,平日里学得一口好汉话,甚至读了不少汉人的书籍。在其彪悍、勇猛的天性里竟然被渗透力极强的汉文化浇铸出一些儒雅来,不免令人有些惊异。不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步余根的帅帐之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中原的丝绸、饰物、甚至汉人侍女图来!

    但这时步余根大人却没有时间饰欣赏那美丽、典雅的侍女图,也没有精神去看手边前日刚从汉人百姓手中抢得的一只商代至宝‘青铜铭文酒爵’,只阴沉着脸,恶狠狠地看着麾下的一班武将,那股凌厉的杀气吓得一众胡人们纷纷低头拜倒,不敢仰视!

    忽地。步余根恶狠狠地道:“秃发蔑乞儿,你不是向本大人说过今日一定可以攻下雁门关的吗?如今却又是大败而回,你有何话说?”秃发蔑乞儿是西部鲜卑秃发氏八邑中一邑之豪帅。向以骁勇善战而著称,这时闻听步余根问话,沮丧着脸回道:“大人,蔑乞儿无能。那雁门关墙高且坚。郭淮那南蛮子又骁勇善战,臣苦战一天,五千部属伤亡近半,也未能成功。请大人责罚!”

    步余根闻言大怒道:“罚你有个屁用!罚你能让郭蛮子开城投降?还是能让雁门关倾刻崩倒?你们这帮废物,开战前个个牛皮吹得海海的,人人都似勇猛无敌的苍狼一般,怎么一到了动真格的却都拉稀了?”步余根这么一骂,各邑众豪帅将头俯得更低。更是连个屁也不敢放!

    良久,看步余根火气熄了点。步余根的族亲豪帅秃发买买乞小心翼翼地道:“大人,这也怪不得蔑乞儿,我鲜卑一族一向最善于野战,攻城本就非我所长。若不是那郭蛮子死守不出,雁门早破多时了。要是那郭蛮子敢在城外列阵与我对战,我自信以我三千鲜卑勇士便可杀得一万华夏军屁滚尿流!”“对对对!”买买乞话一出口,众豪帅纷纷出言相附,显然是对这些天屡攻雁门不克都有些不服气!

    步余根闻言苦笑道:“我何尝不知是如此,只是雁门不破,我军便不得南下。又得探马急报,那华夏大帝陆伯言已经率二十万大军前来增援,虽不知何时可到,但也应该快了!若其大股援军一到,雁门恐怕更难攻破啊!难道这雁门关天生就是我鲜卑族的克星?不然为何我族攻打雁门多年,却始终未能破城!”

    买买乞闻言有些不以为然道:“大人,无论是前汉军还是华夏军要论野战,我们怕过谁来!便是那陆逊率军来了,我军又有何惧!能胜我军则杀他个片甲不留,若不能胜,我军来去如风,他又能奈我何!”众豪帅闻言大赞,纷纷附和。

    步余根闻言也是稍有喜色道:“不错,雁门城小,驻不下这么多援军,必然其主力会在野外扎营。届时只要能将其主力歼灭,雁门孤城一座,围他三两月,待其粮尽,必是不攻则自破!”但步余根想了想又道:“但是若能在华夏军援军到来之前攻破雁门,迫使其没有立足之地,只能选择与我军野战,我军的胜算岂不更大!?”步余根精神一振,手指众豪帅道:“你们都给我听着,从明日起加强攻城势头,各邑轮番进攻,谁能率先攻破雁门关,破关之后任其领军大屠三日,所掠财物尽归其所有!”“遵命!”众豪帅闻言不禁眼睛放光,满脸贪婪之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