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二章:典型

      
自从班级里有了徐浩,刘强两个好朋友,海涛找唐大勇玩儿的时候少了许多。不过,他一直没忘记,只要父亲抽完了的烟盒,总会攒好后抽空给唐大勇带去。
前几日,海涛揣着几张烟盒纸正朝唐大勇家去时,街边的几个大小伙子,用直勾勾地眼神一直盯着他。海涛立即意识到是自己脑袋上那顶军帽,正面临着危险之中。
好在离唐大勇家没几步远了,海涛脱下军帽撒开腿,气喘吁吁地一头钻进了大勇的家里。
唐大勇见海涛呼哧带喘,以为出了什么事;海涛便将街边有些人盯着自己的军帽,像是要动抢说给他听了。
唐大勇让海涛在屋里待着别动,他一个人出去看看情况。不大一会儿,返身回来跟海涛说:“没事儿,都是我们家的邻居,见了我爸都得叫叔。放心,在我家门口没人敢动你。”
唐大勇也稀罕海涛那顶军帽,要过来戴在自己脑袋上,对着家里的镜子照个没完。他告诉海涛:刚才其中的一个大哥,还让我问问你,这军帽卖不卖?他出五块钱。
“五块?”海涛只知道军帽是“抢手货”,哪想到还值这么高的价钱。惊讶之余他立马回大勇说“多少钱也不卖,我这军帽来得可不容易。”
如今徐浩不上学的境遇,让海涛突然回想起那天和唐大勇的对话。他决心“割爱”,找唐大勇把军帽出手卖掉。
见到大勇说明了来意,军帽“交易”出乎意料的顺利。
被唐大勇称为大哥的小伙子,掏出一张张沾着汗液的毛票,清点给海涛。临走还不忘用警告的口吻说:“两清了,不许后悔找我后账啊。”顺手就将刚刚还属于海涛的那顶军帽,扣在自己脑袋上,喜不自禁地走了。
海涛看着易手在别人头顶的军帽,心里还是隐隐作痛;他揣好那厚厚一沓毛票,赶紧回到家中。在房间里寻摸半天,最后找了一个自认为最隐匿的地方藏好。
第二天海涛把自己出售了军帽,以及下一步的打算跟刘强说了。
他告诉刘强,准备用卖军帽的钱,买一块新玻璃,偷偷请人把教室破碎的玻璃镶好。等老师发现了,咱们一口咬定是徐浩干的。不图她表扬什么“好人好事”,至少给徐浩返校复课找一个好借口。听了海涛的计谋,刘强连说了三声“好”
两个人做了分工,刘强值日在前,先把玻璃尺寸量出来;待海涛值日时,利用手里有教室的钥匙,请人把玻璃装上。
拿到刘强测量好的玻璃尺寸,赶上自己值日当天,海涛来到早就物色好的学校附近“玻璃店”。
他把要切割玻璃的尺寸递到门里面,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师傅只瞟了一眼,便报出了价格:“四块五角”
海涛把兜里那一沓皱皱巴巴的钱全都了掏出来,交到老师傅手里。“这一共是五块钱”来之前他就想,玻璃店的人能切割玻璃,一定也会镶玻璃,便说道:“不用找了,您能不能帮我把这块玻璃给镶上。”
老师傅把老花镜摘下来,盯着海涛看了好一会儿,说:“小伙子想什么呢?我这是切玻璃的店,可不管镶玻璃。”
海涛不是个爱哭的孩子,自己也不知为什么眼泪竟“吧嗒吧嗒”顺着脸颊往下掉,张口就编了一通不打磕巴的瞎话:“师傅您就帮帮我吧,清扫的时候,我不小心把教室玻璃给打碎了,这是我攒了好多年的零用钱,想抓紧给镶好了。要不然窗边同学都没法上课了。”
不知是海涛的眼泪,还是这番话真把这老师傅说动了,连连说:“是个好孩子,好孩子。”说话间切好玻璃,拿上工具,真就随着**涛来到教室,没费多大功夫就把新玻璃换好了。
转天一早海涛第一个走进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他要亲眼见证同学们,特别是蒋老师看到换好的玻璃是个什么反应。
同学仨仨俩俩进到教室,靠近窗边的那几位首先发现了,原本被纸壳遮挡的破玻璃,镶上了新的。
这些同学一边抱怨学校应该早把玻璃换好,一边动手将自己的桌椅搬回到了原来位置上。
蒋老师夹着备课本走上讲台时,先是看到多日横在过道的那几个座位,又归了原位。这才抬头注意到那块糟心的破玻璃,换成了透亮的新窗。
她疑惑地看了一会儿,转身又走了出去。
透过敞开的教室大门,海涛看到蒋老师来到二班门前,和二班班主任老师又是比划,又是嘀咕。全班学生里只有海涛知道,这是蒋老师在了解玻璃是不是学校来了经费,统一换新的了。
二班老师手指自己班的教室,又两手摊开,虽然听不到她说什么,但意思显然很明确:没有。
返身回到教室的蒋老师,拍了拍手示意叽叽喳喳的声音静下来。她面带春风的说:“同学们都发现没有,那块玻璃焕然一新了?老师还不知道是哪位同学做的好事,但这样的学雷锋好榜样,真的在我们班涌现出来了,这说明学校的教育结出了硕果,我们是不是应该提出表扬,好好宣传呢。”
听了蒋老师这番话,同学们在下面的议论,揣测热闹起来。到底谁是那个做好事不留名的人?大多数人目光聚焦在班长方芳身上。方芳意识到了同学们误会的眼神,脸泛起了红晕,一个劲儿地摇头表示否认,也直言不知情。
“我想让同学们提供线索,如果谁知道举手告诉我,”蒋老师顿了顿,声调变得越发激动,这个意外冒出的典型,也给她这个班主任增光添彩了“我要让班长写篇表扬稿送到校广播站,让全校同学向他学习。这可是我们一班的骄傲……”
海涛见时机成熟,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我知道是谁,昨天值日我都看见了。”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师生们都等着海涛揭开谜底。
“是徐浩!”海涛加重语气说出了名字。听到海涛报出的名字,不少同学都是惊掉下巴的表情,这个正在停课阶段,平素与“好”字难以沾上边的徐浩,做出了如此“壮举”,没有人想得到。
海涛注意到蒋老师刚刚还欣欣然的表情,瞬间凝重,眉头锁出了两道深深的沟壑,变脸的速度比翻书还快。
“你是说——徐浩?”
“还有他哥哥,徐浩拿着玻璃,他哥哥给镶上的”海涛对蒋老师的狐疑,早有准备。他要把过程说得更真实,没有纰漏。
“不可能,谁不知道徐浩他哥是个瘸子。他能爬上窗去嘛?”李应杰大呼小叫在座位上喊,顿时,男生迎合的嗤笑声,教室里杂乱争论的声音“嗡嗡”声,嘈杂的像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