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六章:春风

      
和在小学时那种压抑的心情相比,这个新的一班所展现出的活跃,欢快气氛,没几天便让海涛很快地融入其中,真心喜欢上了这个新班集体。
这几天课间,“小疯子”和几个男生不知在哪儿学的顺口溜,一个人说罢,几个人跟随着说起来没完。
每当他们说到“……就像那三草驴低头喝凉水”这句时,海涛见刘老师都会羞红着脸,背过身偷偷地抿嘴乐着。男生们见自己的“歌谣”逗乐了老师,便更加大声起劲儿地重复一遍又一遍。
让海涛感受最深的是,从没见过刘老师呵斥,指责过谁;上其它课程,会不时有男生闹出各式花样,但班主任刘老师的化学课,从未见有人乱说乱动,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尤其是“小疯子”,在刘老师细声细语的教导面前,竟然像一头小绵羊,温顺的难以想象。
不过只要走出一班教室的门外,“小疯子”和男生们就恢复了本色,走廊,操场上横冲直撞。紧挨着海涛邻排座位的男生,名叫王宝珠。这个长有一头自来卷头发,长长的睫毛下一双大眼睛,清秀的像个女孩子。个头倒跟海涛差不离。
这个王宝珠就像个鸣锣开道的小厮,总跟在“小疯子”身前身后“吆三喝四”,诈唬的样子让海涛想起了“狐假虎威”这句成语。
王宝珠不无骄傲地告诉海涛:“连初二,初三的学生见了我们都得赶快让道,躲得远远的。咱们一班就他妈的牛!”
班里还有个女生特别出挑——谭丽华。疯闹起来的劲儿丝毫不亚于男生。熟悉了以后,海涛记起第一天进一班教室,那声女生发出的尖叫,就是这个谭丽华喊出来的。
谭丽华的长相极其特殊,栗子色的头发,眼珠泛着蓝色,高挑的身材个头要比海涛足足高过一头。同桌邹志纯告诉海涛,谭丽华的爷爷是外国人,好像是白俄那边的。
学校大门斜对面就是谭丽华家,是所有同学离家最近的。她家住一幢三层简易楼,家家户户都是通过一个室外走廊连接。
上学放学,海涛走过校门口必路过谭丽华的家。差不多每天下午上学前,海涛都能看见谭丽华跟“小疯子”带的几个男生,在走廊的栏杆处嬉闹,说笑着;见到认识的同学就像检阅似的和你招招手,大声地打着招呼。
说不清是谭丽华出众的容貌,还是她大大超乎年龄的举止,无论走到哪儿,尤其是那些高年级的男生都会驻足侧目,胆大的会上前撩拨几句,老实的会多偷瞄上一眼。在学校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亚于“小疯子”。
这个新的班集体没有欺生的风气。海涛和越来越多的同学很快熟络起来。但有两个人,**涛从没主动和他们搭过话;一个是“小疯子”,那是因为海涛觉得和他如果混在一起,对不起朋友,等于背叛了唐大勇。
另一个就是谭丽华。
有两天,**涛路过谭丽华家楼下,被她在楼上看到,谭丽华冲着海涛便喊:“海涛,上来,上来一块玩会儿。”海涛都是头不抬,匆匆走过去。
这类型女生海涛还是头回遇到,他还不习惯如何来和她打交道。
新学期的第一周过得很快,下午各课程结束后,班主任刘老师主持了首次班会,主题是遴选班干部和各科课代表。
爱张罗的王宝珠被推选为班长,同桌邹志纯身兼两职:学***,英语课代表。人选都是由同学们提名,刘老师只是要求推荐人陈述推荐的理由。
推举王宝珠的同学就一句话:他嗓门大!“小疯子”带头举手,全班便一致通过了。
推荐邹志纯的女生说得有板有眼,她罗列了三点:一,邹志纯爸爸是英文翻译,妈妈是教师。二,小学时学习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最后还特别透露了一个小秘密,现在初一英语课本,她根本不用老师教,早就背的滚瓜乱熟了。
海涛这才反应过来,难怪那天上英语课,邹志纯没见她张口,还揶揄教俄文的英语老师发音不准。
到了选化学课代表,刘老师没再用民主评议的方式,自己做了主张。
她直接点了海涛的名字。海涛毫无心理准备,从上学到如今他可是一天连小组长都没当过,实在搞不懂刘老师为何选中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