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十一章:青涩

      
想见邹志纯的愿望很强烈,几次下课,放学时,海涛都想堵在快一班门口等着她,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海涛不想让邹志纯,看到自己缠着绷带的样子。
在课间操时间,远远地看见邹志纯,海涛都会有意的躲闪着。避免着两个人的目光有了交集。
几天后上学途中,海涛和邹志纯还是不期碰了个正着。邹志纯看了海涛一眼,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海涛还是紧追了两步,喊住了她。海涛从书包里拿出那张“补习证”,递给了邹志纯。这张证在和大头打架的那天,揣在海涛的上衣兜里。
海涛当时想简单了,如果“小疯子”能顺利打趴下大头,他有足够的时间,迅速赶回四中补习班。可以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照常等邹志纯下课,送她回家。
可当天的事情发展出乎了他的预料。这张“补习证”连同浸染血渍的衣服,被母亲拿回家泡在了洗衣盆里。还是他清醒后,让母亲赶紧翻找出来,晾干的。
海涛手里的“补习证”已经变得皱皱巴巴,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对邹志纯说:“洗坏了,我给粘了粘。”
邹志纯没有接过“补习证”,面带不快地问:“怎么?你不想去上课了?”
“我听了一两节课,完全跟不上,去了也是瞎耽误功夫。”海涛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今天照实说了。
“你怎么不早说。”邹志纯嗔怪道“大晚上在那耗上半天,跟不上就在家踏踏实实补习些基础的,也比干坐在那里强啊。”
海涛很想知道邹志纯是不是真不明白,他一直坚持去补习班到底为了什么?
“那天下课我在外面找你半天……”邹志纯扭过脸,一副失望地表情“没想到你去和‘小疯子’他们打架去了。”
海涛本来攒了一肚子话,此时却不想再解释什么,他把“补习证”放到邹志纯手里,转身头也不回的朝教室独自走了。
打那天起,海涛再也没有和这个曾经的同桌,走到过一起,说过一句话。
不得不佩服学校按成绩排名这个科学举措。几次校内模拟中考,海涛所在的快二班前三名,大排名后,不过是快一班的下游水平。
但包括海涛在内,每个人内心还是留有一份侥幸,如果自己能在接下来玩儿命的复习,没准儿还是能搭上上重点高中的这班车。
有时路过慢班教室,海涛看到的景象,就像黑石礁退了潮的海边,裸露出来的零散,东倒西歪的礁石。几个百无聊赖的学生,星星点点坐在自己座位上,课桌上干干净净,看不见一书一本。
王宝珠,谭丽华他们一周能来学校一两个半天,班主任“老农”见到他们后,还会“惊喜”地表扬上两句。
“小疯子”伤养好后,精神头大不如前,有人再找他去“撑场子”,他都会摇头一口回绝。
“没意思”成了他的口头禅。
一年后,中考还是来了。这是海涛上学以来真正的一场考试。
考场仍设在八中本校,倒没有任何陌生感。不过紧张,不比平常的氛围海涛还是真正感受到了,这场考试,对走进考场的每个人来讲都意义重大。
早上,海涛依然像平常一样,背上书包离开家,但母亲会比往常多叮嘱,唠叨几句:别紧张,别马虎。
语文,数理化,英语五个科目考试分成两天进行。每科考完,方芳总追着海涛对答案,海涛无一例外地告诉她,忘了,记不住。
考完最后一科,走出校门,海涛本以为心情会放松下来,可不知为何,相反到平添了许多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