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0章 春归长恨无觅处3

    “娘子,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做?”

    一进院子,刘嫂子就紧张地跟上来。

    “民不与官斗,倘若那位李大官人真的上门来,他可不是这只会哭哭啼啼耍无赖的妇人,他要是硬抢了元哥儿去,咱们也拦不住呀!”

    该怎么做?

    老天真的要为难她!

    陶三春抹一把脸,先让刘嫂子去做饭,小福去李先生家接儿子回来,她坐在院里的小石桌旁,手支着胀痛的额头,合眼沉思。

    李陶氏进京寻夫,幼子已夭折途中,丈夫却是停妻再娶,但无子嗣。

    李陶氏除了曾经生育过,再无任何籍仗,如何斗得过当朝阁老家的千金小姐?

    她需要一个儿子做敲门砖,再进李家大门。

    李承鹏官场如意,偏偏子嗣有缺,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儿子,堵了他人的嘲讽讥笑。

    若说李陶氏因为见过元哥儿,就生了李代桃僵的主意,她又如何是过了这几年才跑出来闹这一场?

    说句残忍的话,哪里没有一个合适的孩子可满足她的需求呢?

    为什么偏偏要来找她的陶旦旦?

    她又是从何处打听得到他们在此地落户定居的消息的呢?

    如今李大官人,找你这个偷了人家千顷地里独苗苗的贼来算账了。

    许婆子那天的话又闯进她脑海里。

    刘嫂子也说过,许衙役一家搬到城西之后,她曾好几次瞧到许衙役回来过。

    那么,是许衙役告诉的李陶氏?

    可李陶氏又是如何结识的许衙役母子呢?

    不,应该是许衙役认得李承鹏。

    许衙役母子因她拒嫁本就怀恨在心,依着他们母子见不得人好的性子,很有可能将元哥儿透露给李承鹏。

    可为何万事就是这般的凑巧?

    偏偏李陶氏就是李承鹏的原配妻子?

    偏偏李陶氏的幼子中途夭折?

    偏偏李承鹏急需一个儿子承嗣家门?

    可是天下,哪里来得这般多的巧合?

    至少,他们挑准了她和元哥儿,绝不仅仅是巧合。

    ……不,还有一个原因。

    要是李陶氏不敢让李承鹏得知自己幼子夭折途中,就只有寻一个年纪能对得上的孩子来填补漏洞。

    ……不对,又回到了原来的问题上。

    李陶氏去哪里也能人不知鬼不觉地寻一个孩子来应付李承鹏,不必非要找一个明明漏洞无数的借口,偏偏来当众大闹,将强夺人子这事弄得人尽皆知。

    ……元哥儿得了贵人青眼。

    她忍不住攥拳狠狠磕一下额头。

    得了贵人青眼的孩子,的确是李陶氏最好的选择!

    她的对手,是尚书家的千金小姐。

    她能压制这千金小姐的唯一法子,就是拥有一个别人无法撼动的靠山。

    元哥儿,算得上是上上之选?

    虽然这样说自己的儿子有些难听,但从嘉义夫人府上的管家大张旗鼓为她母子撑腰开始,她母子即便再想低调隐忍,其实只是自己欺骗自己。

    连街坊邻里都这样认为了,落在有心人的眼里,他们其实又如何不是树大招风惹人眼红呢?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寻常的一句话,却是何等的残酷冷峻。

    她当初咬牙胆战心惊攀扯上可乘凉的大树,不就是想保住她和她儿的安稳生活?

    “娘子!”

    刘嫂子两手沾着面,又匆匆从厨房里跑出来。

    “现在嘉义夫人咱们靠不上了,不是还有周先生和小郎君么?”

    她摇摇头,没说话,只示意刘嫂子继续做饭去。

    刘嫂子应一声,唉声叹气地走了。

    她则揉揉额头,也叹了声。

    周先生,元寿。

    的确是最好最壮的靠山。

    可以说他们任何人一出,绝对的再无人轻缨其峰。

    可是,她能将事情牵扯到他们身上么?

    原本元寿只选了四个伴读,娘子你知道为啥最终却是来了五个伴读么?

    朝中打架啊,哪个大人家的小辈、未出山的儿郎们不想在小郎君跟前混个脸熟?

    这是他们去西山避暑路上,韩旭山曾特意说给听她的原话。

    如今周先生和韩旭山等人离京办事。

    元寿隐在重重宫墙之内。

    嘉义夫人垮台,周秉钧等人离京,会趁着此时当下,借机来为难她,真的仅仅只是巧合?

    她不想多心,可不能不多心。

    户部乱账。

    督战粮草。

    周秉钧数次遇刺。

    重重种种层层叠叠。

    倘若她胡乱猜疑,却偏偏没猜疑错的话——

    李承鹏与他岳丈是站在谁一边?

    即便不是那棵巨木的对手,也绝不会是同一阵营!

    他们的目的,难道就是想将周先生拉进这一摊浑水池中?

    她生平致力于吃吃喝喝,顶多想一想未来如何,哪里学过了解过这些朝堂争斗?!

    这不是为难死她么!

    她都想拿脑袋磕石桌了。

    老天爷非要玩死她吗。

    拼着命攀来的大树如今自顾不暇不能给她乘凉。

    能给她乘凉的,她却是不能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