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0章 简单的军训。

    巳时中,跟县令大人商讨完该商讨的的事之后,林老头一行三人没有多留就坐着马车回了李家村,顺带又用另一辆马车运了几百斤的黄豆碎米和灰面回去。

    回到村把这些粮食交给李老头父子俩由他们俩安排之后,林老头便回了自己家。

    李善财和李长平把粮食卸到屋里,谢过了送他们回来的马车车夫,便进了堂屋坐下来喝水歇歇。

    “长平,你今天表现不错。”这是大儿子第一次见县尊大人,第一次在衙门里结识里面的官吏,虽然紧张,但表现的还算镇定,更没有畏怯和结巴,总体来说比他年轻时第一次见县令大人和衙门里的人那时候表现的好。

    “嘿嘿嘿。”被阿爹夸赞了李长平呵呵呵傻笑的挠挠头,跟阿爹说他当时的感受,“阿爹,你不知道当时我多紧张,见县尊大人的时候我的腿都在抖,都有点喘不过气的感觉,但我想着,我不能丢你和林阿叔的脸,所以就狠劲掐自己,让自己别紧张别抖腿,别害怕,又用林阿叔教我的长吸气长呼气的方法,我才慢慢的平静下来,幸好县令大人只问了我两三句,再问多一点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答了,之后你再带着我去见主薄大人、县尉大人和巡检大人还有其他的胥吏时,我就没那么紧张了。”说完又嘿嘿的笑了两声。

    嗯,李善财很欣慰的抚了抚短须,大儿子的表现可圈可点,算是在县令大人和其他大人面前面前留下个好印象,先混个脸熟吧,他想一想,进里屋里拿了样东西又走出来,“这是咱们村的户籍册子,你看一看,等吃完朝食,咱们开始一家一家的核实实际人口。”

    “好。”李长平接过来慢慢的翻看着……

    用过朝食,李善财便同儿子拿着户籍册开始一家一户的统计起人口总数来。

    他告诉儿子,新村正上任的第一步就是核实本村实际的户籍人口,做到对自己所管辖的村子具体的户数和人口心中有数。

    去的第一家是李善田家,也是他亲弟弟家。

    进了院子,就看见他熟悉的青壮男女还有好些个半大不小的男娃女娃子在院子里忙活着。

    “大升啊,做泥砖呢。”李善财招呼着弟弟家的大儿子。

    “哦,大伯来了。”正准备出门挑土的李大升看到村正大伯和大堂哥忙放下筐子迎上来。

    “嗯,你阿爹阿娘呢?”

    “哦,在屋里歇着看娃呢。我就叫他们出来。”

    “不用叫了,让他们歇着吧。”

    “大妞娘,给大伯和阿大哥他们倒碗水。”

    “不用不用,才吃过朝食。”李善财笑呵呵的拒绝了。

    “大伯大哥,你们坐啊。”李二升招呼他们在院子里坐下。

    “不坐了,就站着说吧。你们都暂停手里的活儿都听我说啊。我到了花甲之年,精力和体力跟不上了,所以你长平哥就准备接我的班了,成为咱们村的新村正了,今个上午已经向县衙报备过了。从现在开始,李长平就是咱们村的新村正了。”

    “哦,知道知道,三升回来跟我们说了。长平哥当村正,我们放心。”

    “是是是,我们可放心了,一家子有啥不放心的?”

    “接下来就是新村正来核实咱们村每一户的实际的人口总数。长平。”

    “好。”李长平拿着册子往前走一步。“户主李善田、其妻孙氏,生育三儿两女。两女出嫁,三儿分别是李大升、李二升、李三升;李大升,娶妻陈氏,生育二儿两女,三儿分别是李大谷、李三谷,女儿分别是李大妞,李三妞,李大谷已成亲,娶妻马氏。李二升其妻赵氏,生育两儿一女,两儿分别是李二谷和李四谷,女儿是李二妞;三儿李三升其妻郑氏,生育三男两女,三儿分是李五谷、李六谷、李七谷,二女是李四妞和李五妞。李善田家人口总数二十一人,其中男子十一人,十六岁以上男子六个,包括五十岁以上男子一个,女子十人,十五岁以上女子五个,包括五十岁以上女子一个,人数可对?”李长平问道。

    “对对对。”李大升听到忙回答。觉得他这个大堂哥身上有什么不一样了,这当了村官就感觉有了气势。

    “以后这家里人口数有增减的话,及时跟我说。还有昨日我阿爹说进作坊的事儿你们考虑的怎么样了?若行,那名额就定下,要是不愿意的话,我们再找其他人。”

    “愿意愿意,咋不愿意呀,这么好的事儿你们想到我们,我们感谢还来不及呢,我们干了,哪怕规矩再严苛,只要不无缘无故的打骂人就行。”他们一家子也是讨论了半宿没拿定主意,但想想每个月能得那么高的工钱,实在不忍拒绝。虽然他家的几个青壮年汉子在荒地里帮着盖房子,但一人一天最多也就二十文,但如果进了这个作坊一个月就能得近千文,这么一比较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了。

    “看你们说的,咱们是正规的作坊,是县太爷建的,又不是黑心作坊,只是要求做工的人进了作坊做起事来不能跟在家里那样自由散漫而已,何况要做的事也简单,只要用心谁都能做好,更不会出现随意打骂人的情况。”李善财在旁边没好气的道。

    “那我们就放心了。”边上围过来了几个人不觉得松了口气。

    “那你家三个名额,大升夫妻俩还有二升媳妇,你们三个人进做坊,等着作坊名额全部定下来之后,会有一个职前培训,具体的时间到时候再另行通知你们,阿爹,我的事说完了,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没有其他事了,那我们走吧。行了大升,该说的事说完了,不耽搁你们继续做泥砖了。”

    “大伯大哥再坐会儿呗。”李大升客气的留客。

    “还有其他事儿,你们忙吧,走了啊。”

    “好,有空再来家里串门啊。”

    院子里李家老三李三升眼神有些复杂的看着父子俩远去的背影,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看着比他大不了几岁大堂哥的这么顺利的当上了他们村的村正,他心里有一种不知是羡慕还是嫉妒的情绪在心里纠结着……

    他也想当村正,想当村里说一不二的村官和领头人,更想接触一些他平时根本接触不到的人和事,当然他也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和不懂的事,但他可以学呀,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当村官的,可是回家把他的想法跟阿爹还有大哥二哥一说,遭到了他们的全体反对。说什么村正不是那么好当的,又贴钱又贴时间,还顾不了家里,还说村正大伯说的话是真真的,别看这个村官在他们村里还管两分用,在村外头屁都不是,他爹还用现身说法说他年轻时也跟着大哥去过县衙办事,那真是热脸贴冷屁股不说,不给好处人家还不带搭理你,还感叹说他们四十多年前因避祸来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落户,两代村正和族长都是他们李家人担任的,因为做人做事都兢兢业业的,才没出过什么差错,也正因为一大村子几乎都是李氏一族之的人,大伙之间也是沾亲带故的,所以才没有出现别村的那种欺瞒贪拿钱物之类不好的事情,大伙之间也就相安无事,但别的村子不像他们村子这样融洽和睦,有的村子的村正手里有点小权势就欺占乡民贪钱索要还出了事,最后那一家子都下了大狱,想想就后怕。阿爹还说当个普通的小老百姓没啥不好,踏踏实实的干活挣钱过日子,才是最舒心的,何必惦记不该惦记的事儿呢!再说这第三代的村正又是他们的亲堂哥,跟他们家做有啥区别,有好事也不会忘了他们家的,又何必因些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而得罪了大伯他们一家呢,有那功夫还不如多干点活给自己家里挣钱呢,听到这些让人气馁的话,李三升的心气顿时泄了下来。家里人都不支持,光他一个人有想头又能怎么样?无奈的他只能放弃了的确有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后,听到大伯说作坊建好了要招人,不想天天做泥砖下地给别人打短工,他也想进作坊,可是大伯指定了大哥大嫂两口子,他也不能跟他们争,又只能无奈放弃了。唉,做这做不成,做那也做不成,他难道一辈子都要跟阿爹一样,做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吗?不行,他不愿意,他家孩子多,他更想找一个长久的稳定的事儿去做,想了想,他犹豫着要不然在晚上睡觉前,他上一趟大伯家问问他们作坊里还缺不缺人,若能被招上,那他就去作坊里干。

    “三升,发什么呆的,赶紧挑土去。”李大升挑着土筐出门时看到三弟站在院子里没动,喊了他一声道。

    一一我是可爱的分割线一一

    既然打算把全村的幼儿少年全部聚集起来培养,安然知道光靠她一个人可不行,想想自己只有四头身的身长站出去能震慑谁呀?还是得培养一些助手啊。

    于是下午安然便召集家里的少男少女和幼儿,做一个简单的军训,打算先培养他们的精气神和仪态,也提高一下身体素质。

    “大家按高低个儿从高往低排。”安然说道。把小院子清空后,他们就在院子里练。

    站在院子中的林大妮几个人便开始按照他的要求去做。

    林大妮比弟弟阿江高一点儿,她站在头一个,然后依次往下排,是阿江、阿溪、阿程和阿静。

    “两人之间隔一个拳头的距离,如松树挺拔,抬头挺胸收腹,两脚并拢,两手自然垂下,五指并拢贴于腿侧,像我这个样子。”安然用自己的细胳膊细腿儿给大家做示范。

    大家都看向安然,学她的样子站在院子中。

    安然看着他们多多少少做的都有些不规范,就走到他们身边一一纠正他们的姿势。

    “把头抬起来看着远方。”这是跟大妮儿说的。唉,古代女子都是含胸内敛的,不过大妮做的不错,就是头抬得不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