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1章 第11章

    接下来的几回合中,红队一改之前没进入状态且小心谨慎的样子,几乎在题目放出的几秒内,他们中就有人能快速起身冲到答题区,抢在蓝队之前点击正确答案——不得不说,他们不愧是优中选优的大学生,一连五题,都答得又快又准。

    被连超五分,燕时稍微有些坐不住,鞋底无意识地摩擦着地面。欧阳一暄注意到她的小焦躁,伸手轻轻抚摸了一下她的手臂,让她安心。

    [第八题:请听一段录音,听后回答问题,录音仅播放一遍。]

    “5月20日,宋先生在早上八点起床,前往离家两公里的农贸市场买菜。他在一个摊位购买了一斤空心菜和两斤胡萝卜,空心菜十二元一斤,胡萝卜两元一斤。宋先生在下一个摊位购买了两斤茄子和一斤娃娃菜,茄子一元一斤,娃娃菜三元一斤。来到下一个摊位时,宋先生发现这个摊位卖的胡萝卜比第一个摊位卖的更好也更便宜,于是他打算返回第一个摊位退掉胡萝卜,购买第三个摊位的三斤胡萝卜,价格是一点五元一斤。宋先生在又来到一个新的摊位……”

    祝潇吟听到这绕口令一般的文字,如同被念紧箍咒,顿时头疼不已,低声吐槽:“这东西谁听得下去啊……”

    燕时并未受她影响,专心致志地听着录音,脚尖无意识地轻轻敲打地面。

    [录音播放完毕。请问:录音文段中出现了几次“宋先生”这三个字?]

    全场爆发一片嘘声。

    有的人可能会去算宋先生买了多少种类、多少斤的菜,花了多少钱,甚至他逛过几个摊位,但谁会去注意这段话里出现过多少个“宋先生”呢?

    台上的参赛选手们也纷纷扶额,露出难以置信的苦笑。红队显然已经放弃了这道题。

    蓝队的圆台上,韩明鹿和欧阳一暄面面相觑,祝潇吟笑得艰难。但燕时却突然站起来,对她们说了一句“我知道”,随后走向答题区。

    在触摸屏上,她胸有成竹地写下“7”这个数字。

    对面红队内部顿时炸开锅。有人完全不相信燕时能答出来,有人觉得她只是随便瞎蒙,还有人认为她是225女团推出来的第一个牺牲者。但无论如何,红队也必须推出一位牺牲者——如果规定时间内答错或放弃,这位答题人将直接出局。如果找不出这么一个人,将全队皆输。

    谁都不愿意成为出局的那一个。

    红队本就不是一个磨合多年的集体,审视的眼光在他们之间互相扫来扫去。不知是谁伸出了第一根手指,指向一位比较沉默寡言的y大男生,剩下的人仿佛得到指令一般,机械地将手指向他。就连y大的另外两个同学,都适时保持沉默。

    那个男生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仿佛认命一般,站起来,向答题区走去,随便蒙上一个错误数字。

    正确答案在大屏上展示出来——“7”。

    “!!!”全场骤然沸腾,燕时身后的五人也都跳起来,抓着身边人的手,对她大喊:“你太牛了!!”

    燕时望着正确答案和加上的两分,露出胜利的微笑,对着话筒说:“其实我不光知道‘宋先生’出现了几次,我还知道他逛了八个摊位,一共买了十九斤的菜和肉,花了六十四块钱。”

    主持人听到这话,连忙向节目组确认答案。听到耳机里传来“她说的都对”时,主持人惊掉了下巴。

    燕时天生对计数敏感,对于“出现了几次”这样的问题,她完全不用特意留心去记。

    红队那个y大的男生向台下鞠了一躬,沉默着向台下休息区走去。

    燕时出尽风头,她平复了一下心情,返回座位等待下一道题。红队则显然有些军心不稳,己方圆台上多出一个空位,对方坐得满满当当,任谁看都觉得胜利的天平在慢慢向蓝队倾斜。

    本以为是一场单方面的虐杀,没想到是一次势均力敌的战斗!

    接下来的几回合,你追我赶,分数紧咬,但蓝队的表现似乎比红队更好一些。

    第十五题是一道物理和天文相结合的计算题,要想解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可惜,她们六人都不学大学物理。温棠虽对天文感兴趣,但她并不能真正运用公式和原理去计算。

    红队中有一个女生来自物理系,她胸有成竹地草草演算后,便站起身,向答题区走去。

    刚才红队面临的队内牺牲困境,转眼间来到蓝队。

    该让谁去承担这次失败呢?

    燕时常识涉猎最广,阅读理解能力一流,爱好传统文化和文学;温棠对外国文化了解较多,数学能力强;苏蕴荷掌握美术领域知识,记忆力超群;欧阳一暄常识也懂得多,擅长另辟蹊径找新思路;韩明鹿同样擅长数学,还了解很多小众领域;祝潇吟学习成绩最好,数学与经济专业水平顶尖。

    每个人心里,都不得不快速地进行盘算。尽管谁都不愿意在自己的队友里舍弃任何一个人。

    不会有人真的像红队一样,指着自己朝夕相处的舍友,让她成为牺牲者。所以,即便她们心中隐隐约约会有人选,但只会,也只能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