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9章 仪式

    看着四方城门外长长的队伍,几乎全朝都和朝都附近的百姓都聚集在了城门口,从高处看像是拥挤的沙丁鱼罐头,似乎下一秒就会跳出一个鱼头给你表演一番“死不瞑目”。

    姜问和三个兄长跟在姜朝歌的身后,一步一步迈上皇宫高台。

    这里看应该是官员们每天上朝的地方,此时周围四方站满了人,官员们带着各家五岁至二十五岁的女男汇集在这里,明明站满了人,此刻却显得寂静无声。

    姜问和三个兄长跟着姜朝歌站在其中一方。旁边是姜文澜和她的两个女儿,她的孙女也就是两年多前刚生的姜时安年岁不足,安置在家中由姜文澜的弟弟照看。

    这一边都站着朝都姜林一族的族人或亲近的姓氏宗族,隐隐以兵部尚书姞鹭怀为首。

    跟两个姜林家都有仇的姬封一族站在她们对面,姜问眼尖地看到那个与她差不多岁数的姬封女孩正对着她们这边静默地打羞辱手势。

    姜问:……倒也不必如此。

    姬封那边的为首之人是刑部尚书姬毓文,这人是姬姓子氏,据说跟姬封五百年前是一家,对比其他大姓分支,已经是极近的关系了。

    另两边,一边是以吏部尚书姚予臻为首,她不是朝都本地人,那个回老家赶考的姚豫章是她已分家的侄孙女,是她嫡亲妹妹的孙女。

    一边是以户部尚书妫南鹤为首,她是妫姓水氏,她的儿子是姜朝歌的生物学父亲。不过姜朝歌与妫水并无来往,毕竟只是借个种而已。

    四方隐隐形成对阵之势,让姜问不知道该先吐槽工部礼部没有姓名,还是该吐槽为什么测个灵根会形成政治对峙似的局面。

    朝廷的官员家属都进入皇宫测灵,而寻常百姓则在四方城门测灵——姜问感觉皇宫里这四方人好像城门口的低配版。

    此时,测灵的仙长还未到来,众人也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好似怕惊扰到什么。

    姜家。

    姜竹颐和林妊周坐在一起,就着离姜府最近的东城门传来的喧嚣,安静地喝茶。

    林妊周忍耐了片刻,还是受不了这寂静的氛围,放下茶碗出声道:“希望铭舟无事。”

    姜竹颐觑了他一眼:“不过测灵而已,怎么说上无事有事来了?”

    林妊周被她这话噎了一下。

    两人都明白林妊周话里的未尽之意。

    不过就是希望姜问没有灵根,舍了那仙缘,安心回家撑起门楣罢了。

    在林妊周看来,仙缘飘渺无影,凡人未必过得没有仙长们有滋有味。自家只有这一个侄孙女,若跟着去修了仙,剩下的三个侄孙子该如何度日?

    即便一家出了有仙缘的孩子,她/他之同种兄弟姊妹皆受人高看一眼,姊妹仕途顺利,兄弟亦可入朝为官。可到底这世间对男子多有苛刻,自身再如何优秀,还是不及有姊妹撑腰来得有底气。

    而铭舟就不同了,到底是女子,在哪没有出息?何苦去寻那空中楼阁似的仙缘?

    姜竹颐与兄长生活了几十年,哪会不明白林妊周的意思?

    故而只觑了他一眼,也不再理会他。

    虽然她知道兄长心疼家里的三个孙子,可瞧瞧他说的都是什么话?哪有不盼着自家孩子好的?

    自朝歌生了阿大后,心都偏得没边了!也不见得他心疼心疼朝歌铭舟!

    纵然那仙缘万中无一,凡人难得,铭舟也不一定够得上。可哪有提前唱衰的道理?

    姜竹颐越想越坐不住,突地站起身,木椅划出“呲——”的一声。

    “我出去走走,你慢慢喝吧。”

    说完,看也不看林妊周诧异的脸,甩袖离开。她看着林妊周实在心烦。

    ……

    姜问未到卯时,便被姜朝歌拉起来梳妆,等来到皇宫,已是辰时。

    这还是来得较晚的。更早些的人家卯时便等在了皇宫门口。

    朝都官员逐渐拖家带口进入皇宫,待众人聚集时,辰时已经过半。

    此时,依然不见传说中仙长的踪影。

    各家年纪较小的孩子都有些焦躁起来,随后被大人用气声严厉训斥,才又安静下来。

    四周寂静无声。

    等到巳时整点,一缕悠扬古琴声丝丝入耳,转瞬又变得威严庄重。

    姜问认出,这是祭祀用的礼乐。

    随着礼乐演奏,一尊两人高的青铜像,在八名穿戴将领服饰的健美女子手中,缓缓抬入内场。

    这尊青铜像形似一名女子,着素衣直袍,梳简单发髻。面容模糊,一双眼睛却让人感受到慈爱、宽容、静谧。

    姜朝歌带着自家四个孩子站在角落处,轻声对他们说:“是女娲像,只有测灵日才会被抬出来祭拜。”

    女、女娲?!

    姜问惊疑,怀疑是自己听错了:“母亲,那青铜像雕的是谁?”

    姜朝歌身姿挺拔,如众人般恭敬地垂首,撇向姜问轻声说道:“女娲。据传是上古创世神明,也是传承之祖。

    女娲像只皇宫内这一座,不受百姓祭拜,你们自然没听说过这一仙神。只有测灵日,女娲像才会受人参拜,保佑你们可过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