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72章 72

    新新经过李明知一个月的催眠,终于相信自己是个勇敢的小孩,不怕黑,可以自己睡。爸爸还说如果她能自己睡就是个大孩子,不再是小孩了。

    当晚春桃就陪着新新去隔壁焕然一新的房间,里面的书那些早已被李明知搬到楼下那间房了,这间房间的布置还是按照新新的要求改造的。

    李明知可谓是“煞费苦心”才把女儿哄成功。春桃等新新睡着了,才回房间。李明知终于盼来了这久违的“新婚”,正想凑过去来上两口。

    结果春桃说她还有工作要处理。李明知抱住人就不放开,还说:“你要先补偿我!之前都说好了要穿我买回来的衣服。”

    春桃想起那几件遮哪都不行的衣服,就想骂这人怎么越老越不正经呢!还被那外来文化荼毒了,坚持说那是外国女孩夏天穿的衣服。

    春桃怎么都不相信,现在憋红了脸都推不开这老不正经的。李明知还委屈上了,说:“你怎么总是说我老,我明明还是三十一枝花的年纪啊,要不是我在医院总是带着我们的合照给人看,都还有大姨给我介绍对象呢!”

    春桃看着这人臭屁1的嘴脸,摸着他的脸说:“你的脸皮怎么越来越厚啊!”

    李明知也不跟她浪费时间了,抱着人就去床上开始做练习。

    省城的高中在这几年已经建立起成熟的交流机制,春桃思前想后还是向唐局长提出了扩大交流范围,把周边兄弟城市的高中学校也纳入进来。唐局长当时没有拒绝她,只是说会考虑向上级提议。

    春桃这一提议最终还是被否决了,省教育局考虑到交通方面实在不方便。派老师去周边城市,短则一个星期能来回一趟,长则要一个月才能来回一次,这实在耽误本校工作。另外经费也不够负担那么多老师出差。

    李明知让天煜继续教新新认字,他去看看闷在书房一个晚上的春桃。听到这个已经在春桃心里闷了多年的计划没能通过,李明知也替她感到失望。

    就算宋家村现在变得兴旺,但因为山道难行,村里要卖货都是靠村里人骑自行车送货出去。孩子们依然需要走上三四个小时的路往返上学。

    春桃郁闷了一个晚上,李明知想了想说:“其实妈妈有想过在国内成立一个基金会帮助有需要的人儿童,但是她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选,看你这么忙也没和你提。”

    春桃惊喜的说:“妈妈是想做哪方面的资助?”

    李明知说:“她也没具体要求,只是回国那几天看到一些情况才突然有了这想法。既然省教育局那边走不通,干脆我们自己来做吧!”

    春桃疑惑的说:“现在的老师都要上级批准才能去外校,我们怎么让他们出去?”

    李明知说:“现在不是有大学生下乡送教活动吗。这个活动当初你发起的时候就优先考虑了去大学生自己的家乡送教。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换个思路,资助当地的学生上学呢?现在都是分配回原籍工作,我们也不用怕资助对象学成后跑去其他地方工作。”

    春桃想了想,说:“但是我主要想发展当地教育资源,万一那些人最后都没选教师这个行业,我”

    李明知打断她的话说:“你这是钻牛角尖了,只要当地出人才,还能愁教育吗?再者,我们可以资助有意愿当老师的学生,签订协议。如果最终还是没有成为老师,那么就让ta把资助金额还了或者给基金会当几年志愿者?”

    春桃想了想,这也是变相的创造人才。可是两人都很忙,这项工作听起来也繁琐,该让谁来实施?

    李明知说:“还是我先做着吧,你刚当上校长,不能分神做这么多工作。我在国外两年都有在医院工作,目前对我来说还不是很忙。”

    最后两人商量着基金会取个什么名字好,还写了一封信问顾韵南的意见。本来他们想以顾外公的名字命名,但顾韵南回信说她只是想用那笔钱做有意义的事情,没想过要扬名,她取了一个名字叫“援爱”。

    在等顾韵南回信期间,两人还去律师事务所咨询了基金会创立事宜。可惜的是,现在还没有法律条文说到这一类企业,两人还是决定暂时先以顾外公的名义的进行资助。

    为了尽快落实专项资助事宜,李明知特意跑了一趟青城市,用顾韵南侨商的身份找到市教育局提出在当地成立一项捐助项目,专门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同时还设立援爱奖学金计划。

    当地教育局还是第一次遇到有人上门送钱的情况,只好先招待好李明知,他们要商量商量。就这样一个学期过去了,才商量好细节。春桃也为这好消息感到高兴,还感谢李明知首选青城作为第一个城市开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