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82章 黑白羽箭


    二人黑白双羽连环对射,楼上楼下众人看得目眩神驰正起劲,却见江朔突然出手,而他飞掷之力虽然猛,箭矢的飞行却终究不如弓弦推送来得快,刚才南霁云满弓射出的劲矢都伤那青年不到,江朔这一掷又有何用?众人都觉二人此番精彩的对决被打断甚为可惜,更有人发出“噫”的惋惜声。

    江朔掷出的箭看来准头也不甚佳,飞行轨迹还在那青年头顶数尺处,却忽听“叮”的一声响,竟然凭空击中了空中一支坠向那青年头顶的羽箭。

    这支箭从何而来众人都是一头雾水,既无第二人开工放箭的声音,更没有听到这支羽箭的破空之声,有骑兵惊恐地喊道:“鬼矢!鬼矢!”

    那青年亦毫无防备,直到两支羽箭撞在一起,坠在他面前,在忽然惊觉,不禁一愣。

    此刻江朔人还在空中,口中却高呼道:“南八,曜郎不要再射了,都是自己人!”

    南霁云一愣,压低了角弓,阵中青年却大喜道:“少主,原来你没出事!”他拨开挡在身前的持刀骑兵,策马冲到江朔面前,敌楼上的庄客看了大惊,以为他欲不利于江朔,纷纷引弓就要射击。南霁云忙喝道:“敌我未辨,不要射箭!”

    南霁云虽非庄中首脑,但他说话自有一份威严在,敌楼上的弓箭手都闻言都压低了箭头,没有射出。

    此刻那青年抛了弓箭,一跃下马,冲到到江朔面前,叉手行礼道:“栖曜拜见少主,万幸少主无恙。”

    原来这射箭的青年正是先前和江朔他们走散的青年神射手王栖曜!

    江朔也喜道:“曜郎,怎么是你?你哪里来的军马,又为何要围全家庄?”

    王栖曜道:“少主,我哪里有军马,这是程千里和仆骨怀恩两位将军借来的兵。我们与少主你走散后,遇到两位将军,他们说你在着庄中遭了奸人算计,要引兵来救,我才跟着他们一起前来,没想到少主你好端端的在这里。”

    江朔道:“我确是全行俭用药迷倒关了起来,然而因祸得福,竟然寻到了几位把头!现在已将他们救出,全大贤也已悔悟,我们正准备离开此地呢。”

    王栖曜听的目瞪口呆,此事如此复杂诡异,仅凭江朔短短一句话,他如何听得懂。

    江朔道:“曜郎,此事说来话长,我以后再详细说于你知,说先不说这些,你们哪里借来的军队,怎么这么快就到了此处?”

    王栖曜道:“这不是巧了么,我们恰好遇到郭军使回朔方,这些骑军就是郭军使所率的的朔方军。”

    江朔喜道:“郭军使在哪里?”

    却听一人高呼:“溯之,我在这里!”

    一人骑马上前,正是朔方军振武军使郭子仪。原来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担任何官何职,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孝三年,称为“丁忧”。说是三年实则是二十七个月,而武将丁忧并不解除军职,但仍需回归原籍服丧守孝,时间也大抵不足二十七个月。

    去岁唐军在石堡城败于吐蕃,副将被阵斩,主帅皇甫惟明今春又被下狱,边事吃紧,郭子仪便提前结束服丧,重新领兵了。好巧不巧,他正率军路过岐阳,便撞见了程昂和仆骨怀恩,一听江朔遇险,这才点兵来救。

    这时南霁云也看出来的是友非敌,下得敌楼,命庄客打开大门,与卢玉铉、谢延昌等人迎了出来。

    江朔对南霁云介绍道:“这位濮州曜郎名王栖曜,是我漕帮弟兄,虽然年纪轻轻,射术之精却已广为人知。”

    又对王栖曜道:“曜郎,这就是我常和你提及的魏州南八!”

    王栖曜喜道:“我道哪里来的神射手,原来是南八!这一招‘鬼矢’的绝技,我到现在可都想不明白,明明只听到一声弦响,连珠二箭也就罢了,这第三支箭是何时射出的呢?”

    南霁云哈哈大笑道:“曜郎的连珠二箭可也厉害的很,不过对战场上的诡道可还知之甚少呢。”说着他也不藏私,抽出三支羽箭,扣在弦上,前两支箭一尾一簇地扣在弓弦上,直指角弓正中,第三支箭却斜搭在角弓肩上。

    他瞄准山庄围墙松开弓弦,只见中间两箭直射而出,首尾相衔接连钉在庄园的木栅墙上,第三支箭却是曲射,高高飞上半空,又复坠下,那羽箭上升时的破空之声完全被正面二箭的声响遮盖,下落实时却悄无声息,比直射二箭晚了片刻,“噗”地一声轻响,刺入了木栅顶端,凭借着下坠之力,钉入木内数寸,这要是射人,足以将头颅射穿。

    南霁云笑道:“这第三箭全凭巧力,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