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九章 坏情绪,会传染

        秋华停住了脚步,不远处站了三个人,面带口罩,为首的一个人拿着棒球棍,面带轻蔑地说道:“你运气不好,我们是专门来惩罚太晚回家的坏孩子的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旁边的两人不禁笑出了声。

    看来,避无可避。秋华可不认为他们是什么正义人士,但自己这阵子好像没得罪谁啊,难道是他?秋华还在思考的时候,一个人已冲了上来,一拳直冲秋华面门,两人接触的一刹那,那个混混闷哼一声倒在了地上。

    没错,秋华其实会武术。

    秋华的父亲是个文人,这点不假。秋家自古以来就很注重子孙后代的教育,祖上中过举人的很多,进士也不少,是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

    但也有特例的存在,秋华祖上有一个人叫秋庚,这秋庚说起来,还是“义和团”的一个小头目呢。

    当年秋庚习得一身好武艺,适逢中日甲午战争清军惨败,于是他便产生了想要救国救民的想法。后来“义和团”成立,秋庚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

    由于他自小习武,有一身好武艺,因此很受高层的重视。后来,“义和团”的性质逐渐改变,又加上清政府的不断镇压,所以,他便隐入山林了。

    他在山林里,领悟出这套“纵横拳”,然而等他再次出山时,枪炮已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宰。但他又不想自己的心血白费,于是便将这本书留了下来。

    因为这本书为了迎合“义和团”的需要,也有介绍了一些关于“修练气功”的事。在那个孔子被拔掉舌头的年代,神神鬼鬼的书自然容易出事,于是秋家人便把它藏了起来,时间一久,这本书也就不知被遗忘在哪个角落了。

    后来,秋华的父亲找到了这本书,对这本书倒是有些兴趣,不过他忙于生计就把它遗忘了,秋华小的时候只觉得这本书的图画好玩,便依葫芦画瓢地练习起来,这样长年累月下来,他的一招一式,虽不足以伤人,却拿足了看头。

    早期的时候,母亲总笑他是个“痴儿”。慢慢地,她也意识到秋华的体质在渐渐变好,于是又逼着秋华每天练习。这样长年累月下来,不知不觉已将它练成了。

    见同伴被击倒,剩余的两人已不敢再麻痹大意,眼前的这个瘦小学生,没想到还是个练家子。

    于是,两人都慢慢走了上来,走到一半,又突然地发起冲锋,秋华看着这来势汹汹的两人,其中一人还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他自然不敢跟他们硬碰硬,于是便想着绕过他们,直接从侧面跑回学校。

    秋华看准时机,身子向右一个箭步,便跑了出去,那两人果然没料到秋华会来这手,秋华加快了步伐,在没看到学校的门卫室之前心情一刻也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