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六章 试验田

      林思月却道:“这个折子还是由您呈上去吧。所需的细节我也会准备好给您。既是由您牵头规划,这折子由您呈送便是再合适不过了。我也只是粗略地懂一些田间事,有许多事,还是得仰仗您。”

  “王妃不必如此。”张文和知道,肃王妃是想将这个功劳分给自己,如同当初制曲辕犁一般:“臣亦不是贪功之人。”

  “臣自请来大司农司之后,一直顺应天时,安排天下农事,兢兢业业,殚精竭虑。虽自诩已做好每一步,但却也不是年年都有好收成。有想变革之心,却被淹没至寻常琐事当中,如今既然已看到因变而带来的希望。那臣也想试一试。”

  “既如此。”林思月突来了精神:“大人您听说过稻麦轮作和稻田养鱼吗?”

  “何为稻麦轮作?这稻田养鱼也是闻所未闻。”

  随着她解释的声音响起,越来越多的农使也开始聚集在她的周围,更有甚者,还掏出纸笔,做起记录来。

  直至说的口干舌燥,又瞥见天色已然渐黑。林思月才得从司农司离开,身后的张大人还不忘叮嘱她道:“届时选好试验田,便可安排轮种了。臣这就去写折子,争取早日做些准备。”

  在张文和看来,“试验田”一词颇为新颖。

  林思月给出的解释是:“频繁耕作会消耗地力,在没有稳妥的轮种方法之前,贸然推广轮种法,自是不可取的。既要选种冬麦或选种肥田作物。那么,选择什么样的良种或者肥田作物会比较有益?”

  “是全部种上小麦比较好?还是划分片区,用一半的田地种肥田作物或不予耕种,再用剩下的地种冬麦会比较得宜?”

  不解的农使又问,“绿肥作物”是何物?

  “绿肥作物在收获之后,若将其绿色茎叶切断直接翻入土中,便可沤制土肥施用,可提升地力。”要是用现代科学来解释的话,这就是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根瘤菌则是与豆类作物根部共生形成根瘤并能固氮的细菌。

  自然,由于生产力的局限与认知的不同,林思月也不可能将其中的原理解释得清楚,虽然大楚已有小部分地区开始耕作肥田作物,但始终是未成体系:“纵观大楚,最适合轮种的便是豌豆与蚕豆,在水源匮乏的山排田、望天田和红壤旱地,则适宜将紫云英与肥田萝卜隔年或隔几年实行混种。”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选出几亩田地做试验之用,就如司农司的育种田一般。届时应种何种作物,何时翻土,何时耕种,用何种肥料,防虫防冻之法,皆可按试验田的情况一一记载以便推广。故而称之为“试验田”。”

  张文和笑着道:“作为试验田的倡导者,今后的试验工作您也万万不可缺席啊!”他似是想到了什么,又接着道:“臣会向陛下进言,从大司农司拨些钱款予您,总不会叫您白做工的。”

  待林思月走后,副农使周教叹了口气,语带探究问张大人道:“身为女子,究竟就如何得知这些的?”

  “不管她是从何得知的,只要她没有恶意便可。”张文和道:“有时候,知道的事情越多,可不是一件好事。”

  周教这才压下心思,点头称是。

  傍晚的温度终究比不上白天,林思月不自觉地拢了拢衣服,突然想起这个时候要是能吃了一碗热热的,带着紫菜和葱花点缀的小馄饨就好了。

  “这时候应该有驯养猪了吧?”猪毕竟是六畜之一嘛。

  或者吃上一块烤得甜甜的,溢出蜜汁的红薯,她喜欢吃那种红薯片被烤得微微焦黄的,:“番薯是由西班牙人携带至菲律宾等国家耕种的。也不知道这个时空的航海技术是什么水平又发展到何种程度了?”

  “任重而道远啊。”她看着空荡荡的街道,叹了口气:“虽有坊市,却有宵禁。”也不知道和右相的事有没有干系,反正与前段时日相比,都城的巡防都变得严格了。

  王府现在没有下人,只余管家和萧景云身边的侍卫,还有一个太后娘娘派来的妇人。

  “小姐!”

  她好像听到了青青的声音?林思月急忙往声源处看去,青青却欢快地小跑至她的面前。



  “小姐,青青等了您好久呢。”青青像求表扬似地把这几天的事都说了一遍:“还不到农忙的时候,大家还是愿意出来找活干的,如今已打好地基,匠人大哥说了,在秋收前就能将庄子建起来了。”

  “小姐,青青可担心您了。青青总想着小姐身边连个端茶递水的人都没有。王府的管家说了,今天小姐又去司农府了。青青这才在门口等着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