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章 (3)

    十几年前的丽江与今天大不一样,它是“原生态”(真不愿用这个连乞丐都会用的烂词)的一切。天是蓝的,云是白的,民风人性是淳朴的。

    丽江没有城墙,木老爷的潜台词是不防人。因此一个如芥子、任嘛不产的镇居然能吸引无数人从几千甚至万里外翻山越岭而来此,这不能不是个奇迹。

    可丽江人并未因此而感动得泪涕交加,依然悠闲的过着他们认定的日子——早上“玛来特”(喝酥油茶),中午“合阿姿”(吃拌凉粉),至于晚上,合家团餐,炒菜“夯姿”(吃米饭)。老太爷再弄杯泡酒,来个“酩酊醉”。

    到丽江人的酒,那可是洋洋大观,外来者不咋舌是不可能的。首先告诉你,去当地人家里,人家是不会给您沏茶的,一大杯酒晃晃悠悠的就给您端上来了。

    喝吧哥们儿,喝的越人家越高兴。

    再瞧墙根,一大溜玻璃酒坛足有十几尊,里面各种泡物陆离光怪,野果茎根,蛒蚧盘蛇,似生物标本室,绝对让您大开眼界。

    但这些含有大量浸出物的自制药酒有没有害呢?丽江人可不管这一套,依然自信的往胃里大口的灌着这种可疑液体,每年绝不少于几十斤!

    跑题了,回到找房子的事。

    十几年前的丽江新房很少,几乎都是木制的“走马转角楼”,每条巷子都有清澈见底的溪流,愉快的汩汩流淌着。

    仰头,一院院紧密相依的木楼都被长年的风雨浸蚀的缕丝入骨,它们显现着神秘而苍老的岁月脸庞,阴欎的着一个个远来的游人。

    每家的窗子廊下,莳花繁锦,争相斗艳,有的绿叶垂如青琐,竟浸入湍湍清流,被鱼做食饵,环游嬉吮。西边,远远望去,雄浑的玉龙雪山映入眼帘,山头洁白覆雪,绝不比倭国的富士山逊色。真是一派极养眼的天然风景。

    我疲乏的串行终于有了回报。

    一天,我走到一座山的旁边,发现有家院的门在开着,再细,院里有大树,木楼,是当地丽江人典型的住宅。但院里面杂物乱堆,不像当地人整洁的居住习惯。

    里面有个年轻人在逗狗,便客气的和他打了下招呼,经他的允许,我进了院子,他,他是房主安排他接待租房客的。

    很快,我知道了这是一座空置的庭院,主人在“东干河”买了新式房,因此正准备对外出租这处老宅呢。

    此院正北上下木楼几间,正厅很大。东有厢房数间,还在山根处有个后院,可以改造的潜质极大。

    院子花砖漫地,一株大苹果树阔如伞盖,几乎把很大的院子遮去半边。树下有数只石凳和一面石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