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章:皇商、番薯、西洋鬼子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正月从闹事那天到二月二龙抬头,虽然只有短短十来天的时间,但处理上述的事务,小朱觉得还是既充实,又有效率的。

    忙来忙去的,田妃风波的影响算是彻底消除了。听张彝宪说,福建的金、陈两家后人,也快到北京了,因为事先跟阁臣打过招呼,大家对于番薯一事,都挺感兴趣,均很盼望金、陈两家的后人尽快来到。

    期间还有言官上书,说什么“皇上诏金、陈后人入觐,乃为国事,便不应该拘泥礼仪,怎么能等到年后呢,要知道赈济之事无小事。”

    小朱看着这份奏折,哭笑不得,这不就和当初张彝宪的说法一样嘛!噢,张彝宪说就不对,你们说就没事,真双重标准啊。不过看来这件事情上,不会有什么阻碍了,小朱也放下了不少的心。有时候,他真是头疼明代官制,什么事情都要经过群臣首肯才行,麻烦啊。

    趁着大家分神,和金、陈两家后人来京的时间差,小朱偷偷摸摸的去承乾宫会了阿萝一次,两情相悦,皇帝与贵妃,竟然被搞的相见有如偷情一般,实在令人不爽。

    “娘的,我多次下旨,内廷不得结交外臣,竟然还有人传消息给宫外,等我得了空,一并把他们全杀了。”小朱抱着抽噎着的田妃恨声说道。

    “算了,皇上,臣妾只想着,在皇后姐姐之后,早日为陛下怀下龙种,能为皇家迁延血脉,臣妾就知足了。”

    说道怀孕,我们不禁要为内宫里的一些方法感到恐怖!因为有懿安皇太嫂的交待,田妃如果跟皇帝欢好之后,便会有专门的宫女太监进行一些‘技术’上的处理,免得她在皇后之前怀孕。方法实在说不出口的恶心和恐怖。

    尽管太监已经不算男人,但小朱心理上还是很难接受这样的事情,而他和田妃的前两次偷欢,又都瞒不过宫里的耳目,所以这次,只是跟她拥坐在一起聊天而已。

    “傻丫头,你要好好锻炼身体,你还是太瘦弱了,身体不好,哪能生孩子呢,你要多吃饭,多锻炼,等皇后怀孕了,咱们不就可以长相厮守了吗?”

    “那皇上也要多努力才是啊!嘻嘻!”

    这话一语双关,听的心里面痒痒的,暖暖的。

    “对了,你父兄提的皇商一事,阁臣都算同意了,朝廷有钱挣,你们田家也能因此得到一场大富贵啊!”

    “皇上,如果我们田家有了钱,我想要一件天鹅绒的大披风,行吗?”

    这个时候的天鹅绒,可绝对是天鹅的绒毛做的,小朱吓得一哆嗦,心说‘汗!这小妮子看中的东西还真另类!’但又不好直接拒绝人家可怜兮兮的小姑娘,只好把黑锅往文臣脑袋上砸。

    “天鹅乃是神物,恐言官弹劾。我还是送你一面西洋的穿衣镜吧,镜框用纯金镶饰,上面镶他七七四十九种宝石,怎样?”

    “好啊!好啊!最好再加上一樽千里镜,行吗?”

    “千里镜,嗯,这东西行军打仗是很必要的,回头有钱了,一定要多多置办,把边军重将们都发一个,这样打仗就不怕了。”

    “哎呀!皇上,好容易得空来一次,别说国事了好吗?再说了,臣妾不是去打仗,臣妾是想,每日在皇上上朝的时候,就在殿顶的阁楼上用千里镜望着皇上,一眼也不离开。”

    “阿萝!”

    “皇上!”

    ……以下少儿不宜!呵呵!

    ※※※

    “大明之财富,当惠黎民。今特许自安徽、山西(这家主理边关马市)、江苏、浙江各选一人,及田弘遇、刘奂堂,合六家皇商。相约天下商户,集资合股,经营通贸。所获利润,三成归户部;一成归内帑;五成分股复(付)利;约一成,为建造海船、外埠居所之用。诸家皇商,当知周济万民,充植国本,不负圣躬之德。今后,凡国家采办造作,必经皇商之手,不得他人假之。恩许各家,可招募亲友出工、钱折银作股,所余五成利润,七成归公(指商业合作体),三成分股复(付)利。”

    这道旨意,是紧跟在恩许令之后发行的,其中田弘遇是天下皆知的混蛋国丈,大家都骂他仗着女儿和皇上‘情甚笃’,为自己捞来了天大的好处。唉!老田的名声算是彻底毁了。

    而那个刘奂堂则是刘鸿训大人的亲堂弟,只不过是庶出而已。但正是这个刘奂堂,他的人缘异常的‘好’,和多位阁臣重臣的子弟处的‘和睦’、‘和谐’。他的股东们,也基本都是官僚集团的利益代表。剩下的各地皇商,则分别具有皇亲国戚等各方面的背景。至于初衷的民间商贾,只有苏州的绸缎商施复,草根痕迹最明显,但依然拥有难以言明的复杂关系网。

    ‘从中可以看出,大明即将开始的商业改革,全然蜕变成统治阶级压榨、盘剥人民的丑恶工具’可以设想,将来一定会有人做出这样的历史评价。小朱有时候私下一个人的时候,就常常感到爆寒!

    但这些小朱都不管了,毕竟分赃比例大家都认可,甚至还超出了他的预想。之所以底下人能让他这么满意,主要也是小朱真正兑现了在恩许令上的退让性承诺:

    恩许令的银子,从理论上说,全应该归内帑使用。但小朱很大方的决定将恩许令的银子全部交给户部掌管。

    这样的贪财又不吝啬的做法,让整个天下都感动于皇帝为了国家所做出的牺牲,大家真的是被君上感动了。以前的皇帝贪敛钱财,无非是为了修饰宫殿等很令人不齿的用度,而这届崇祯帝,则是为了军饷、官俸做的打算。于是,大家皆大欢喜。

    ‘恩许令’因为早就有传言出去,所以,在北直隶中,在恩许令颁行的短短三天内,就卖了80万两白银。这个结果,让温体仁的自我感觉颇为良好。他又兼理户部,钱富裕了,腰杆也硬了,甚至还敢阻止小朱‘裁撤宫中’的想法了。

    “如今国库远看五年可保无虑,宫中岁有冗疴之弊,然终究关系皇家颜面,万岁可视度而缓行!”

    “温卿善,然朕亦知,君子正人需先正己的道理,况且,宫中裁撤的安置,朕也想到法子了。”

    “圣智之睿,臣不及万分,敢问其详!”

    “金、陈两家的后人不日即可到京,番薯试种一事,事关万民休戚,不得不慎,亦不可过慎,魏逆田产均为良田,又多荒芜,更近京郊,可使浣衣局主理,让宫中之人退往这些地方,一方面有人试种,一方面对于他们也是一个万全的结局。”

    “圣上英明!”

    “那依温先生之见,内阁会不会通过朕的这个方略呢?”

    “臣想,应不成问题。”

    “那好,那好,可是这金、陈的后人怎么走的这么慢!真是急煞朕也。”

    “呵呵,万岁急迫之心,臣明了。是故,臣曾派人去前于接洽过,那两家,此次派了族人、家人和佃户共300人过来,随行还携带了大量的枝蔓、成物和种子,车驾有百辆之多,冰雪未化,还要保全人员和种子的稳妥。自然是慢了一些。”

    “好吧,那内阁会同王提督,先提前拟个方略吧,一旦番薯有大做为,也好保证不误春耕。”

    “臣尊圣上口谕!”

    温体仁退下后,小朱就回到坤宁宫皇后那里了,现在他和田妃两人都热切盼望这位好皇后赶紧怀上,据宫里人的说法,如今这么英明的主子,第一胎一定是皇子,因为‘所有’的宫女、太监,以及太后太妃们都已经祈求过诸天神佛了。其中竟然包括耶稣和马哈米德,西方的宗教,在大明是宽容接纳的态度。

    想到了这,小朱突然又有了一个主意。

    “曹化淳,曹化淳呢!”

    “小的在,小的在。”他现在是内官监掌印,属于仅次于王承恩的二号人物,最近因为早传开皇帝要裁撤宫中的消息,他正忙着清理人员的工作呢,不过再忙,似乎没耽误他继续肥胖。跪在小朱的面前,能够很清楚地看到胖子曹后背上的汗渍。

    “大伴啊!最近难为你了,可有难处吗?”

    “回主子,为主子忙的再累,心理头也高兴。”整个宫里,只有他时常的称呼小朱为主子,毕竟是从小到大的玩伴啊!

    “朕想着再交你一个差事,不知道你抽不抽的出时间啊?”

    “哎呀,万岁爷,您说的那里话啊!曹化淳还不就是主子的嘛,尽管吩咐就是了。”

    “呵呵,朕听说西洋教有传教士这么个官职,你就帮朕找几个过来,注意,能多找,便多找。”

    “好叫万岁爷知道,传教士并非官职,最多就相当于咱大明的游方道士、化缘行脚的和尚,倒是神甫,才勉强算的上他们西洋教国里的官员。”

    ‘娘的,这我还不比你清楚?’小朱心中立刻反驳了一句,不过作为宫里的大太监,竟然也知道教国、神甫,的确让小朱很是惊奇。

    “那你就帮着朕找几个来吧,还有,他们西洋的一些玩意,你也让他们多带几个过来。”

    “这,”曹化淳偷眼看了看皇后,没敢接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