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36 花白桔红叠怅惆3

    小的时候,是看不懂风景的。因为心里满满的都是童年的快乐。那样的清浅单薄,是承载不了春的繁华,夏的浓郁,秋的逼真,冬的寂寥的。

    那时候的夜晚,可以无忧无虑地做着各种千奇百怪的梦。还可以在明澈的阳光中醒来,在窗外没遮没拦地照耀着的阳光下,看着蔚蓝的天空,数着悠然飘过的白云。

    这样的心境啊,就仿佛那滑过天空的流云,空灵而又渺茫,畅意而又奔放。

    而成长,往往只需要那样一件事。

    可以叫童年时的无忧无虑,少年时的懵懂性情,不经意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梦还是一直在做着。只是梦里的人和风景,却早已悄然变换。再回头,竟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而不知缘何而来的心痛,叫人困惑而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

    二月初,早已是出了冬。大慕派出的使者往访苏合。

    这是双方会盟以来的例行往来,以此表达□□与苏合巩固邦谊的诚意。

    同时来使此行还有另一目的。对于之前苏合派去大慕的通问使,携带了言辞谦卑的国书和贡品,请求与□□结亲一事,给予答复。

    苏合方面对于大慕使者一行的到来,极表欢迎之忱。由郡王亲自赐酒设宴,共话邦交情谊。

    然而席上酒酣之时,来使却提出了真实用意。

    我大慕朝廷上下早就听闻贵郡“苏合之宝”盛名。既然贵郡有意与□□结永世敦睦亲善之谊,那就请将九郡主尚出。我大慕自当承情,亦可永为善邻,各保子弟家邦。

    那一个夜晚,他是在眼泪中度过的。

    苏合早已衰微。母王清楚地告诉他,只有和大慕结亲,求得□□庇护,才能在周遭部落中受礼遇尊敬,确保一方安稳,生民富足。

    他也终于明白:政治,就是这样。不仅需要勇士喋血疆场,也需要像自己这样的人,在另一个战场上,以热泪写就不可磨灭的功劳。

    他是苏合之宝,是苏合最负盛名的男子。虽然母王先前的用意和提供的人选并不是这样,但□□派来的使者既然传达了这样明确的意旨,他就必须要委曲求全,远嫁异乡。

    他明白自己母王的苦心。出行的前一夜,在母王的叹气、父亲的眼泪中,他安然地接受了这一切。

    第二日启程,在众多的陪嫁和护送下,他从苏合出发,沿古道北进。

    一路上,春风和煦,暖意洋洋,柳绿如烟,春花似火。

    辗转了几个月,眼看已是盛夏时节,才进入了北境。

    北国的风光人情自是与苏合迥异。许多说不出名字来的花草沁散着淡淡清香,车水马龙的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服饰秀挺的客人们在酒楼茶馆中高谈阔论,喧嚣中不知谁家的悠悠丝竹轻轻漾出……

    他一路上听着身边人不绝于耳的赞叹和感慨,却自始至终提不起半点儿兴趣。

    这秀丽的景色,不仅引不起他丝毫的新奇和喜欢,反而只是不住地勾起他对故土的留恋和情思。

    在他眼里,那柳丝,就像是什么人的串串珠泪;而那飘落的花瓣,更是叫他心绪纷繁,伤感无限。

    一厢愁思,只能在凄清月夜时怀念;曼妙年华,随着轻燃的晚霞淡去。

    他在京城里学习了一个多月的大慕宫廷礼仪。随着陪同而来的最后几人离去,宫里又没有任何仪式、只派了几个人将自己象征性地接了进去,他开始清醒地意识到,在自己母王的土地上,他可以享尽单纯清澈的快乐;但嫁到□□,自己终究不过是人家或宠或弃的小侍。

    不仅没有一点自由可言,所谓的幸福,也终究不过是自求多福。

    进宫了好些日子,任凭身边人望穿了秋水,也没有见到皇帝一眼。

    他名义上的妻主,不仅从没有用心关照过他,更是连见都不肯见他一面,始终当他是不存在一般。

    即便是最后轮到他侍寝了,她也丝毫不肯对他用半点儿心。

    他当时是那么的期望,只要她肯对自己再多温存那么一点儿,哪怕是一点点儿也好,他也许就会说服自己再配合一下。

    然而她没有。她就是可以那样狠心地冷冷地看着自己哭着跑出去。

    而如今她终于肯沾染自己了,也果然不出意外地把自己当作是亵弄的玩具。

    一早醒来,一身的酒气早已散去了大半。入目便是满眼的狼藉,鲜明地昭示了昨夜发生的那不堪的一切。

    那一夜,他几乎不记得有过多少次。唯一清晰的,反倒是她最后转身离去时、那有些决绝的身影。

    夜光清寒,照尽飘雪。冷冷地倾诉着一彻夜的承恩之后,一切的完结。

    再也后会无期,直叫人肝肠寸断。

    刺骨的疼痛,也正印证了昨夜混乱中唯一清醒的意识——从她嘴里递过来的那枚药粒。

    私 处,连自己都觉得几乎是麻木了。浑身的酸痛更是不允许他再自由活动,只能木然地看着伺候的宫侍们替自己收拾、梳洗。

    而对于皇帝的宠幸,合宫的喜悦也不过仅有一日。

    从那天之后,她就好像是忘了自己。好像是两人之间从来没有过那样亲近的一夜,也好像是从来就没有过他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