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六章 天下大势

    众人闻听,心中尽是大喜,倘若真有那般好去处,占来做了基业,到那时进可以纵横山东,退可以据险而守,何愁大事不成,便纷纷出言相询。

    孟飞尚不待开口,一旁乐和道:“哥哥说得莫不是济州梁山泊?”

    孟飞闻言笑道:“不曾想兄弟也知道这个所在?”

    乐和被孟飞提携,做了山寨军师,也想着在孟飞和众兄弟面前表现一番,当即便道:“小弟曾听人说起过,那梁山泊当真是好去处,周遭八百里水泊,中间有宛子城,蓼儿洼,想要上山,只有走那水路,更兼山势险峻,便是到得山脚,也难上去,真可谓进可攻,退可守,此乃上天赐予的基业,不可不取。”

    孟飞点头笑道:“兄弟说得不差,我方才想说的正是这梁山泊,若能占了此处,便是朝廷发大兵征剿,也奈何不得。”

    说来孟飞选这梁山泊做安身立命之本,倒也是无奈,那梁山虽险,可却也因那水泊所困,难有发展,倘若他现今势力已成,无论如何也不会离开登州这个大宋北方最重要的出海口。

    邹渊喜道:“当真有这般好去处,军师何不早说,累得众兄弟担心!”

    邹润也道:“不如便弃了这山寨,全伙去那梁山,到那时哥哥带着俺们杀富济贫,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岂不快活。”

    孟飞又道:“只是不知那梁山泊上可有强人,倘若梁山有主,也是麻烦。”

    孟飞也不知道此时节,那白衣秀士王伦是否到了梁山泊,倘若梁山已经有人开山立寨,以那王伦为人,如何能容得下他们这群虎狼,到那时,说不得又要有许多波折。

    这时一直不做声的武松言道:“哥哥无需担心,小弟上月曾路过济州东溪村,那东溪村临近梁山泊,小弟却不曾看到梁山泊上有人聚义。”

    孟飞闻言,心下一动:“二郎曾到过济州?”

    孟飞还真担心武松在济州见过宋江,武松是个一等一的重义之人,《水浒》中,宋江不过是在柴进庄上对武松施以小恩小惠,便让一个血性男儿以性命相报。

    《水浒》中,武松是梁山至少最反对招安的好汉,却只因宋江一句话,便纳了这口气,为那黑暗的大宋朝东征西讨,最后却只落得个断臂身残,心灰意冷之下,在杭州六合寺出家的结局。

    如今既然武松与孟飞有了兄弟之义,无论如何也不愿让武松再和宋江那个害人精有任何瓜葛。

    武松被孟飞一问,脸上不由得显出几分怒气:“小弟曾听人言,那济州郓城县东溪村托塔天王晁盖是个好汉,专爱接纳天下英雄,曾想去投奔于他,却不曾想,江湖传言多有不实,那晁盖也是个浪得虚名之辈,连门都不曾让小弟进去,只是指使庄上闲汉取了一斗米,小弟气不过,却也不想多惹是非,可谁知那村汉竟然也来奚落小弟,被小弟打了,惹得那晁盖出来与小弟放对,他见胜不过,便又指使村汉围攻,亏得小弟拳脚功夫上还过得去,逃了出来。”

    原来还有这等事,孟飞听了,倒是诧异不已,晁盖虽说迷信义气,又无人主之才,可却也是个性情豪爽的重义之人,要不然的话,也不会始终感念着宋江报信的恩义,几次三番的要将寨主之位相让,看来江湖传言也多有不实之处。

    一旁的邹润道:“原也曾听闻晁盖偌大名声,没想到是这等性狭之人,待俺们众兄弟占了那梁山泊,定要为武家哥哥报那受辱之仇。”

    武松道:“报仇且不打紧,那晁盖也是济州大户,还能飞了不成,自有机会去寻他晦气,只是如今该如何行事,还请哥哥拿个章程。”

    武松所说的无非就是这么多人,又有不少家眷,从登州到济州虽说路途不远,可也有上百里,这么多人,难免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