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十章 道别

    第二十章道别

    “你昨天唱的是什么歌?”王初问少年,她脸色苍白,显然昨夜没睡好。

    “这首歌里有一个故事,”大约是因为即将分离,少年对王初也和善了许多,他轻轻一笑,将这个故事娓娓道来:

    “当年我们慕容部落的首领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嫡子,一个是庶长子。他临终的时候,把部落分成了两部分,作为阿弟的嫡子继承了多的那一部,而庶长子继承了很小一部分。

    有一年春天,他们两部的马在河边饮水时打了起来,阿弟很生气,派人质问他阿兄:“阿父既然给我们分家了,你为什么不离得远一些,却让我们的马匹互相打架?”

    阿兄也很生气,他对阿弟派来的人说:“马只是畜生,它们在一起吃草喝水,春气萌动,互相打架是常有的事。打架的是马,你为什么要迁怒于人?要分别容易的很,我就到离你万里之外的地方去!”然后就带着他那一部的人马走了。

    听到下人的传话,阿弟也后悔了,就派他的长史和他们阿父在世之时的老臣去将阿兄追回来。

    阿兄对他们说:“先公曾对我提过卜筮者的话,说他有两个儿子将会兴旺于天下,福祚延绵数代。我是卑贱的庶子,没有道理和嫡子同样兴盛。现在我们兄弟俩因为马的事情而分离,大概也是上天的启示。请诸位把马往东赶,如果马回东边,我就随你们回去。”

    通常将马向东赶,马就会向东走。

    长史派了二千名随从骑兵,赶着马群向东走。可是向东走了不过几百步,马群却悲鸣嘶叫着向西逃去。如此反复赶了十几次都是这样,长史跪下对他说:“可汗,这不是人力能及的事啊”于是阿兄一路向西,再也没回慕容部。

    部落的首领想念阿兄,就作了这首《阿于歌》。”

    “阿干在你们的语言里就是阿兄的意思吗?”王初问他。

    少年点点头,用官话唱了一遍:“

    阿干西,我心悲,

    阿干欲归马不归。

    为我谓马何太苦?

    我阿干为阿于西。

    阿干身苦寒,

    辞我土棘住白兰。

    我见落日不见阿干,

    嗟嗟人生能有几阿干”

    “你好像很喜欢这首歌?”

    “喜欢?”少年叹道:“你不会懂的。”

    “别老瞧不起人。”王初气呼呼的抗议道。

    “呵,”少年竟然在王初脸蛋儿上捏了一下,“这也没什么,你永远不懂才好呢。”

    这少年似乎逐渐地开朗起来,或许这才是他的本性,王初也随着他开心起来,他真的具有一种与生俱来就能感染别人的魔力。

    慕容部的使者一大早就上门了,趁着王敦与他们聊的正开怀,王初与少年两个人跑到院子里,当然主要是王初强拉着少年,他没拒绝就是了。

    他们在花园深处的的一间亭屋里坐着,这亭屋王初早前请人将木质窗户换成了琉璃的,虽然不如玻璃那般清透,倒也聊胜于无,坐在这里可以勉强看到外面,模模糊糊的,有一种朦胧之美。

    “你知道吗?过几日我也要离开了。”王初望着在模糊浮动的琉璃上,凝结于其外层的冰雾说道。

    窗外重又扬起雪花,在寒冬的朔风中狂舞。

    “是吗,”少年状似随意,“去哪?”

    “我要随阿父去建邺,过了年就动身。”

    “建邺?昔日之吴都?”

    “恩。”

    王初心道:建邺不仅是昔日之吴都,也是将来的东晋京城呢。

    琅琊王司马睿不是已经在那里了吗?况且以后也是要常住在那里的,随口答应了王敦要去,现在想想不管从哪方面考虑,都该去看看。

    “也好,现如今中原各地战乱频发,倒不若江南偏于一隅之安宁。”

    “今日一别,也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王初感伤道。

    少年点点头,喑哑清灵的声音寒意不再,似是叹息,似是感慨地轻声道:“是啊,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啊。”

    少年过年后也要回辽东了,即使再回洛阳也不可能再见到他了,而且王初已打定主意这次就要设法留在建邺,而不是等着将来王敦去那里任职再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