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31章 李儒献计,驱虎逐狼

    在各路诸侯陆续踏上返程后,最后离开的袁术还是没能抵挡得住昔日国都的诱惑。

    “传我命令,速速从南阳调兵过来!”独坐许久后,袁术下令道。

    “主公,兹事体大,您是否要再考虑一番?”阎象听后劝道。

    “恩?你是在质疑我?”闻言袁术横着眼睛道。

    “属下绝无此意!”阎象连忙说道。

    “没有最好。”袁术瞥了阎象一眼,随即说道。

    话罢,袁术将目光移向了纪灵和张绣等将:“尔等可有异议?”

    “属下并无异议!”纪灵二将齐道。

    “既是如此,那便速去调兵吧!”袁术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可以去做事了。

    ……

    长安,皇宫。

    西凉军二号人物李儒此时正站在董卓所处的宫殿外,面无表情的听着殿内传来的“靡靡之音”。

    虽然知道董卓在忙,但李儒也没急着离开,因为李儒很了解董卓,他知道自己的老泰山不会让自己久等。

    如同李儒所预料的那般,片刻后满头大汗的董卓便披着衣服推门走了出来。

    “贤婿有事?”注意到站在墙角的李儒后,董卓询问道。

    “小婿有事欲禀报给您,劳烦主公移步。”李儒拱手道。

    “本来某还打算休息片刻后再战一场呢,那便回头再说,走吧先谈正事。”董卓出言道。

    随后二人来到了一处宫殿内,适才运动了一番的董卓呼哧带喘的坐在了椅子上。

    诸侯联军散伙的消息传来后,董卓如释重负,而后这货直接选择了放飞自我。

    如何放飞的?看官们可以参考下刚噶了一年多的灵帝,他俩娱乐消遣的方式相差不多。

    本身董卓的体重便已超过了三百斤,外加近期的折腾,因而董卓正处在一个十分“虚弱”的状态,如此他没走几步就呼哧带喘这事便也不足为奇了。

    “坐下说话。”直喘粗气的董卓指着旁边的椅子说道。

    “多谢主公!”李儒行礼落座。

    “有什么好谢的?咱俩还说这些客气话作甚?”董卓皱眉道。

    “主公容禀,礼不可废。”李儒坚持道。

    “那便随你吧。”董卓撇了撇嘴,随即说道。

    李儒拱手道:“主公,眼下各路诸侯都已退去,但潜在的威胁仍未解除。”

    “小婿有一计,可使您免去后顾之忧。”李儒复道。

    闻言董卓顿时来了兴趣:“哦?那还不速速讲来?!”

    “主公,您可叫小皇帝下旨,将各路诸侯的地盘换上那么一换。”李儒拱手道。

    “换地盘?那些家伙又不是傻子,只凭一道圣旨他们便会听话?”董卓听后提出了他的疑问。

    李儒慢悠悠的说道:“常规的圣旨自然不成,但换下圣旨的内容便行了。”

    “有些诸侯实力强但地盘小,而有的诸侯暗弱但却掌控着大片土地和人口。”

    “比如说曹操之于刘岱,袁绍之于陶谦,袁术之于刘繇,孙坚之于刘表……”

    “若是将曹操封作兖州刺史,将袁绍封作徐州刺史,将袁术封作扬荆州刺史,将孙坚分作扬州刺史,您认为他们会不会动兵抢地盘?”说罢,李儒露出了招牌式的阴险笑容。

    董卓听后顿时一拍大腿:“此计甚妙!”

    “若是真把这圣旨下了,这群匹夫非将人脑袋打成狗脑袋不可!”董卓咧嘴笑道。

    但没过多久董卓便收起了笑容:“贤婿,可这样做某只能在短期内得利,将来若是他们势大,多半还会再来讨伐某。”

    “主公容禀,他们抢地盘便得自相残杀,必会折损兵卒钱粮。”闻言李儒解释道。

    “而他们获得新地盘后还得积蓄实力,笼络人心,发展农田水利,三年两载都腾不出手来攻打您。”

    “但在这期间您不会有任何战事,眼下您手握滔天的钱粮,只要您耐下心来招兵买马,积蓄实力,横扫六合指日可待!”说到此处,李儒躬下身子,满脸尽是虔诚。

    董卓听后满意的点了点头:“贤婿你这么说,某便全明白了。”

    “事不宜迟,贤婿你这便去策划此事。”董卓出言道。

    “诺!”李儒行礼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