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59章 上河工

    李明清站在那儿看好戏,王大柱和李狗蛋慌得要命。

    马上到寒冬腊月,真要被赶出去得冻死在外面。

    李狗蛋哽咽道:“村长叔,你也知道我的情况,爹娘不在,又被老王家赶出来,日子过得实在苦。我只是一时猪油蒙心,以后我肯定老老实实的做人。”

    他说的真切,丝毫不提自己干的缺德事。

    刘香帮忙说道:“是啊,来这里也并没想干什么,只是想割几两肉回家解馋,没杀人没放火,这不也没碰到肉。”

    王大柱脑子一转,道:“是啊,只是过来看看。”

    李大花骂道:“你俩打量着把我们当傻子吗,谁信你的鬼话,从小手脚就不干净,装什么装。”

    “大娘,我们真的只是过来看看而已,但被李明清家的狼狗挡在里面出不来。”

    到现在了他还在攀咬李明清。

    “你这话说的真笑掉大牙,本来旺财就是来帮着看门的,你俩深更半夜的过来旺财没对你们下口就已经仁至义尽了。”

    李明清一边摸着旺财一边不屑道。

    李老头也道:“是啊,旺财本来就是来看门的。”

    乡亲们没有一个人是站在王大柱和李狗蛋这边的。

    本来就是多亏了旺财,要不然今早晨过来啥也没有,肉到嘴边又飞走了,搁谁身上谁都受不了。

    张翠花幸灾乐祸道:“一看就没怀什么好心思,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疼,他可是把我家大丫骗的团团转,没一点道德,根本不能算是个人。”

    吴力落井下石的继续道:“可得让两人好好长长记性,要不然以后说不定会闹出什么难以挽回的大事。”

    李狗蛋怒目圆睁,骂道:“妈了个巴子,我挖你祖坟了嘛你要这么诬陷!”

    “被抓了个正着还说是诬陷呢。”

    “你不是我们村的人,这事和你没关系,你也不是什么好人。”

    吴力笑道:“不是好人也不会干这样的缺德事。”

    大队长道:“大家先安静一下,咱们先把猪肉分了,免得夜长梦多,正好杆秤也在,乡亲们也都在。”

    赵老根看着王大柱和李狗蛋叹了一口气。

    小时候多好的孩子啊,年轻一辈的也就李明清有出息。

    村长道:“明福他们说这次能抓到野猪全靠明清,咱们分猪肉应该给明清和红斌三人一样的分量,大家伙有意见吗?”

    “没意见。”

    昨天下午他们就知道虽然李明清没上山但确实救了红斌三个人。

    大家伙一致同意。

    李明清刚想开口就被李老头阻止。

    本来就闹哄哄的好不容易乡亲们达成一致可别说话了。

    要不然又得吵吵起来。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况且本来就是好事。

    “爹,我的那份你给我拎回去,我先去镇上了。”

    “快走吧,你再回家穿件厚衣服。”

    “穿的是羽绒的,别看薄但是特别的暖和。”

    王大柱和李狗蛋见乡亲们注意力全部放在分肉上,站起来悄咪咪的往外跑。

    李明清刚把自行车的脚蹬子踢开就见俩人跑出来。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李狗蛋不满道:“我真是才看透你,好歹咱们从小一起长大,让你说句好话就那么难吗,算是看错你了。”

    听到这话的李明清真想给他一个大逼斗。

    脑回路和别人不一样。

    王大柱看了一眼门口见没人跟出来才说道:“狗蛋说的对,你养的那畜生真不通人性,在村里养太危险,早晚给你弄出去。”

    “旺财没对着你的脖子啃一口已经很够意思了。”

    他一说这话两人不约而同的伸手摸了摸自个的脖子。

    昨儿个晚上俩人就觉得自个脖子不保。

    真要是被咬一口肯定嗝屁。

    李明清说完吹着口哨优哉游哉的骑着自行车离开。

    留下来俩人大眼瞪小眼。

    三十秒后俩人拔脚就往家里跑。

    能躲一时算一时。

    刘香和大柱娘没被这事影响站在那里等着分猪肉。

    ——

    供销社。

    李明清刚给倒了一杯热水就见闫兴国过来。

    “你怎么看见我一点也不欢迎?”

    “有事?”

    “没事,我和丁同志还有孙同志去你村里拍组照片。”

    “你又不是报社的人你怎么也来了?”

    “我当然是来视察工作,主要是看你们村的粮食,传的沸沸扬扬的,我肯定得过来亲眼看看。”

    闫兴国说完挑了个舒服的姿势倚在柜台上。

    “你倒是清闲。”

    “你不去村子在这里干啥?”

    “等丁绍和孙雪松,俩人去隔壁镇上了,算算时间快到了。”

    李明清喝了一口热茶,整个人身上暖烘烘的。

    见他这么悠然自在,闫兴国犯贱的道:“尹欢没来找你吗,她可是对你格外的恋恋不舍。”

    “不会说话就闭嘴。”

    “噗——,看来还真的来找过你,咋说的?”

    闫兴国是真的好奇,没见这么上赶着的。他知道李明清长的好有本事,但没想到会认识这么多人,尹欢看着可是非他不可。

    “你很闲?公社没事干?”

    “可别这么说,公社要干的事可不少。”

    接近年关,琐事杂事确实多。

    忙的晕头转向,好不容易今天才出来松口气。

    “我还以为你太闲了,多管闲事。”

    “谁不喜欢凑热闹呢。”

    丁绍和孙雪松进来,道:“闫同志,咱们走吧。”

    一看俩人就忙的要命,脑门上的头发被风吹得,发型很别致。

    “明清,来,拍张照片。”

    “别拍我了,去拍乡亲们吧,我可不想再出风头。”

    “行吧,不拍就不拍,不过这风头你是出定了,县城里处处是你的传说。”

    闫兴国也道:“不只是县城,我爹在省城也说人人称赞你嘞。”

    “赶紧忙去吧,过两天就忘了。”

    “我看不会,开会有时候还会说起你,一时半会忘不了,甚至可能会人人称颂。”

    李明清无奈的喝了一口热茶。

    大可不必,他可不想当名人。

    三人离开,去往李家村。

    李明清坐在柜台前看着外面光秃秃的树枝。

    时间过得真快,一年又过去了。

    等中午回村时丁绍三人早就离开。

    村长过来道:“明清,今中午报社的人来了,可惜你没在。”

    “不差我一个。”

    “话不能这么说,本来想让丁记者等你下班的,不过他们挺忙就没等。明清,说句实在的,咱们乡亲们都格外的感激你,要不是你今年秋收不会有这么多,这个冬天过得格外的宽裕。”

    “叔,乡亲们没少往家里送吃的,再这么说可就见外了。”

    前几个月秋收时,李明清在家隔三岔五就有人来送花生,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