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11章 生病

    钱开说的满脸担忧。

    李明清宽慰道:“小姑娘都爱美,经理你要是实在不放心就让小丽去医院看看。”

    “死活不去,要不然我也不会来找你。”

    他从兜里拿出来一个小瓶子。

    去看钱小丽是肯定不会去的,还是给药来的实在。

    免得又整出来一些幺蛾子。

    “经理,这是祖传药方,治疗感冒有奇效,你带回去吧。”

    “这可真是太感谢了。”

    “客气客气,举手之劳。”

    钱开在供销社待到中午头才回去。

    周明见他走了才松了一口气,要不然领导在这里他一直提着一口气,站如松坐如钟。

    心想,他家那口子幸亏没来。

    要不然闹腾起来那可真是太丢人了。

    两分钟不到,周英子领着两个娃大大咧咧的过来。

    周明把她拉出去,责问道:“你咋来了?还把儿子带过来,有什么东西是在县城买不到的吗?”

    “来找你吃饭。”

    “你们先在这里等一会儿。”

    周英子见他转身连忙拉着他的胳膊,踮脚往屋里看。

    “你不是说李明清也在这里上班吗,怎么没看见人。”

    周明严肃道:“你给我消停点。”

    “我就是来看看。”

    “哼,你这副模样,就是站在他面前他也认不出来,说不定把你当成四五十岁的老娘们。”

    周英子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衣服。

    没再说话。

    而是恶狠狠地看着周明的后背。

    要不是他自己怎么会落到这般田地,好好的动作还被他弄去了。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李明清从供销社出来时确实没看出来是她。

    骑着自行车就走。

    周英子心里不舒服,还真是一点也没变。

    周明见她站在那里发呆便使劲推搡了一下她,差点给推倒在地。

    “看什么看,赶紧买个馒头走。”

    他拿着钱去饭店买了四个大白面馒头。

    “回去吃个咸菜疙瘩就行。”

    周英子只好拖沓着破了的布鞋领着两个孩子往镇上走。

    走到一半越想越不对劲。

    这过得是什么辛酸日子。

    想当初她还等着看孙佳雪的笑话呢。

    这么多年过去也不知道她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肯定过得不怎么样。

    说不定早就把李明清扔在村里不管了。

    不得不说过去这么多年,她和尹欢还是一如既往的想法。

    边走边想着孙佳雪过得多么的惨。

    突然笑出声来。

    越想越高兴,过得惨就好。

    在家做饭的孙佳雪冷不丁的打了一个喷嚏。

    还以为是天气转凉受凉了。

    小宏兄弟俩连忙跑过来关心道:“妈妈,怎么了?等会爸爸回来让看看吧。我们来做饭吧。”

    听到这话她笑的格外高兴。

    心里暖烘烘的。

    “妈妈没事,你们去玩吧。”

    此时正好听见开门声。

    兄弟俩小跑着喊道:“爸爸,妈妈生病了。”

    “生病了?”

    “对啊,打了一个喷嚏。”

    李明清快步走到厨房。

    孙佳雪拿着铲子笑着道:“油烟多别进来了,我没事,明清哥,去洗洗手吃饭吧。”

    看她的脸色没什么变化这才放心。

    她端着饭菜上桌时听到父子三人在说话。

    “不错嘛,是小男子汉了,知道关心妈妈了。”

    “那是当然,以后妈妈有我们保护。”

    李明清笑着道:“好,你们保护妈妈。”

    “也保护爸爸。”

    “好嘞,不枉费我这么疼你们俩。”

    饭桌上其乐融融。

    “妞妞这孩子看来是真的爱在学校吃饭,一连在学校吃了三四天了。”

    “吃一个月也就吃够了。”

    “我老是担心她在学校吃不好。”

    “不会,人多热闹。上次回老家我听大妞说学校的饭菜挺好吃的,早晨给她带了半盒饼干,放心吧,肯定饿不着。”

    孙佳雪身为老母亲实在是放心不下。

    特别是在知道王娜娜老是找茬之后。

    生怕妞妞吃亏。

    “媳妇儿,在学校还有向东几个人护着呢。”

    听到这话倒是让她放心了不少。

    毕竟向东几个当哥哥姐姐的是真的疼爱她。

    ——

    半个月后。

    各乡各村的秋收基本上到了收尾的时候。

    周建刚开始找来各乡镇的镇长来县城开会。

    镇长回去又给镇上的村干部开会。

    两天下来就把修路的计划传达到位,连带着乡亲们需要的事。

    财政不宽裕,得依靠发动地方民众投工投劳建设。

    搞民工建勤。

    要不是李明清,估计得过个七八年才能把路修好。

    按照大路的里程将任务逐级分配给每个村子,村长和大队长带头组织人员落实。

    劳力去山上担运片石,碾碎成石子。

    主要是靠肩挑背驮。

    幸亏在不远的地方有石料源。

    真应了那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话。

    要不是这座大山,就得到较远的地方去搬运。

    看起来不起眼的普通青石块,成为人们争先恐后争夺的东西。

    李明清回村的时候被惊呆了。

    村口扎了一个棚子。

    围了一圈的麻袋用来挡风,里面搭了一个简易的小床。

    两个木板子拼成的。

    男人坐在外面拿着铁锤敲打石块成碎石。

    敲打石子的声音叮叮当当的传的很远。

    女人在一旁把碎石往一旁堆。

    白天干活,晚上得派人守着石子,防止被其他人偷走。

    每个都精神头满满,脸上挂着笑。

    见李明清回来,有人热情喊道喊道:“哎呦,明清回来了啊,来,坐这儿唠会嗑。”

    就连对孙佳雪也格外的客气。

    “佳雪也回来了啊,来,坐在这个凳子上。”

    村长笑着道:“明清呐,又干大事了啊。”

    见大家伙这样他就知道周建刚把修路的事给说出去了。

    大队长一脸骄傲的看着他。

    这就是李家村的小伙子。

    多好啊,创好了也不忘给村里人谋福利。

    真的长脸。

    最高兴的就是李家老两口。

    看着李明清笑的合不拢嘴,有这么个儿子这辈子真是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