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十七章 你不奇怪吗

    三日前,军情奏报已经送到了朝堂。其中言说大柱国之女王金莲率军一千伏击百里泊贼寇,又设计救出晋王,现因敌众我寡,被困斧头山。

    元贞帝终于下了道圣旨,着并州,幽州两州兵马,共计五万,共同开赴青州剿匪,并州安抚使董霄为主将。

    在禁军大统领朱振岳的戏本里,当时的朝堂议事,经过如下:

    元贞十八年九月初八,陛下紧急召集群臣议事。

    “陛下,青州乃北部边境要地,大乌,翻兆两国近年来对我大皖虎视眈眈,还请陛下下旨增加青州军力。”左隐第一个出列,言毕,弓着身,等着元贞帝的答复。

    然而等来的却是元贞帝的闭眼不语,还有几位尚书的冷嘲热讽。

    兵部尚书杨彻出列,道:“陛下,青州军力确实薄弱,乃是一大隐患,的确需要增强兵力。微臣觉得,陛下可重新委派一名刺史,负责青州兵马司的一应事物。”

    吏部尚书龚寅启奏,道:“臣以为不可。青州人心浮动,形式复杂,委派刺史恐难以服众。依臣之见,可继续增加并州,幽州两州守军,一来可挟制青州,二来则可应对内外之敌。”

    原本皱眉眯眼,状似沉睡的元贞帝忽然睁开了眼,坐直了身子,道:“龚寅,说下去。”很显然,龚寅的提议很和元贞帝的心意,青州有个老顽固,那是元贞帝的心病。

    龚寅上奏:“臣觉得,此次剿匪,可将并州,幽州兵马和合兵一处,形成绝对优势,兵发阳谷,令青州卫戍营做前锋,共同剿匪,必能战而胜之。”

    这里的潜台词是让青州老兵去当炮灰,两州将领得功劳,朱振岳心中冷笑,才过十年,人们当真是忘了那位大柱国的恐怖了。

    元贞帝笑了,心中欢喜,龚寅的提议正合他的心意。

    朱振岳眯着眼,大拇指搓着宝刀的刀柄,数着上面的纹路。看戏嘛,他很在行,尤其是猜剧情,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朱振岳暗自盘算,接下来,陛下定然问谁人为主帅啊?龚寅会举荐并州刺史,因为那人是楚王的妻弟,然后太子不同意,提议幽州刺史......然后两方开吵,陛下从中调停,并同意龚寅的提议,因为上一次陛下打压了楚党。

    果然,龚寅躬身道:“臣觉得并州安抚使董霄领兵打仗颇有经验,可让他率两州兵马剿除匪患。”

    然后,就如朱振岳所料,太子反对,提议主将换人,楚王立刻不满,双方就差扔鞋子了。再然后,陛下调停,同意了龚寅的提议,董霄顺利成为两州兵马主帅。

    朱振岳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心中说道,果然没有意外,这场戏的结局我又猜对了,一如既往。正所谓久病成医,戏看多了,自己也成了戏子,蹉跎岁月罢了。

    俄顷,他心中叹道:“也不知道那个一身正气,爱管闲事的小王爷怎么样了?同样是亲生儿子,身陷囹圄,陛下与几位王爷居然同时选择闭口不提,真是墙倒众人推。”

    斧头山山腰。

    斥候急匆匆来报:“大人,有一队人马,朝我军方向推进,请大人示下。”

    “哦?可有旗号?”刘立中眯着眼睛问道。

    斥候回禀:“回大人,是青字旗,一千人左右。”

    刘立中哂笑一声,道:“一群苍蝇,也敢来战,着一千步军压后,五百弓手配合,若敢来犯,全部射杀。”

    斥候得令,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