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一十二章 进京

    洛阳卫公府宣花厅内,袁绍双拳紧握目视北方,眼中战意熊熊,显然袁愧的话让他不服气。

    袁愧老而弥坚,哪能看不出,便拍着袁绍的肩膀道:“绍儿,目前朝廷大军已被曹操、刘备带走了二十万主力,留下的十万主力还要守备帝都及两关之地,虽后来新招了近二十万新兵,但在怎么训练,战力不佳这是事实。为父好不容易联合王允等人助你拿下军权,你可勿要轻举妄动,目前北方那位刚刚击败强横的草原民族,兵锋强劲,不是你可以碰的。西面的董卓,如今拥兵五十万,其中二十万皆乃骁勇的西凉铁骑,也不是我军可以动的。唯有南边的刘表及东面广大的中原地区可以用兵。而曹操的求援信想必你也知晓,这便是朝廷大军东进中原的机会!你若能克复中原,到那时我朝廷大军将拥有无尽的兵源与物资,就算再次征服天下也未尝不可!你要知道,大汉帝国数百年的积累不是兵马与财富,而是那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和利益体。”

    袁绍眉头紧皱,显然不知袁愧所言何意。

    袁愧见状,扶须笑道:“痴儿,你还是太稚嫩,不知这人心复杂。这样讲吧,我大汉帝国自世祖光武皇帝起,便是靠着各地世族的推举维护,才有了鼎盛强大的汉朝,而光武皇帝也投桃报李,将天下治权与世族共享。所以历代以来,普通百姓做官那是非常难的。官位皆在我们这些宗族手中掌着,后世皇帝也一直遵从着这条祖训,所以大汉的权力,从表面看在皇帝手中,实则一直控制在庞大的世族手中,所以天下方能太平。但后来,由于个别宗族不甘屈居人下,逐渐的生出取代之心。你看前朝的窦氏、梁冀等外戚世族,到了敢直接毒杀皇帝的地步,后来若不是有我等忠心的世族辅佐重塑朝纲,大汉朝怕是早就改朝换姓了。但皇室的堕落,却不是我等可以挽救的,最终还是走到了今日局面。绍儿,为父之所以讲这些话,便是想告诉你,这天下无论如何变动,首先靠的是人心所向,其次乃是众人拥护方能成就功业,你可明白?大汉帝国能再次复兴的希望,也在于人心。但何谓人心?那便是世族之心,明白吗,痴儿!”

    袁绍听后,显然震惊不已。他未想过原来大汉帝国全是靠着世族支撑才能享有天下,这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

    袁愧见后,自信笑道:“绍儿,你若有成为匡扶天地之志,那为父便助你一臂之力。”

    袁绍楞道:“父亲...这...您是何意?”袁愧道:“我袁氏百年来苦心经营,累计人脉无数。终成四世三公之家,门生故吏遍天下,你若出山为父便一纸书信,天下能人义士必定争相投效你麾下,到时你大军在握,身边人才济济,在占据中原之地,何愁大汉不兴,天下不复?”

    ‘轰隆...’袁绍内心巨震,目瞪口呆的望着眼前的老人,嘴巴微动着,道:“父...父亲,您所言当真?”

    袁愧大笑着,重重的拍着袁绍肩膀,一脸正气道:“绍儿,为父何曾失信于你过?大汉的能量再于天下宗族,我袁氏的能量在于累世积攒的人脉,你便放手去干吧!”

    袁绍顿时激动跪拜道:“孩儿多谢父亲,请父亲放心,我袁绍必将袁氏声威壮大,成为天下第一的姓氏。”

    袁愧闻言后,便老怀大尉的开心笑着。

    次日,洛阳皇宫勤政殿内。

    大汉皇帝刘协,正刻苦的处理着堆积如山的奏折。

    忽然一名老太监来报,道:“启禀陛下,卫公袁愧、宋公王允、槐里侯皇甫嵩、大学士卢植等人在殿外求见。”

    刘协闻言一愣,便抬头道:“朕知道了,宣他们觐见。”老太监闻言躬身道:“诺,老奴遵旨。”随即转身朝着殿外尖声叫道:“陛下有旨,宣卫公袁愧、宋公王允、槐里侯皇甫嵩、龙图阁大学士卢植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