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三十六章 定计辽东

    听闻此言后,二人也深以为然。

    不久后,许褚回报:“启禀主公,末将已将政务院、军机阁诸位大人请来。”张耀文颔首笑道:“仲康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许褚抱拳道:“诺,末将告退。”

    随后,厅内众人齐齐参拜道:“我等拜见主公,愿主公万年长青。”

    张耀文罢手笑道:“诸位请入座,这世上哪来的万年长青之人啊。”

    田丰笑道:“主公过誉了,您年方三十便统领三州和草原之地,麾下大军百万,子民九百余万,且辖内百姓丰衣足食,国泰民安,百姓无不感念您的恩德,军民们皆愿主公万年长青,保佑他们万万年呢。”

    张耀文大笑道:“元皓先生过誉了,我等身居高位,自当为民族、为百姓殚精竭虑、奉献一切,以后切不可再言万年长青之语,尔等记住,万年称谓唯有我族最尊贵的皇帝陛下才配享有,我等不可僭越啊。”

    众人互相对视后,皆笑道:“诺,我等遵命。”

    接下来,张耀文便将攻略辽东的想法说与众人,随后让他们各自畅所欲言谈谈此事的利与弊。

    但直到半个时辰后,众人意见也未统一,众说纷纭。

    比如丁原、郭嘉、周瑜、鲁肃、陈宫、杨帆等主战派赞同出兵辽东,而田丰、荀攸、朱磊、王鑫、胡博文等招降派却反对出兵,两边争论不休。

    主战派认为,为实现南征中原一统天下的大计,保障后方安稳最重要,但如何保障呢?那便需要采取铁腕手段消除后患,以保障大军南征期间,大后方稳定,并且能提供强大助力。

    而主和派则不是完全否认征伐,他们认为,为实现一统天下的大计,也未必需要动员无数大军去劳师远征那些苦寒之地,就算击败了辽东诸国,治理起来也甚为麻烦。所以,他们则主张以北府强大的影响力与实力为依靠,派遣使者入辽东诸国行招降之策,以收服诸国的心,也远比浪费无数钱粮和兵力远征的效果好,如若诸国不从,届时再伐之也行,两不耽误。

    可主战派认为,招降不成再出兵征伐,只会迁延时日或打草惊蛇,迫使辽东诸国团结一致对抗北府军。而大将军需要的是震慑诸国安定后方,到时候再行征伐则非常费力,那时耗费的军力和钱粮不是更多吗?

    为此,两派人马争得是面红耳赤,喋喋不休。

    张耀文也喜闻乐见,坐在堂上捧着茶杯,思考着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一时也拿不定注意。

    但从内心讲,他真不愿意占领那些地方,至少目前不愿意。如今南征在即,兵力宝贵的很,他可不愿将强大的军队用在这些不毛之地,所以他还是倾向于杀鸡儆猴,震慑四方之策。

    想到此,他打断众人道:“诸位,请听我言。”

    堂内众人顿时语毕,恭敬的望着张耀文,拜道:“诺。”

    张耀文道:“诸位大人,今日的议题是平定辽东,无论使用武力还是劝降,总之必须保证我后方的绝对安稳是总的原则。但诸位先生议论已久也未见分晓,那便听听我的意见吧。”

    随即,他走向大厅右侧巨大地图旁伫立,指着辽东区域道:“辽东地处帝国东北部,现有公孙度、高句丽、肃慎、扶余、三韩等势力盘踞,距中原甚远,不服王化久矣。如今,诸国虽表面臣服大汉,实则是臣服于军阀公孙度,听说三年前,公孙度亲率十万大军东征,杀的东北诸国横尸遍野,连最强的高句丽国的王都也被公孙军拿下,迫使高句丽君臣逃离至旧都国内城苟延残喘。高句丽王迫于无奈,献上一名公主给公孙度,这才结束战争。此后诸国震动,皆为公孙度马首是瞻也!”

    随后他转身看着众人道:“诸位,若我军与中原诸侯陷入胶着时,尔等谁敢保证我们这位‘辽东王’大人,届时不会纠集诸国军队趁机入侵我境?”

    “这...”众人听闻顿时语塞。

    张耀文见后,呵呵笑道:“既如此,谈不如打,反正迟早也要收拾辽东,还不如干脆在南征之前,先一劳永逸的解决北方最后的威胁,尔等以为呢?”

    “主公,在下有一问,还请主公示下。”周瑜此时出列禀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