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货币银行——罗斯切尔德家族史 2

    第三章美联储:私有的中央银行

    “一个伟大的工业国家被信用系统牢牢地控制着。这个信用系统高度地集中。这个国家的发展和我们所有的(经济)活动完全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们已经沦为最糟糕地统治之下,一种世界上最完全最彻底的控制。政府不再有自由的意见,不再拥有司法定罪权,不再是那个多数选民选择的政府,而是在极少数拥有支配权的人意见和强迫之下(运作)的政府。

    这个国家的很多工商业人士都畏惧着某种东西。他们知道这种看不见的权力是如此的有组织、如此的悄然无形、如此的无孔不入、如此的互锁在一起、如此的彻底和全面,以至于他们不敢公开去谴责这种权力。”[3.]

    美国第28届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谢夫(库恩雷波公司),属于标准石油城市银行集团。他们所构成的资本的核心枢纽控制着美国。”

    约翰.穆迪(著名的穆迪投资评估体系的创始人)9

    华尔街的七位大腕们正是建立美联储的真正幕后推手。他们之间以及他们与欧洲的罗斯切尔德家族的秘密协调最终建立了英格兰银行在美国的翻版。

    摩根家族的兴起

    摩根银行的前身是不太为人所知的英国乔治.皮博迪公司(gepeabodyaompay)。乔治.皮博迪原是美国巴尔的摩的一个干货商,在发了一些小财之后,于835年来到英国伦敦闯世界。他瞧准了金融行业是个发财的行业,就开始在伦敦和一些商人一起做起承兑银行(mehatba)的生意,这是当时的一种非常时髦的“高级金融”(highfiae)业务,客户主要包括政府,大公司和大富豪们。他们提供国际贸易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经营大宗商品,这就是现代投资银行的前身。

    乔治.皮博迪通过巴尔的摩的布朗兄弟公司在英国分号的引荐,很快打入了英国的金融***。不久,乔治.皮博迪非常吃惊地收到内森.罗斯切尔德男爵的邀请前去做客。诚惶诚恐的乔治.皮博迪觉得能被名震世界银行界的内森请去做客,就好像天主教徒被教皇接见一般荣幸。内森开门见山地提出希望乔治.皮博迪帮他一个忙,做罗斯切尔德家族的秘密公关代理人。由于罗斯切尔德家族在欧洲巧取豪夺,虽然家财万贯,可也被很多人痛恨和鄙视。伦敦的贵族阶级就不屑于与内森为伍,屡次三番地拒绝内森的邀请,虽然罗斯切尔德在英国势力很大,但始终有些被贵族孤立的感觉。内森看中乔治.皮博迪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为人谦和,人缘颇佳,又是美国人,今后还可以派上大用。乔治.皮博迪对内森的提议自然是满口应承,一应公关开销全由内森买单,乔治.皮博迪的公司很快就成为伦敦著名的社交中心。特别是每年7月4日在乔治.皮博迪家举办的美国独立节宴会,更是伦敦贵族***里的一件盛事[注3.2]。客人们可能没有想到,富丽堂皇和气派奢华的招待开销,岂是一个几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商人所能负担得起的。

    直到854年,乔治.皮博迪还只是一个百万英镑级别的银行家,在短短的年之内,他却发了一笔近2万英镑的横财,一举成为美国重量级的银行家。原来在罗斯切尔德家族策动的美国857年经济危机中,乔治.皮博迪由于大量投资在美国铁路债券和政府债券上,当英国的银行家突然狂抛和美国沾边儿的一切债券时,乔治.皮博迪也被深度套牢。奇怪的是,英格兰银行在他濒临破产边缘的时候,仿佛天使从天而降,紧急提供了8万英镑的信用额度,不仅把他从死神身边夺了回来,更鬼使神差般地使一贯极端谨慎和早已失魂落魄的乔治.皮博迪赌出全部身家,大笔吃进被惊恐万状的美国债券投资者当作垃圾抛售的各类债券,857年的危机全然不同于837年的年萧条,仅一年时间,美国的经济就完全走出衰退的阴影。结果,乔治.皮博迪手中的美国债券使他很快成为超级富豪,这与85年内森的英国国债战役惊人的相似。在没有内线准确信息的情况下,刚从破产噩梦中惊醒过来的乔治.皮博迪,是断然不敢大量吃进美国债券的。

    乔治.皮博迪一生没有子嗣,庞大的产业无人继承,他为此煞费苦心,终于决定邀请年青的朱尼厄斯.摩根(juiusa)入伙。在乔治.皮博迪退休以后,朱尼厄斯.摩根接掌了全部生意,并将公司改名为朱尼厄斯.摩根公司仍然设在伦敦。后来,朱尼厄斯的儿子jp摩根接掌了公司,后来他将美国的分支改名为jp摩根公司年,jp摩根和佐格索(drexel)在伦敦与罗斯切尔德家族会面,摩根家族完全继承了乔治.皮博迪与罗斯切尔德家族的关系,并将这种合作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88年,jp摩根开始大量资助重组铁路公司的商业活动。

    89年2月5日,罗斯切尔德家族和英国的其他一些银行家成立了秘密组织“圆桌会议集团”,美国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牵头的就是摩根家族。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圆桌会议集团”更名为“外交协会”ouiloforeigrelatio),英国改为“皇家国际事务协会”(royalistituteofiteratioalffairs)。美英两国政府的许多重要官员就是从这两个协会中被挑选出来的。

    899年,j.p.摩根和佐格索(drexel)到英国伦敦参加国际银行家大会。当他们回来时,j.p.摩根已经被指派为罗斯切尔德家族在美国利益的首席代理人。伦敦会议的结果就是,纽约的j.p.摩根公司,费城的佐格索公司,伦敦的格伦费尔(grefell)公司,巴黎的摩根.哈杰斯.希公司(aharjeie),德国和美国的沃伯格公司和罗斯切尔德家族完全联系在一起了。”[注3.3]

    在9年,j.p.摩根以5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并组建了世界上第一家市值超过亿美元的巨无霸,美国钢铁公司(uit摩根被当时认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可是,据国家临时经济委员会(temporaryatioaloommittee)的报告,他仅拥有自己公司9%的股份。看来,声明赫赫的摩根还只是一个前台人物。

    洛克菲勒:石油大王

    老约翰.洛克菲勒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被人们冠以“最冷酷无情的人”。他的名字自然是和大名鼎鼎的标准石油公司密不可分的。他的石油生涯开始于美国内战时期(885),直到87年他成立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时,生意做得仍然属于一般水准。自从得到克里夫兰国家城市银行的一批种子贷款后,他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感觉,尤其是在恶意竞争方面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在他非常看好的石油精炼行业中,他很早就悟出石油精炼虽然短期利润极高,但由于没有控制的激烈竞争,终将陷入自杀般的恶性竞争。办法只有一个,毫不留情地消灭竞争对手,为此目的可以不惜一切手段。

    具体方法是,首先由其控制但不为人所知的中间公司提出低价现金收购竞争对手,如果遭到拒绝,竞争对手将面临惨烈的价格战,直到对方屈服或破产。如果还不奏效,洛克菲勒最后将祭出拿手绝招:暴力破坏。殴打竞争对手的工人,放火焚烧对手厂房等,几个回合下来,幸存者寥寥无几。如此霸道的垄断行为,虽然引起了同行的公愤,但也招来了纽约银行家的高度兴趣。酷爱垄断的银行家非常欣赏洛克菲勒的实现垄断的高度执行力。

    罗斯切尔德家族一直煞费苦心想控制日益强大的美国,但屡屡失手。控制一个欧洲的国王比控制一个民选政府要简单得多。美国内战以后,罗斯切尔德家族开始部署控制美国的计划。在金融业,有摩根银行和库恩雷波公司,在工业界还一直没有物色到合适的代理人选,洛克菲勒的所作所为,让罗斯切尔德家族眼前一亮。如果在金融方面给予大量输血,洛克菲勒的实力会远远超出小小的克里夫兰地区。

    罗斯切尔德家族派出他们在美国最重要的金融战略家库恩雷波公司的雅各布.谢夫年,雅各布.谢夫亲赴克里夫兰去指点洛克菲勒下一步的扩张计划。雅各布.谢夫带来了洛克菲勒想都不敢想的空前,由于罗斯切尔德此时通过摩根银行和库恩雷波公司已经控制了美国95%的铁路运力,雅各布.谢夫拟定了一个由影子公司(southimprovemeompay)出面,给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提供非常低廉的运费折扣,在这个运费折扣压力之下,没有几家炼油公司还能够继续生存。洛克菲勒很快就完全垄断了美国石油行业,成了名符其实的“石油大王”。

    3.策立美联储的前哨战:97年银行危机

    93年,保罗将一份如何将欧洲中央银行的“先进经验”介绍到美国的行动纲领交给雅各布.谢夫,这份文件随后又被转交给纽约国家城市银行(后来的花旗银行)总裁杰姆斯.斯蒂尔曼和纽约的银行家***,大家都觉得保罗的思想真如醍醐灌顶,使大家顿开茅塞。

    问题是美国历史上反对私有中央银行的政治力量和民间力量相当强大,纽约银行家在美国工业界和中小业主的***里口碑极差。国会的议员们对银行家提出的任何有关私有中央银行的提案都像躲避瘟疫一般避之唯恐不及。在这样的政治气氛中想通过有利于银行家的中央银行法案势比登天。

    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态势,一场巨大的金融危机开始被构想出来。

    首先是新闻舆论导向开始大量出现宣传新金融理念的文章。97年月日发表了保罗的文章,题目是“我们银行系统的缺点和需要”(deftsadeedsofourbaigsystem),从此保罗成为美国倡导中央银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此后不久,雅各布.谢夫在纽约商会宣称“除非我们拥有一个足以控制信用资源的中央银行,否则我们将经历一场前所未有而且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

    苍蝇不叮没缝的鸡蛋,和837年,857年,873年,884年和893年一样,银行家们早已瞧出经济过热发展中出现的严重泡沫现象,这也是他们不断放松银根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整个过程形象的说就像银行家在鱼塘里养鱼,当银行家向鱼塘里放水时就是在放松银根,向经济体大量注入货币,在得到大量的金钱之后,各行各业的人就开始在金钱的诱惑之下日夜苦干,努力创造财富,这个过程就像水塘里的鱼儿使劲吸收各种养分,越长越肥。当银行家看到收获的时机成熟时,就会突然收紧银根,从鱼塘中开始抽水,这时鱼塘里的多数鱼儿就只有绝望地等着被捕获的命运。

    但是,什么时候开始抽水捞鱼却只有几个最大的银行寡头知道,当一个国家建立了私有的中央银行制度以后,银行寡头对放水抽水的控制就更加得心应手,收获也就越加精确。经济发展与衰退和财富积累与蒸发都成为银行家科学饲养的必然结果。

    摩根和他背后的国际银行家们精确地计算着这次金融风暴的预估成果。首先是震撼美国社会,让“事实”说明一个没有中央银行的社会是多么脆弱。其次是挤垮和兼并中小竞争对手,尤其是令银行家颇为侧目的信托投资公司。还有就是让他们垂涎已久的重要企业。

    时髦的信托投资公司在当时享有许多银行不能经营的业务,政府监管方面又非常宽松,这一切导致了信托投资公司过度吸纳社会资金并投资于高风险的行业和股市。到97年月危机爆发时,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摩根在此之前的几个月里一直在欧洲的伦敦与巴黎之间“度假”,经过国际金融家们精心策划,摩根回到美国。不久,纽约突然开始广泛流传美国第三大信托公司尼克伯克(erbertrust)即将破产,流言像病毒一般迅速传染了整个纽约,惊恐万状的存款市民在各个信托公司门口彻夜排队等候取出他们的存款。银行则要求信托公司立即还贷,受到两面催款的信托公司只好向股票市场借钱(margiloa),借款利息一下冲到5%的天价。到月24日,股市交易几乎限于停盘状态。

    摩根此时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了,当纽约证交所主席来到摩根的办公室求救时,他声音颤抖地表示如果不能在下午3点之前筹集到25万美元,至少5家交易商将会破产,他除了关闭股票市场将别无选择。下午两点,摩根紧急召开银行家会议,在分钟里,银行家们筹足了钱。摩根立即派人到证交所宣布借款利息将以%敞开供应,交易所里立即就是一片欢呼。仅过了一天,紧急救助的资金告罄,利息再度疯长。八家银行和信托公司已经倒闭。摩根赶到纽约清算银行,要求发放票据作为临时货币以因应严重的现金短缺。

    月2日星期六,摩根开始了他蓄谋已久的计划,“拯救”仍在风雨飘摇之中的摩尔斯莱(mooreadhley)公司。该公司已陷入25万美元的债务,濒临倒闭。但是它却是田纳西矿业和制铁公司(teesseoaladiropay)的主要债权人,如果摩尔斯莱被迫破产清偿,纽约股市将完全崩溃,波及后果不堪设想。摩根将纽约金融***里的大腕悉数请到他的图书馆,商业银行家被安排在东书房,信托公司老总被安排在西书房,惶惶不可终日的金融家们焦急地等待着摩根给他们安排的命运。

    摩根深知田纳西矿业和制铁公司拥有的田纳西州、亚拉巴马州和佐治亚州的铁矿和煤矿资源将大大加强摩根自己创办的钢铁巨无霸:美国钢铁公司的垄断地位。在反垄断法的制约之下,摩根始终对这块大肥肉无法下嘴,而这次危机给他创造了一个难得的兼并机会。摩根的条件是,为了拯救摩尔斯莱公司和整个信托行业,信托公司必须集资25万美元来维持信托公司不至崩溃,美国钢铁公司从摩尔斯莱手中买下田纳西矿业和制铁公司的债权。焦虑烦躁的心情,濒临破产的压力,和整夜未眠的极度疲倦的信托投资的老总们终于向摩根缴械投降。

    在拿到田纳西矿业和制铁公司这块肥肉之后,喜不自胜的摩根还有最后一关要过,那就是对反垄断一点不含糊的老罗斯福总统。月3日星期天晚上,摩根派人星夜赶往华盛顿,务必在星期一上午股票市场开盘之前,拿到总统的批准。银行危机,大批企业倒闭,失去一生积蓄的成千上万愤怒的人民形成了巨大的政权危机,老罗斯福不得不借重摩根的力量来稳定大局,他在最后时刻被迫签下城下之盟。此时距星期一股市开盘仅剩5分钟!

    纽约股市闻讯大涨。

    摩根以45万美元的超低价吃下田纳西矿业和制铁公司,而该公司潜在价值按照约翰.穆迪的评估至少在亿美元左右。[注:3.5]

    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是蓄谋已久的精确定向爆破,熠熠夺目的崭新金融大厦总是建筑在成千上万破产者的废墟之上。

    4.从金本位到法定货币(fiatmoey):银行家世界观的大转变

    十九世纪末以来,国际银行家对金钱的认识再一次实现重大飞跃。

    原有的英格兰银行模式,即以国债作为抵押来发行货币,通过两者的死锁,实现政府举债,银行发行货币。确保债务规模越来越大,从而保证了银行家不断增长的巨额收益,在金本位体系之下,银行家坚决反对通货膨胀,因为任何货币贬值都直接伤害了银行家的利息实际收入。这种思路还是比较原始的放贷吃利息的办法,主要的缺点就是财富积累得太慢,即使是用上部分准备金制度(frtioalreserve),仍然不足以满足银行家们日渐膨胀的胃口。特别是黄金和白银增加缓慢,这就等于给银行放贷总量设了一个上限。

    二十世纪之交的欧洲,银行家们已经摸索出一套更为高效也更为复杂的法定货币体制。法定货币彻底摆脱了黄金和白银对贷款总量的刚性制约,让货币控制更加弹性(elast),也更加隐秘。当银行家逐渐明白通过无限制增加货币供应来获得的收益远比通货膨胀带来的贷款利息损失要大得多时,他们随即成为法定货币最热烈的拥护者。通过急剧增发货币,银行家们等于掠夺整个国家储蓄者的巨额财富,而比起原来银行强制拍卖别人财产的方式,通货膨胀要“文明”得多,所遇到人民的抵抗也要小得多,甚至难以为人察觉。

    在银行家的资助之下,通货膨胀的经济学探讨逐渐被引导到纯数学游戏的轨道上,由于增发纸币所导致的通胀urreyiflatio)的概念已经在现代完全被价格上涨的通胀(preiflatio)理论所淹没。

    这时,银行家们手中发财致富的手段中除了原有的“部分储备金”(frtioalreserve)制度,货币与国债死锁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更为强大的工具:货币通胀urreyiflatio)。从此,银行家实现了从黄金的卫道士到黄金的死敌这一戏剧性的转变。

    凯恩斯就通货膨胀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用这个办法政府可以秘密地和难以察觉地没收人民的财富,一百万人中也很难有一个人能够发现这种偷窃行为。”

    准确地说在美国使用这个办法是私有的美联储而不是政府。

    5.92年大选烽烟

    “星期二,普林斯顿的校长将会当选你们(新泽西州)的州长。他不会完成他的任期。在92年月,他将当选美国总统。97年3月,他将连任总统。他将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9卢比.万斯(rabbistepheise)在新泽西的演讲

    这个后来成为威尔逊总统亲密智囊的万斯能在两年前准确预测总统大选的结果,甚至准确预测六年之后的总统大选结果,并不是因为他的手中真有神奇的水晶球,而是因为所有的结果都是事先银行家们精确谋划出来的。

    不出国际银行家们所料,97年的银行危机的确极大地震撼了美国社会。人们对信托投资公司的愤怒,对银行倒闭的恐慌,与对华尔街金融寡头势力的戒惧搀和在一起,一股反对一切金融垄断的强大民意潮流席卷全国。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伍德罗.威尔逊就是一位著名的反对金融垄断的活跃分子。纽约国家城市银行(atioaitybaofeyor)的总裁范德里普(fravaderlip)曾这样说道:“我写信邀请普林斯顿的伍德罗.威尔逊参加一个晚宴并发表演讲。为了让他知道这是一次重要的机会,我提到了参议员奥利奇(ldrh)也要到场并发表演讲。我的朋友威尔逊博士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拒绝和奥利奇参议员同台发表演说。”[注:3.]

    参议员奥利奇当时权倾朝野,4年的国会生涯,其中3年为参议员,又是权力极大的参议院金融委员会的主席,身为小约翰.洛克菲勒的岳父,与华尔街银行界过从甚密。98年,他提议在紧急情况下,银行可以发行货币,并以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债券和铁路债券作抵押。天下竟有如此好事,风险由政府和人民扛着,好处全是银行家得,让人不得不佩服华尔街的手段。该法案被称为“紧急货币法案”(emergeurreyt),这个法案成为5年以后的美联储法案的立法基础。他被社会认为是华尔街的代言人。

    伍德罗.威尔逊879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后进入弗吉尼亚大学深造法律,于88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92年就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学究气十足的伍德罗.威尔逊一贯高调反对金融垄断,自然不肯与金融寡头的代言人亲近。学术上的精深造诣和理想主义的情怀并不能弥补他极度缺乏金融行业的知识,对华尔街银行家们的赚钱技巧更是一窍不通。

    银行家们正是看中了威尔逊的单纯而容易被利用的特点,又是社会公认的反金融垄断的著名活动家,形象清新可人,真是一块难得的璞玉。银行家们准备在他身上投下重金,悉心“雕琢”,以备大用。

    正好,纽约国家城市银行的董事克里夫兰.道奇leveladdodge)是威尔逊在普林斯顿的大学同学,92年威尔逊能够顺利当上普林斯顿的校长就是财大气粗的道奇鼎力相助的结果。有了这一层不浅的关系,道奇在银行家们的策划下开始在华尔街放风说威尔逊是一块当总统的料。

    一个上任才几年的校长突然被人捧为是总统的料,一阵窃喜也是人之常情。当然被捧红总是要付代价的,威尔逊开始背地里和华尔街黏糊起来。果然,威尔逊很快在华尔街大佬们的扶持下,于9年当选新泽西州的州长。

    公开的场合下,威尔逊仍然义正词严地抨击华尔街金融垄断,私下里也明白他的地位和政治前途完全要依赖银行家的势力。银行家们对威尔逊的抨击出奇地容忍和克制,双方保持了一种微妙而不可言传的默契。

    正当威尔逊声誉日隆的时候,银行家正紧锣密鼓地为他筹措竞选总统的经费。道奇在纽约百老汇大道42号设立了为威尔逊筹款的办公室,并建立了银行账户,道奇捐上第一张美元的支票。很快,道奇通过直邮的方式,迅速在银行家的***里征集到了大笔经费,其中三分之二的经费来源于7个华尔街银行家。[注:3.7]

    威尔逊在获得总统竞选提名后,难耐激动的心情,他在给道奇的信中说“真是无法想象我的高兴”。自此,威尔逊已经完全扑进了银行家的怀抱。作为民主党候选人的威尔逊寄托着民主党的莫大希望,失去总统宝座多年的民主党对权力的饥渴和威尔逊一样强烈。

    威尔逊挑战的是现任总统塔夫特,与当时在全国范围内还名不见经传的威尔逊相比,塔夫特拥有很大的优势。正当踌躇满志准备着就任第二届总统的塔夫特表示不准备对奥利奇法案开绿灯时,一件前所未见的怪事发生了,塔夫特的前任总统老罗斯福突然横刀杀出,居然又要参加总统竞选,对于老罗斯福自己挑选的接班人和同是共和党的塔夫特而言,真是天大的噩耗。当年老罗斯福迫使北方证券解体而名声大噪,享有反垄断决不手软的胜誉,他的突然出现将会严重侵蚀塔夫特的选票。

    事实上,三个竞选人背后全都是银行家在,只不过在三个人中间暗地偏向最具可控制性的威尔逊罢了。在华尔街的安排下,老罗斯福果然“不小心”重创塔夫特,使得威尔逊顺利当选。这一幕和992年老布什被佩里抢走大量选票而意外地败于新手克林顿有异曲同工之妙.

    b计划

    银行巨头们在哲基尔(jeyll)岛的策划十分机密,出于严谨的职业本能,他们准备了两份计划。第一份就是由奥利奇(elsoldrh)参议员主持的计划,负责佯攻,以便吸引反对派的火力,共和党是奥利奇计划的者。另一份被称为“b计划”的方案才是真正的主攻方向,这就是后来的美联储法案,民主党是主要推动力量。其实这两份计划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措辞有所不同而已。

    总统大选也是围绕这个核心目标而展开的。奥利奇参议员和华尔街的关系是尽人皆知的事,在当时全国普遍强烈的**尔街的氛围中,他所提出的金融改革法案必然失败。而远离权力中心已有多年的民主党,一直扮演着强烈批评金融垄断的角色,再加上形象清新的威尔逊,这一切使得民主党所的美联储法案有着更大的机会被接受。97年的危机设计巧妙地达成了金融体制必须改革的两党共识,“顺应”了民意,此时银行家们牺牲共和党,而成全民主党就成为逻辑上的必然。

    为了进一步迷惑公众,银行家们使出了让实际上是同一内容,不同版本的两派互相攻击的高招。奥利奇参议员率先发难,他严词厉色地指责民主党的提案对银行怀有敌意,而且不利于政府。他宣称一切背离金本位的法定货币政策都是对银行家的严重挑战。国家(atio)杂志在93年月23日指出:“奥利奇先生所反对的没有黄金支撑的政府法定货币,恰恰是他自己在98年所提出的法案(紧急货币法案)所要做的事。他还应该知道,政府事实上与货币发行毫无关系,(讨论中的法案规定)联邦储备委员会全权控制货币发行。”

    民主党对奥利奇提案的指责同样令人大开眼界,他们声称奥利奇维护的是华尔街银行家的利益和金融垄断地位,而民主党所提出的美联储提案旨在打破这种垄断,建立起一套地区分立、总统任命,国会审核,银行家提供专家意见的相互制约,分权分立的完美的中央银行系统。不揞金融事务的威尔逊诚心实意地相信了这个方案打破了华尔街银行家们对金融的垄断。

    正是由于奥利奇和范德里普以及华尔街不遗余力地反对和指责,反而使得民主党的美联储法案赢得了民众的好感,银行家们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发挥到了令人拍案称绝的程度。

    7.美联储法案过关,银行家美梦成真

    威尔逊当选总统的同时,b计划正式启动。93年月2日,即威尔逊入主白宫仅三个月,由弗吉尼亚的众议员银行家格拉斯arterglass)在众院正式抛出了b计划:格拉斯提案(theglassbill),他刻意避免了中央银行等过于刺激的用词,代之以美联储。9月8日,该提案在多数众议员不知就里的情况下以287对85票获得通过。

    该提案被转送到参议院后变成格拉斯欧文提案(glassoebill),参议员欧文也是一位银行家。参院的提案于2月9日获得通过。此时,两份提案中尚有4多处分歧有待解决,按照两院的惯例,圣诞节前的一周之内不会通过重要法案,按照当时两院提案的差距估算,在正常情况下,只能等到第二年再讨论了,所以许多重要的反对该法案的议员纷纷离开华盛顿回家过节去了。

    此时,在国会山设有一个临时办公室,战地直接指挥的保罗.沃伯格瞧准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时机,发动了一场闪电战。在他的办公室里,每隔一个小时就有一批议员赶到商讨下一步的计划。2月2日星期六的晚上,参众两院召开联席会议继续商讨重要分歧。此时,国会弥漫着一种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在圣诞节前通过美联储法案的气氛。白宫甚至在2月7日宣布已经开始考虑第一届美联储董事成员名单。但是直到2日深夜,重要的分歧一个也未能解决。看起来,要在2月22日星期一通过美联储法案已经不太可能了。

    在银行家们的催逼之下,联席会议决定2日星期天全天继续开会,不解决问题决不休会。

    到2日深夜,参众两院在若干重要问题上仍然没有达成一致。这些分歧包括:美联储地区银行的数量;如何确保储备金;黄金储备的比例;国内国际贸易中的货币结算问题;准备金更改提案;美联储发行的货币能否成为商业银行的储备金;政府债券作为联储货币发行抵押品的比例;通货膨胀问题等。[3.8]

    在经过2日紧张的一天之后,22日星期一纽约时报头版登出“货币提案今天可能成为法律”的重要新闻,这篇文章热情洋溢地称赞国会的效率,“以这种几乎是前所未有的速度,联席会议修正了两院提案的差异,在今天早晨全部完工。”这篇文章提到的时间段大约是星期一的凌晨一点半到四点。一个即将影响每一个美国人的每一天生活的重要法案就是在这样一种仓促和压力之下进行的,绝大多数议员根本没有来得及仔细阅读修改之处,更别提提出修正案了。

    22日凌晨4点3分,最后文件被送交打印。

    7点整,最后较稿。

    下午2点,打印好的文件放在了议员的办公桌上,并通知下午4点开会。

    下午4点,会议开始。

    点整,最后联席会议报告提交,此时大多数议员已经去吃晚饭了,会场上议员寥寥无几。

    晚7点3分,格拉斯开始2分钟演讲,然后进入辩论阶段。

    晚点开始表决,最后以298对通过众院。

    23日,圣诞节前两天,参院表决以43对25票(27人缺席)通过了美联储法案。威尔逊总统为报华尔街的知遇之恩,在参院通过美联储法案仅一小时,就正式签署了该法案。

    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顿时一片欢腾。

    银行家们对这个法案却好评如潮,美利坚国家银行(meraatioalba)的

    总裁奥里弗(oliversads)热情洋溢地说:

    “这个货币法案的通过将对整个国家带来有益的影响,它的运作将帮助商业活动。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普遍繁荣时代的开始。”

    美联储的始作俑者奥利奇参议员在94年7月《独立》杂志对他的采访中透露:

    “在这个法案(美联储法案)之前,纽约的银行家只能控制纽约地区的资金。现在,他们可以主宰整个国家的银行储备金。”

    对美联储法案持坚决反对意见的议员林德伯格(lidbergh)在这一天对众议院发表演讲:

    “这个法案(美联储法案)授权了地球上最大的信用。当总统签署这个法案后,金钱权力这个看不见的政府将被合法化。人民在短期内不会知道这一点,但几年以后他们会看到这一切的。到时候,人民需要再次宣告《独立宣言》才能将自己从金钱权力之下解放出来。这个金钱权力将能够最终控制国会。如果我们的参议员和众议员不欺骗国会,华尔街是无法欺骗我们的。如果我们拥有一个人民的国会,人民将会有稳定(的生活)。国会最大的犯罪就是它的货币系统法案(美联储法案)。这个银行法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严重的立法犯罪。两党的头头和秘密会议再一次剥夺了人民从自己的政府得到益处的机会。”

    经过与美国政府一百多年的激烈较量,国际银行家终于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彻底控制了美国的国家货币发行权,英格兰银行的模式终于在美国被复制成功了。

    8.谁拥有美联储?

    许多年以来,究竟谁拥有美联储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美联储自己总是支吾其词。和英格兰银行一样,美联储对股东情况严守秘密。众议员赖特.帕特曼(rightpatma)担任众议院银行和货币委员会主席长达4年,在其中2年里,他不断地提案要求废除美联储,他也一直在试图发现究竟谁拥有美联储。

    这个秘密终于被发现了,《美联储的秘密》一书的作者尤斯塔斯(eustemullis)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终于得到了2个美联储银行最初的企业营业执照(aizatiocertifates),上面清楚地记录了每个联储银行的股份构成。

    美联储纽约银行是美联储系统的实际控制者,它在94年5月9日向货币审计署omptrollerofthurrey)报备的文件上记录着股份发行总数为2353股,其中:

    洛克菲勒和库恩雷波公司所控制下的纽约城市国家银行(atioaitybaofeyor),即花旗银行前身,拥有最多的股份,持有3股;

    jp摩根的第一国家银行(firstatioalba)拥有5股;

    当这两家公司在955年合并成花旗银行后,它拥有美联储纽约银行近四分之一的股份,它实际上决定着美联储主席的候选人,美国总统的任命只是一枚橡皮图章而已,而国会听证会更像一场走过场的表演。

    保罗.沃伯格的纽约国家商业银行(atioalbaoommeeofeyority)拥有2股;

    罗斯切尔德家族担任董事的汉诺威银行(haoverba)拥有2股;

    大通银行haseatioalba)拥有股;

    汉华银行hemalba)拥有股;

    这六家银行共持有4%的美联储纽约银行股份,到983年,他们总共拥有53%的股份。经过调整后,他们的持股比例是:花旗银行5%,大通曼哈顿4%,摩根信托(aguaratytrust)9%,汉诺威制造(maufturershaover)7%,汉华银行hemalba)8%。

    美联储纽约银行注册资本金为一亿四千三百万美元,上述这些银行究竟是否支付了这笔钱仍然是个谜。有些历史学家认为他们只付了一半现金,另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他们根本没出任何现金,而仅仅是用支票支付,而在他们自己所拥有的美联储的账户上只是几个数字的变动而已,美联储的运作其实就是“以纸张做抵押发行纸张”。难怪有的历史学家讥讽联邦储备银行系统既不是“联邦”,又没有“储备”,也不是银行。

    978年月5日,美国参议院政府事务委员会(govermetffairs)发布了美国主要公司的利益互锁问题的报告,该报告显示,上述银行在美国3家最主要公司里拥有47个董事位置,平均每个主要公司里有3.个董事位置属于银行家们。

    其中,花旗银行控制了97个董事席位;jp摩根公司控制了99个;汉华银行控制了9个;大通曼哈顿控制了89个;汉诺威制造控制了89个。

    94年9月3日,纽约时报在美联储出售股份的时候,公布了主要银行的股份构成:

    纽约城市国家银行发行了25股票,杰姆斯.斯蒂尔曼拥有47498股;jp摩根公司45;威廉.洛克菲勒股;约翰.洛克菲勒75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