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7章 先下手为强


    看着三人忠诚又不同程度地涨了几点,李义颇为感慨,果然还是实力最能感化别人。

    “小的领旨!”

    张居翰再次拿着李义的信物,匆匆往殿外而去。

    其实这个差事最适合宫宝田去做,但他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只能让一个小太监继续东奔西走了。

    好在都是些调兵遣将的活儿,没有性命之忧。

    唉,自己手上好歹也有八九万人马了,却无大将,如果稍微有几个猛将,李义都敢直接朝禁军动手了。

    “皇上真乃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啊!”拿掉地图后,张让把托盘上的宵夜放到了榻几上,忍不住拍了记马屁。

    嗯,忠诚到80了。

    李义看了张让头上的忠诚,微微点头,但一看到坐他对面的邓绥,又是眉头一皱。

    忠诚55,还差5点才能及格。

    自己要怎样把历史上的“皇后之冠”,邓大美女给招揽过来。

    虽然他们名义上是夫妻关系,可毕竟不是一个阵营的人,她的父亲邓禹这关首先就不好过。

    想那镇东将军刘秀是甘于久居人下的人吗,一旦天下有变,对方肯定会跟其他所有群雄一样,一争天下。

    “就你会说话,这碗是什么汤?”一时想不好招揽邓绥的办法,李义问起一碗刚上来的色泽百里带着金黄,香味浓郁的浓汤名字。

    “陛下,这碗汤臣妾知道,是那易牙庖长秘制的金玉羹。”邓绥抢先回道。

    易牙?后世春秋时期的易牙?

    历史上他是齐桓公宠幸的近臣,用为雍人。

    他是第一个运用调和之事操作烹饪的庖厨,好调味,很善于做菜。

    而他最着名的事迹莫过于“易牙烹子”,为了讨好齐桓公,居然把自己儿子杀了做成菜给后者吃。

    李义心中一动,这大周真的是人才济济,连一个厨子也是历史上的名人。

    尝了一口所谓的“金玉羹”,当板栗的香甜,遇上山药的软糯,那恰到好处的味道,真的是只有吃过的人才知道。

    这位易牙庖长的手艺不错!

    “陛下,正所谓‘润秋燥,食清白’,这碗金玉羹是最适合这个季节喝了。”邓绥忍不住也喝了一口汤。

    不知不觉中,她今晚对李义说的话,比之前所有加起来的还多,她的心底浮起了一股异样情绪。

    皇上竟然能如此藏拙,以前的种种他是怎么隐忍下来的,又是怎么暗中培养势力的,对此,她十分好奇。

    喝着以前从来没喝过的金玉羹,吃着张让殷勤递过来的各种宵夜美食,身旁又有美人相伴,此时此景,当真是秀色可餐。

    心情放松后,李义放下了心中的担忧,就算没截到李莲英又如何,满朝文武不忠于他又如何,哪怕身死,自己也算是过了一回帝王瘾了。

    “这易牙的确是熬了一口好汤!对了,朕的御膳房里,除了易牙外,还有哪些人?”李义突发奇想问道。

    “回皇上,御膳房里除了易牙庖长外,还有伊尹庖长,太和公副庖长和刘娘子副庖长,以及其他庖人、领班、厨役等数百号人。”

    御膳房那么大,里面人也那么多,张让只能把他熟悉的几个重要人物报上名来。

    伊尹、刘娘子、太和公?

    好家伙,加上易牙,他们居然都是后世历史上的名厨。

    “陛下怎么突然问起御膳房来了?”邓绥好奇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