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9章 断袖

    还好春闱将近,她实在脱不开身,除了去将黛策的镯子当了几个钱用于买新书外,她几乎都没去岸上,只是日夜苦读。

    船上当然不只是她一个“客人”,黛争每日都能看到娘子们接待不同的男人,再次开眼为何二娘都说男人都是用□□的二两肉思考的。

    要是自己之后能帮到她们就好了。

    她不知道兰玖,哦不,应该叫兰萧,是多大的官,她要是能中进士要做多久才能到那个位置,不过应该恢复这些人的良籍是不难。

    燕朝刚刚实行科举,提拔寒门,就是为了制约士族,保不齐上头放榜的名额,寒门就占多数,所以她这次会试也有很占的优势。

    黛争在读书上有得天独道的天赋,她从小偷学黛策的书,接他上下学都是提前跑去听夫子墙角,到了周府后,周郎因不喜读书,书房的活也并不是个美差,黛争就主动请缨,在打扫书房的空隙间也能读上书。

    今朝科举制度还有些漏洞,他们不会让人脱了搜身,黛争本就当男孩糙养,束上束胸之后,只当是个过于羸弱的小郎君,被搜一下,心中虽有别扭也很快就消散了。

    会试的试题倒是跟兰玖提的点子有些相似,黛争下笔有神,出了考场也是精神满满。

    等到下个月放榜,榜下压肩叠背,黛争就跟撞进一团软垫里似的又被弹出,但从前方的战况来看,有人榜上有名真臂高呼,有人名落孙山唉声叹气,她好不容易挤进去,顺利地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她的心一瞬间直上云端,再也抑制不住的笑声从嘴角溢出,旁的人看到她如此,都问她:“看你这样,是考上了?恭喜恭喜啊。”

    黛争腼腆一笑,她也觉得十分不可思议,如梦似幻间,马鞭声骤然响起,她看到一匹高头大马从一旁踏过。

    马蹄带泥,溅到了不少人的衣裳上。

    马上的少年看似只有十六七岁,稚气未脱,俊俏的脸肆意地扫了一眼杏榜,甚至,黛争能够那人的目光在她的脸上略过,才不屑地挑眉道:“怎么什么样的娘炮都能中榜。”

    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人的身份,她心中对这类人有所抵触,低低地骂了一句:“自视甚高的臭纨绔。”

    不过这也仅仅是个插曲,不妨碍她这只云中雀鸟喜上眉梢,狠下心来买了两条鱼,准备回去给各位娘子做鱼吃。

    她的脚刚离了地,就听见后有脚步声越逼越近。

    “我还以为是什么清高的读书人,你看着一副肾虚样,下面那玩意能行吗?”

    黛争手一抖,差点把提着的鱼放生了。

    “哎呀!”

    黛争的声音脆生生的,见来人是那走马游街的纨绔,语气不觉带了些怒意。

    “你跟踪我?”

    若是个正常男人,说他那处不行,非得暴跳如雷不可,小郎君握了握手中的鞭子,又说:“你说了小爷我的坏话,我岂有饶过你的道理?”

    “那你耳力真好。”

    并且还很记仇。

    黛争打量着这人不菲的衣着,叹了一口气在长安,一个石头砸下去,十个有九个是贵人。

    她又想到兰玖,不想再得罪谁:“那你再骂我一句,咱们就扯平了。”

    “我骂你?我有这么无聊吗?”

    “可你就是一开始在骂我,你看我了,我看见了。”黛争实话实说道,码头风大,她说话时半张脸缩在衣领间,看着老实又温吞。

    对面的人竟真有几分楚楚可怜,他心想算了,何必跟一个身娇体弱的读书人过不去,“罢了,小爷我大人有大量,饶了你这一回,得了,你赶紧回家吧。”

    黛争嗯了一声,轻快地跳上了船。

    “我不是让你赶紧回家了吗?”

    “我家就住在这里,你莫要纠缠我了,快回去吧。“

    “喂,什么叫我纠缠你?我只是——”

    可黛争早就左拐右拐进了画舫,不听他说的了。

    幸好这小郎君看着唬人,最终也没跟上来。

    伴随着殿试逐步靠近,春风吹化了长安的冰雪,依旧是浑浑噩噩不见天日的读书之后,二娘忙完事,翻了两页黛争写的字,随口提了一句:“今年的花朝节我们几个可能又去不成了,争娘你要是得空,可否帮我们写几个彩笺挂在花树上?”

    “有何不可,我叨扰娘子们这么久,这点小事,无足挂齿。”黛争一边帮她们写愿望,一边问:“二娘我之前托你打听的事……”

    都说烟花之地最好探听消息,可……

    二娘摇了摇头,“你说的那什么周郎主,就跟人间蒸发了一样,你确定他是被带到长安了吗?不过我知道姓周的倒是有在朝中为官的,官还不小咧……你是找他有什么事?要投奔他吗?”

    黛争摇了摇头,她确实不确定周郎是不是被带到了长安,甚至她都怀疑是不是在半路上就被兰玖给解决了。

    律法森严也有森严的坏处,燕朝规买卖奴仆有一套自己的规则,卖身契,周府私印,缺一不可,这样才能去官府脱籍,周郎寻不到,她该怎么办呀。

    “只能再麻烦二娘帮我打听了。”

    花朝节那日就连水上都热闹不少,船娘们为了招揽客人各个打扮如花神。

    苦读好几日的黛争也跃跃欲试,她从未过过花朝节呢,更何况是长安的花朝节,她定要好好见见世面。

    等了夜里,她拿着娘子们的彩笺下了船。

    为了防止像上次那件事发生,她还特意买了一个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