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65章 即日起,全族最穷的家庭,都至少拥

    下午。

    那耶邓氏新祠堂门口。

    主席台上,整整齐齐的摆着一堆崭新的钞票。

    这些钱的面值不再是以前那些十元的大团结了,而是变成了百元大钞,这些百元大钞正是我国1988年5月10日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因为才刚流入市场不久,所以全都是那种让人不忍心花的新钱。

    由于钱的面值变大了,因此桌上的钱虽然有接近3000万元,但看起来比之前客运公司分红也多不了多少。

    等银行的运钞车离开后,族人们都开始议论纷纷。

    “怎么这些钱看着跟以前的不一样啊?”

    “当然不一样了,这不是以前的大团结了,而是国家新推出的100元,我在县城的时候见到过。”

    “国家推出了新的100元?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啊,我怎么不知道?”

    “这又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人都知道了啊!”

    “有了这100元面值,以后用钱的时候就方便多了,就算一两万块钱,也可以随随便便的往裤兜里放了。”

    “……”

    在族人们的议论声中,邓世荣站起来道:“现在我宣布,食品公司的分红正式开始,接下来念到名字的族人,就上台领钱。”

    那耶邓氏搞分红,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早就有了一套成熟的方案。

    此时,有好几个族人在负责数钱,每数出十张百元大钞,就会用其中一张百元大钞把其余九张打横夹起来,这样一迭就是一千,每股分红两千块钱,那就是两迭,非常的简单明了。

    然后有族人拿出记录着股份的本子,开始念名字:

    “邓昌保,12股,24000元。”

    “邓昌森,14股,28000元。”

    “邓允星,15股,30000元。”

    “……”

    念到名字的族人们一个个上去领钱,基本没有低于两万块钱的,那一迭迭百元大钞入手,族人们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名单越往后,族人们的股份越多,拿到的钱自然也就越多。

    现场的气氛,也是越来越火热。

    “邓允强,120股,24万元。”

    “邓昌玉,120股,24万元。”

    “邓允贵,130股,26万元。”

    当名单念到族里经济实力排名靠前的族人时,那高额的收入让那些普通族人也是羡慕不已。

    其中最让族人们感慨的是食品公司的总经理邓昌玉,他此前在族里可以说是平平无奇的一个人,但在族头牵头集资成立食品公司的时候,他不仅被族头直接提拔为食品公司的总经理,还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入了足足120股,直接比肩族里那些经济条件比较靠前的族人,可谓是一鸣惊人。

    如今,食品公司第一次分红,就让他赚得盆满钵满,真的是羡煞旁人。

    人群中,卢桂英目送丈夫邓昌玉上去领钱,脸上的笑容是怎么掩饰也掩饰不住。

    自家能够占据如此多的股份,九公的提醒与支持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还有就是她的那些娘家兄弟也够意思,不仅把家底都掏出来支持她家,还帮他们夫妇去银行贷款,这才拿下了这么多的股份。

    现在拿到这分红,她家也算是直接暴富了。

    卢桂英默默盘算着,等拿钱去还娘家兄弟的时候,要给这些兄弟送上什么样的谢礼才好呢?

    很快,分红就接近尾声了。

    “邓昌雄,260股,52万元。”

    “邓昌宝,280股,56万元。”

    这两位是那耶邓氏中经济实力仅次于族头的存在,这次分红都拿到了五十多万,遥遥领先于其他族人。

    到最后,负责念名字的族人高声道:“族头,2000股,400万元。”

    这话一出,全场都欢呼起来。

    要是别的族人拿到高额分红,或许会有其他族人羡慕嫉妒,唯独邓世荣这个族头拿到这么高的分红,没有一个族人会嫉妒,都是真心实意的替他高兴。

    毕竟,没有族头,在场的族人大部分都还穷得叮当响,一个月都舍不得吃上一次肉的那种。

    而如今,哪怕是全族最穷的家庭,都至少拥有好几个达不溜的身家,这巨大的变化,全是族头带来的,只要不是那种狼心狗肺的人,谁不感激族头?

    所以,不管族头能分到多少钱,他们都只有高兴,绝对不会有嫉妒。

    邓世荣把钱收进麻袋里,然后看向底下的一众族人,说道:“各位族人,村里那条路的路基目前已经弄得差不多了,路占用了不少族人的田地以及宅基地,甚至还有十几户人家的房子都包含在其中。

    现在我打算把这条村路从泥路弄成水泥路,然后在路的两边以及中间再种上漂亮的风景树。

    如果再算上给予那些族人的田地、宅基地和房子的补偿,预计要220万左右。

    这笔钱,除了10块钱的人口钱以外,剩下的大家就自愿捐款吧!”

    邓昌玉闻言,第一个响应道:“九公,我捐20000块,给大家抛砖引玉。”

    这次食品公司的分红,除去之前投入的钱,还赚了足足12万。

    而且他身为食品公司的总经理,自然清楚方便面厂现在的利润有多惊人,只要不出什么意外,以后的分红肯定会越来越多,他是注定不会再缺钱了。

    因此,对于族里的公共建设,九公既然有想法,他自然要大力支持。

    邓允强在食品公司的股份,跟邓昌玉是一样多的,在客运公司的股份还超过邓昌玉,如今邓昌玉出手就是20000元,他自然也不甘示弱,便也跟着开口道:“九公,我也捐20000块钱。”

    邓允贵笑着说道:“我捐30000块钱。”

    这一波赚了二十几万的邓昌雄也不小气,直接道:“我捐50000块钱。”

    赚得仅次于族头的邓昌宝笑道:“那我就捐60000块钱吧!”

    有他们带头冲锋,手头上比任何时候都宽裕的族人,出手也都相当的大方。

    不到十分钟,捐款的总数就突破了180万,看得邓世荣满意不已。

    族里有事的时候,族人们的捐款积极性,是跟全族人的凝聚力密切有关的,捐款表现得越积极,这凝聚力自然越高。如果都害怕掏钱,生怕自己吃了亏,那这样的族群自然没有什么凝聚力可言。

    如今族人们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那耶邓氏的凝聚力,已经非常强大了。

    随即,邓世荣便大手一挥,说道:“行了,剩下的我负责兜底,等过完年了,咱们就开始修路,还有村河也要开挖了,等把路修好河挖好,再集资修建别墅群。”

    邓允贵道:“九叔,这铺水泥路的话,肯定要用到沙石,反正现在距离过年还有十多天呢,大家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就先弄一部分沙石,等过完年了咱们再接着弄,免得干等着浪费时间。”

    其他族人闻言也纷纷附和,干活的积极性很高。

    邓世荣见状,便点头道:“行,那明天一直到年廿八,闲着没事的就去挖沙或搬运碎石,等过完年再接着干。”

    众族人纷纷答应下来,至此这场分红大会就算是结束了。

    接下来族人们把刚刚报名捐款的数目上交给负责收钱记账的族人后,就各自拿着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人民币,和家人以及同村的叔伯兄弟一起开开心心的回家。

    这些钱,有一部分要拿来还亲戚朋友以及银行贷款,剩下的钱有些家庭喜欢藏现金,有些家庭想要存银行,这个邓世荣是任由他们自己处理的。

    现在分红之所以要分现金,倒不是为了装逼,主要是这个年代不像后世,可以直接把钱打到卡里,简单方便。

    这个年代大家用的都是存折,想要把钱打进存折里面,是要拿存折去银行办理才行。

    除了拿存折到银行办理,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办理汇款。

    这个年代的汇款一般是通过邮局来办理,分为电报汇款和普通汇款这两种。

    普通汇款,简称普汇,是指邮政部门以信件方式邮寄汇票,将汇款人交汇的汇款兑付给指定收款人的汇款方式。

    电报汇款,简称电汇,就是收汇局拍发电报给兑付局,由兑付局凭以开发电报汇票,并用电报汇款通知请收款人来局领取汇款的方式。电报汇款的速度比普通汇款要快,但用户使用此业务时,需加付电报费,如有附言(一般字数有限制)还需另付附言费。

    之所以这么麻烦,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个年代的电脑还没有普及,银行各支行还没有联网,只能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办理汇款业务,等再过几年银行实现联网了,才不用这么麻烦。

    所以,这个年代如果谁家的孩子在广东打工,那父母就经常会收到广东寄回来的汇款单。

    这两种汇款方式都极为麻烦,根本就不适合用来分红。

    因此,族里的分红才会采用现金分红,只要让银行运钞车帮忙把钱运回去,那就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

    至于分到族人的手里后,这些钱肯定也是安全的。

    毕竟这个年代乱归乱,但在博白县的农村,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主要是农村跟城市不同,城市龙蛇混杂,在自家门口看到陌生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在农村,一个村都是同一个祖宗的,出现一个陌生人就如黑夜里的萤火虫一样亮眼。

    最重要的是,这个年代还没禁枪,村里的土枪土炮还是有的,还有村里的民兵虽然解散了,但该有的战斗力还是有的,寻常几个人想进村抢劫,欺负一些不团结的村或许可以,但一旦碰到团结的村时,那绝对是要完蛋的。

    而以那耶邓氏如今的凝聚力,等闲几个抢劫犯进村抢劫,那完全是找死。

    ……

    邓昌玉和老婆一起提着22万现金回到了家。

    让老婆把现金藏好后,邓昌玉便说道:“老婆,明天我陪你一起回娘家还钱吧,去年多亏你娘家的兄弟帮忙借了不少钱,要不然我们哪有现在的收获啊!”

    卢桂英道:“老公,咱们这个人情欠得有点大,我觉得应该给我那些兄嫂们送点什么礼,你觉得呢?”

    邓昌玉连连点头道:“这是应该的,要送什么礼你有想法了没有?”

    卢桂英道:“我想给我四个嫂子一人打个金手镯,再给我四个哥哥一人送块手表,你觉得怎么样?”

    邓昌玉大手一挥道:“再替你爸妈也准备一份。”

    卢桂英笑道:“行,那就这么定了,先把礼品准备好了,再拿钱去还。”

    邓昌玉点头道:“嗯,我明天就回县城办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