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66章 不周山?

    相传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但不周山终年寒冷,长年飘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达。

    星哲以前上课的时候,既不想好好听课,又不想被老师批评,于是他就选择了看各种各样的书,特别是四大名著和神话故事,这种书不仅有意思,而且就算被老师现了,也不至于被没收。

    在星哲看过的神话故事中,不周山是一座神话中才存在的山,是不完整的、灾难的地方。

    星哲复活一个叫做《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讲的就是不周山为什么是不完整的,为什么会象征着灾难。

    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什么氏星哲也不清楚了,住在一个叫做帝丘的地方。

    这个皇帝的孙子颛顼不仅聪明敏慧,而且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总之就像各种龙傲天小说中一样,各种牛逼,你不服都不行。

    颛顼统治的地盘也大了,总之就是东南西北一大片,到处都是他统治的地城。书上说,倾项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

    不过这个颛顼毕竟不是主角,不能够掩盖住主角的光环BuFF,所以作者就安排他办过不合情理的事情。

    这个被作者打压的配角定下了一条规定:规定妇女在路上和男子相遇,必须避让一旁;如果不这样做,就被拉到十字路口打一顿。

    打女人星哲是很不赞同的,如果那个时候有网络的话,拍个小视频上传到网络上,估计这个颛顼立刻就火了。

    这条法律说明了在颛顼那个时期,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男子成了氏族中的主导力量,妇女的地位已经低于男子,父系氏族社会过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上的权威已经确立。

    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传说他是人蛇身,长着满头的赤,他的坐骑是两条龙。总之就是和普通人不一样,十足的杀马特。

    杀马特一般都和正常人不和,这个共工自然也不例外,所以这就注定了他和共工之间必有一战。

    共工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的部落在现在今天的河南北部。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

    那个时候,人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水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共工是神农氏以后,又一个为展农业生产做出过贡献的人。

    就像袁隆平一样,专攻农业研究,造福人类,让所有的百姓都能够吃得饱,吃饱了喝足了,才有力气搞事情。

    共工有个儿子叫后土,对农业也很精通。他们为了展农业生产,把水利的事办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

    由于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共工氏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的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认为把下洼地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颛顼认为,在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自己,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

    这个正常人就是看不惯杀马特,有种你也唱一牙套妹啊,唱不出来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他以这样做会让上天怒为理由,反对共工氏实行他的计划。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论,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