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83章 正文

    大唐的军队在大将军于战和星哲的带领下,如同疯狂疾驰的猛虎,所向披靡,畅通无阻。在前往京都的路上,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他们。

    霓虹国的皇帝也发觉了大唐军队的意图,但是派去前线防守的士兵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办法调回来,他们能做的只能是双管齐下,拼一拼运气了。

    先不停地派出小队去骚扰大唐的军队,迫使大唐的军队不得不放慢了行军的速度,而与此同时,把排出去防御的士兵也立刻调了回来,企图趁着大唐的军队没有防备,出其不意地从背后突袭。

    现在霓虹国对上大唐的军队,基本上也能够算是鸡蛋碰石头了,这种情况下霓虹国要是想要取得胜利,硬碰硬绝对是下下策。

    他们能做的,只有智取,凭借他们对自己国家地形和天气的了解程度,靠着自己地头蛇的优势,尽可能多的获得一些小小的优势。

    然后把这些小小的优势聚集在一起,量产决定质变,成为一个足以和大唐军队势均力敌的大优势。

    而不论是大将军于战,还是星哲,都能够猜得到霓虹国的想法和企图。

    他们两个,一个是常年征战沙场的老兵,对于战场的掌控能力远不是一般人能够比得上。

    另一个是狡猾的不得了的小狐狸,肯蒙拐骗什么都会,对付敌人绝不心慈手软,没有人能够想到星哲下一秒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当然,星哲只是对敌人毫不留情,但是霓虹国的百姓并不是他们的敌人,星哲的敌人只有霓虹国军权的掌权者和政府。

    和大唐不同,霓虹国的政权和兵权是分开的,兵权不归政府管理,而是由幕府将军自己分配和管理。

    也正是因为如此,政府在幕府将军面前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分量,这个年代,谁手中的兵多,谁就说了算。

    所以虽然表面上霓虹国的皇帝是一国之君,能够决定国内大大小小的事务,但是事实上,即使是霓虹国的皇帝,在做出决定之前,都要经过幕府将军的默许。

    大将军于战和星哲率领着大唐的军队,已经将京都的主城团团围了起来,水泄不通,连只苍蝇都飞不出来,更何况是京都的探子。

    在京都派出的第三个探子被大唐的军队抓住之后,就再也没有探子出来了,有可能是霓虹国放弃了继续派探子去传递消息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霓虹国发现了其他的路,大唐军队不知道或者遗漏了的地方,还有可能是霓虹国的京都城内已经没有探子可以再派出来了,没有人愿意出来了。

    终于,霓虹国没有等到支援,在大将军于战和星哲的不停施压下,霓虹国的幕府将军和皇帝都出来投降了,霓虹国成为了大唐的附属国。

    米国派来攻打大唐的小国聚在一起也是一股非同寻常的量,足以和大唐拼个高下了。

    上战伐谋,下战伐兵,林霄和于归都是聪明人,他们是不会在这种胜率不是特别高的情况下去个敌人硬拼的。

    所以,林霄和于归讨论了一下,最终两个人都想到了一起去,挑拨离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