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14章 老虎发威

    王权宁话音刚落,先前还争论不休的整个朝堂,顿时就变得鸦雀无声起来,众大臣一个个皆是不可思议的看着王权宁,甚至有些人的嘴巴都张的老大,仿佛能放下自己的拳头般。

    周继武是何人?原驻守在贝州的守军将领,在贝州与王权宁相识,而后被王权宁调入京师长安,在于突厥一战中作为一支部队的先锋给予了突厥沉重的一击,其所表现出来的军事才能丝毫不比程咬金这些人差,只不过生不逢时,在他真正崛起时,天下已经逐渐平定了下来。

    也正因如此,他如今的爵位也是比程咬金这些人低了一大截,在突厥大战后被封了一个伯爵,不过他的年纪也是比程咬金这些人小很多,如今也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

    对于如此这般的人物,朝堂上的这些官员自然是不会放弃拉拢的,起先他们也在私底下找过周继武,希望将其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以此来增加自己或家族,或在朝堂的实力。

    但让这些官员感到无语的是,他们去了周继武的府门口,可是别人却是直接闭门不见,这还不是只有一人受到了这样的待遇,而是过去的全部人都受到了这般“优厚”待遇。

    这些官员吃了这个闭门羹,也是直接放弃了推举周继武到朔州守军将领的想法,甚至他们在心中还怀恨起周继武来,毕竟之前他们去别人府邸,尽管有很多人也是不和他们合作,但最起码也是好茶奉着、满脸笑容的招待着,可还从来没有一个人敢如周继武这般对待他们。

    可以说经过这件事后,他们不但不会推举周继武,甚至还在心中记恨上了他,将其拉入了黑名单,只待有机会将其直接打入深渊。

    可他们此刻脑海中终于是明白了那周继武为何敢将他们拒之门外了,原来是别人早已经“心有所属”了。

    其实这么说也没错,周继武一路从贝州到长安,再到后来的被封为伯爵,这几乎每一步都有王权宁的影子,都是王权宁在其身后安排的。

    如此这般恩情,周继武也是将其牢牢的记在心底,印在脑海深处,永生难忘。

    而若是只有王权宁单独的推举周继武,朝堂上的这些官员也不必如此惊慌,尽管王权宁在军中势大,但他们这些人也都不是软柿子,若是拼上全力也能在其手上坚持一二。

    真正让他们这些人惊慌的,是在王权宁提出推荐周继武后,在这个人选问题上一直没发表自己观点的皇帝李世民,终于是开口说话了,而且一说话便是石破天惊,让他们这些人惊慌失措。

    只见那坐在高台龙椅上、这朔州守军将领真正的决策人、大唐的最高权力者、皇帝李世民直接支持王权宁所提出来的想法,同意让周继武担任朔州守军将领。

    李世民的支持没有半分的含糊,更没有半分的犹豫。

    这一瞬间,近乎让之前在朝堂上争论不休的众官员生出一种挫败感。

    为何他们这些人之前在争论的那般激烈时,陛下一言不发,而如今王权宁刚一开口,陛下就直接同意了其观点,这让他们觉得自己同王权宁相比,在陛下心中完全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但其实他们自己也明白,真实的情况就是如此,先不说王权宁的身份地位,就单凭其在军中的影响力就远远不是他们这些人所能比的。

    而且不管他们这些臣子怎样的争论,也只是增加其能够成功的概率而已,那真正的决定权,还是在皇帝的手中。

    想到这些,朝堂上各官员们便也逐渐的释怀了。

    自此,周继武正式接替李靖的位置,职位为大唐北方军事重镇朔州的守军将领,手底下掌握着近三万的精锐部队。

    而这,也被众人视为王权宁第一次在朝堂上正式展露其威势。

    这也是这三年间所发生的第二件大事,而这最后一件大事,则关系到整个朝廷,整个大唐的国运。

    在吐谷浑国主慕容伏允派人给李世民写信请求相互通商交好后,李世民也给慕容伏允给予了回应,同意了慕容伏允的请求。

    但就在大唐朝廷众人都已经一切相安无事时,从吐谷浑方向上却是突然有骑兵过来骚扰大唐的边境鄯州等地,而且还不止一次,而是时不时的骚扰。

    对于这般情况李世民直接给慕容伏允写了封书信过去,斥责其不守信用、出尔反尔。

    但等来的慕容伏允的回信却是说他也不知道这支军队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自己的手下没有这支军队的存在,其甚至还在信里面大倒苦水,说他们也曾经被这伙无名军队给骚扰过,也是受害者。

    对于慕容伏允的这般说辞,整个大唐朝堂上是没有一个人相信,众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慕容伏允随意找的一个借口罢了,如今大唐朝堂上的这些人大数都是跟随李世民或是李渊一路征战夺取天下的,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傻子。

    慕容伏允的这般借口实在是太过儿戏了,一支军队每天的消耗量都是极大的,那突然出现的军队就算是经常在大唐边境骚扰,但大多时候都是无功而返至,只有极少次数能够抢到一些东西的。

    而仅凭着抢到的这些东西,是绝对不可能养活这支军队,哪怕就是抢到的东西再加上一倍,那也依旧无法供应起军队的开支。

    但事实就是这支军地已经在边境出现了半年还有余,而且每次出现是这些士兵一个个都是生龙活虎的模样,没有丝毫因为缺少食物而出现的面色蜡黄感。

    很明显,在这支军队背后,一定是有人在为他们不断的提供粮草,而在这周围只有两方势力能供养的起这么大军队的开销,除了大唐那也就只剩下吐谷浑了。

    总不能说是大唐自己派兵攻打自己吧。

    而且,对方不仅说这支突然出现的军队与自己无关,还重新提出了想要自己的儿子迎娶一个大唐的公主,甚至说若是大唐愿意将自己的公主嫁过去,那吐谷浑可以派兵将那支军队给驱赶走。

    就这样,在经过朝堂上商议后,李世民重新写信再次斥责对方的同时,也同意的将一位公主嫁过去。

    这位公主自然不可能是李世民自己的女儿,而是在宗室里面挑选出一名适龄的女子,然后李世民册封他为公主,将其嫁给慕容伏允的儿子慕容顺光。

    毕竟将一名公主嫁给邻国以换取短暂的和平这件事也是经常发生的,而且只花费一人便能换取整个国家好几年甚至十几年,乃至更久的发展时间,这本就是一件极为划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