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60章 晋王城府

    整场宴席就在这么一阵阵献礼的高潮声中渐渐到了尾声,而周围那些前来祝贺的下属国以及邻国之间,也是更加清楚的看到了大唐王朝的实力,以及这位声名远播的中山王在大唐内部拥有的真正权势以及影响力。

    自此,周围的一些邻国对于这个新成立并崛起的大唐王朝在没有了任何的轻视之心,并在内心深处对其敬畏着,处处小心对待着。

    整个寿辰,就在这么一片片热闹、欢笑声中结束,群臣开始退场,而周围别国前来的那些使臣,也是逐渐开始离去。

    他们这些人或是匆匆返回,将自己这趟行程的所见所闻急忙进行汇报,或是直接在长安城继续游玩,体验这座城市的繁华和热闹。

    当然,还有的人并不仅仅是只局限于一城一池,而是干脆就直接在整个大唐境内开始逛游了起来,东都洛阳、龙兴之地太原等等这些地方,皆是出现了这些人的身影。

    ......

    大唐都城长安,魏王府。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连连求饶,近乎都要将整个身体弯曲成直角形状的莱国公杜构,李泰心中也是闪过五味杂陈。

    在皇帝宴席刚一结束,李泰便直接返回府邸,急忙招来了莱国公杜构前来问话。

    说是问话,其实并不准确,应该说是呵斥,极为严厉,甚至是从来没有过的呵斥。

    李泰心中有太多的怨气无处发泄,而这个对象,无疑之中自然就变成了杜构。

    李泰不明白为何杜构刚给自己提出整理境内山川河流成括地志的想法,那些中山王王权宁就直接将整本书都给编修好了,他更加的不明白中山王所拿出的东西为何与他们所商量出的东西简直一摸一样,没有任何的差别。

    甚至哪怕是自己集整个魏王府之力,都难以将那《括地志》给编撰的那般完美。

    这些疑问都深深的在李泰心中翻涌,不断闪烁在其脑海。

    看着面前这般模样的杜构,李泰心中的怨气也随之逐渐开始消散,对方在怎么说也是贵为国公,能做到这般谦卑实属也不易,尽管自己贵为皇子,但杜家的势力也是十分庞大,算是支持自己的中坚力量,在这般关键时刻,也并不能太过于将双方的关系弄僵。

    而且李泰自己也明白,面前的杜构没有出卖自己的理由,而且哪怕就算真实出卖自己,也没有必要在对方刚拿出括地志之前,而提出自己的这般意见,这般手段,实在是太过于愚蠢了一些。

    “行了,这件事与你无关,想来也就只是巧合罢了。”李泰说道,“但本王心中却是有一个疑问,这般,是不是太过于巧合了一些?”

    其身前,杜构在听到李泰前半段话时,心中不禁喜上心头,那颗忐忑不安的心也即将就要平稳落下,但还没结束,李泰话音继续传来,心中顿时闪过无比的紧张,整个人的额头都是冷汗直冒。

    “殿下,臣实在是不知道为何中山王爷为何会编出那一本括地志,而且当时在确定这个名字时,也是大家一同商量的,臣绝不敢、也绝不会有任何对不起殿下的想法。”杜构连忙道,整个人的声音中甚至都夹杂着丝丝的颤音。

    现场一片寂静,没有任何人敢发出任何的声音,杜构身下,一滴滴汗珠不断滴落,在那结实地面上发出清脆声响。

    “行了,本王知道了,莱国公辛苦,先退下吧。”李泰沉默良久,终是道。

    “多谢殿下,臣告退!”

    空无一人的房间内,李泰眼中闪过无尽幽光,如同两条身处在暗夜中的毒蛇,不知在思量着什么。

    ......

    次日早朝,本因只是十分寻常的一次早朝,却是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而变得极为热闹了起来,群臣们一个接着一个的纷纷上奏贺表,笑容满面,祝贺声再次响彻整个太极殿。

    “陛下英明神武,文治武功皆盖世,可谓是比肩秦皇汉武。”一名大臣神情激昂的说道。

    “陛下率大军平定群雄,内扫除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外向西打败突厥,一举扫除北方巨患,向西更是开疆拓土,击败吐谷浑,此乃历来帝王未有之功绩。”又一名大臣满身颤抖,激动的继续道:

    “臣叩请陛下,泰山封禅,以告慰上苍。”

    大臣话音刚落,整个太极殿上,近乎所有大臣皆跪了下来,纷纷高呼响应着至于还仅剩下的那几人,看了看周围的这些人群,也是急忙跪了下来响应,行动间近乎没有丝毫的犹豫。

    其实像如此这般整个近乎整个朝堂都达成一致来请求皇帝做某件事,在历朝历代也并不是没有出现过,但那种情况一般都是改朝换代、群臣逼位时才有。

    但如今却是不一样。

    此刻的这些大臣,有很多其实心中本身就已经有了这个想法,只不过没有表示出来而已,但随着今天有人出头请求,这些人心中的想法立马就蹦了出来,纷纷跟上响应,如此,这才造成了这般盛况。

    泰山封禅,自古以就是身为皇帝最高的荣耀,对于这般,身为皇帝的李世民自然也是心中神往,但每当其内心生出这般想法后,他都会告诫自己,身为皇帝所做的功绩还不够,自己还可以更好,还可以做出更多的丰功伟绩出来。

    也因此,李世民心中也是极力压制着内心中的这般想法,一直到此刻,随着大臣们的集体上奏,终于是如雨后春笋般,再也无法压制。

    “既如此,那朕就......准奏!”李世民声音洪亮,充满威严的话语间夹杂着丝丝的激动。那双波澜不惊的面容上也是闪过异样之色。

    “恭贺陛下,祝贺陛下。”群臣的声音响起祝贺道。

    其实他们这些人也并不是没有私心,首先自己能辅佐一代帝王泰山封禅,那在今后的史书上也一定能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其次皇帝经过了这件事,也一定会对他们这些臣下进行一定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