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82章 海东三国

    大殿内,李世民、王权宁对立而坐,在二人中间的那张长桌上,一张宽大地图整齐摆放。

    殿内寂静无声,二人之间谁都没开口说话,仿佛都在思索着、在神游着,良久,谈话声终于是响了起来。

    “准备多久了?”皇帝李世民缓缓开口。

    “已经很久了。”

    “这么说是已经有十足的信心了?”

    “差不多吧,八九不离十。”王权宁犹豫着说道:“但还需要一个理由。”

    “嗯,朕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既如此,那臣弟先行告退了。”王权宁说着,行礼退出了大殿。

    二人之间的这次谈话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甚至在外人看来都有点在听天书般的感觉,但实际上二人却是将想要说的事情都已经说清楚了。

    王权宁既然能拿出这张恶地图,就代表着其已经对高句丽有过很长时间的了解和研究了,可谓是将前提的情报工作都已经做完,而接下来的也就只是大军出征了。

    正好,作为皇帝的李世民心中也是有这方面的想法,毕竟这可是让前隋朝折戟沉沙之地,若是在李世民这里将高句丽给顺利攻下来,那不就是更加的证明如今的唐朝是远远强于隋朝的吗?

    此时此刻,王权宁的这张地图,正好是将隐藏在皇帝李世民内心中的想法给完全勾了出来。

    但不管干什么所需要的都是一个师出有名,王权宁在大殿内也是说的很明白了,如今所缺少的就是一个出兵的理由。

    想到这,李世民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一抹古怪之色。

    在此刻房间靠里侧的书房内,众多堆积如小山般的奏折之中,其中就有着一封极为特殊的奏折。

    这是一封求援的奏折,来自新罗。

    ......

    新罗位于如今的朝鲜半岛东南边的位置上,而在新罗的西边,则是一个名叫百济的国家,新罗和百济,占领了整个朝鲜半岛的最南边位置,二者合起来大致相当于如今韩国的大小。

    在新罗和百济这两个国家的北边,就是高句丽,这个面积远比如今朝鲜的面积大,大致还包括了如今中国境内靠近鸭绿江的大块区域。

    在整个朝鲜半岛上,高句丽、百济、新罗这三个国家之间相互征伐、对峙,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被中原王朝称之为“海东三国”。

    在隋朝时期,这所谓的海东三国就都向隋朝称臣,皆是臣服,但其中由于高句丽的国土面积最为庞大,实力也是最为强大,而且高句丽本身还与隋朝接壤,时不时的高句丽与当时的隋朝之间就会出现一些摩擦。

    至于新罗和百济,除了相互之间接壤外,就只与北面的高句丽有接触,至于另外的几个方向,则都是茫茫大海。

    由于当时的隋朝还是处于文帝时期,国力强盛,高句丽不敢与其正面碰撞,只得避其锋芒,每每双方之间发生冲突时,高句丽都是急忙赔礼道歉,主动的请罪和解。

    但随着隋文帝去世,隋朝进入到了炀帝时期,国力也在日益的衰弱,这时的高句丽再次和隋朝之间起了冲突,而且高句丽还在暗中勾结当时的突厥以此来对抗隋朝。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导致了当时的隋炀帝对高句丽这个国家极为的厌恶,也才有了后面的三征高句丽。

    但恐怕谁也没有想到,隋朝三征高句丽最后灭亡的不是高句丽,而是隋朝自己本身,真可谓是时也命也。

    如今,高句丽依旧屹立在朝鲜半岛之上,而中原地区却早已是改朝换代,从之前的隋朝变成了现在的大唐朝。

    同样,在唐朝歼灭群雄,统一全国后,朝鲜半岛之上所谓的海东三国依旧是向唐朝俯首称了臣,一切就如同对当时的隋朝般毫无二样,唐朝与高句丽边界之间,也还是会偶尔有小摩擦发生。

    不过随着唐朝近来越发强盛,相继打败了周边各国,边境上与高句丽之间的小摩擦也是逐渐消失了,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反正事实上就是如今的高句丽不敢对大唐有任何的招惹。

    其实造成这般原因的除了与大唐之间的实力相差悬殊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高句丽内部正陷入了一场内乱。

    高句丽的权臣泉盖苏文策划杀死了国王高建武,并残暴清除了追随国王高建武的百余名大臣,实现了政权的转变,特立高建武的侄子高藏为新的国王。

    当然,这个国王只是名义上的国王,实际的最终掌权者还是泉盖苏文。

    这时的唐朝并没有丝毫干涉高句丽内政的想法,不管这个国王本身有没有权力,但还是按照之前的惯例对新国王高藏进行了册封。

    以这般残暴手段上台的泉盖苏文,整个高句丽国内反对他的声音自然是不小,尽管他控制了都城平壤,控制了新国王高藏,但这些反对的声音却依旧存在,甚至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基于这般原因,为了将国内如此巨大的矛盾转移,泉盖苏文便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这些矛盾转移,而转移矛盾最快、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动战争。

    周边的大唐肯定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的,首先就要将其排除掉,剩下的就是在百济和新罗当中选择一个,最终,泉盖苏文选择了实力最为弱小的新罗。

    同年,高句丽联合百济一起向新罗发起了进攻,由于实力的差距悬殊,还是二打一的局面,很快,新罗就丢失了城池四十余座。

    高句丽、百济、新罗都属于唐朝册封的属国,而现如今两个属国联合起来攻打另外的一个属国,这显然是唐朝所不能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