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章 原上马如龙 (4)

    烈日下,郑军两个方阵一动不动,楚军却在不停移动,只片刻工夫,楚军便排好了进攻阵型。前锋士卒手擎大盾,盾后是长矛兵,后面士卒扇列两侧,主将居中后方。这是锋矢阵。看旗号大约有五千人马。

    楚军阵列稳步前行,脚步隆隆,旗甲在烈日下光耀夺目。行出里许后,后面的楚军又开始排兵布阵,片刻便排出两万人马的鱼鳞大阵,紧随前阵跟进。陈封在台上看得清楚,楚军只有主将纛旗堕后,压阵的也只有五千人马。这是全力进攻,不留后手了。而郑军这两个防御方阵只有五千余人,能顶住楚军大军的进攻么?

    前队锋矢阵行至距郑军五十步开外便停住,随即漫天箭雨射来。郑军兵士矮身举盾,箭矢射中盾牌的“夺夺”之声此起彼伏,不时有箭射中郑军兵士,惨叫之声四起。但郑军却仍是纹丝不动,将领也并未下令弓弩手放箭回击。待楚军箭雨稍缓,便有人将受伤兵士抬到阵后救治,又有兵士立即补上空缺。箭雨停了,楚军后队鱼鳞阵也到了,锋矢阵又继续前进。只走了十余步,郑军方阵两翼的弓弩手开始放箭,羽箭破空之声“嗖嗖”,几乎连成一片。楚军前军脚步不停,只举盾防护。郑军箭雨虽不及楚军密集,但距离更近,楚军又在行进之中,防护不严,是以杀伤力更甚于楚军。楚军阵中不时有士卒倒下,但楚军阵型不乱,脚步不停,仍是稳步行进。

    双方只距二十步,郑军阵前的兵士已能看清楚军的胡须,楚军后方战鼓突然响起,楚军齐声大喊,一齐冲杀过来。脚步极快,阵型却仍是丝毫不乱。前军长矛挑翻郑军阵前的鹿砦,锋矢阵的尖锋便插进郑军两个方阵的缝隙处。但郑军两个方阵瞬间便融合了,插进去的楚军便如撞到大石,只见前方到处都是盾牌,盾牌后都是寒光闪闪的长矛。

    寒光闪动,热血飞扬,绞杀开始了。

    冲入方阵的楚军士卒越来越多,但每个人面对的都是漫无边际的盾牌,盾牌后还有闪着光的短刀,带着血的长矛偶露峥嵘。一个又一个士兵倒下去,一个又一个士兵冲上来,有楚兵,也有郑兵,两方兵卒绞在一起,已分不清彼此。绞杀像一个漩涡,从阵型前方漫延到全阵。双方兵卒已完全杀到一处。郑军阵型开始有些散乱,赵广、文越在阵中纵马厮杀,喝令兵士补上倒下兵士的位置,这才勉强维持阵型散而不乱。

    眼见楚军渐落下风,楚军后方中军的号角响起,阵前楚军鱼鳞大阵分为两半,前军万人开始冲锋。旌旗漫天而来,几乎遮住烈日。秦玉看了一眼陈封,见他还是神闲气定,想说什么终于没有说出。中军只有亢营残兵和近卫亲军共两千人,如何抵挡楚军?

    楚军大军冲上来,郑军瞬间被湮没,倒下的人越来越多,但已没有人能再补位。赵广、文越已杀红了眼,身上铠甲、战袍被血污染透,只不知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

    陈封终于动了,他没有说话,只是看了一眼陈肃。陈肃也没有说话,转身下台,上马提枪,一声呼喝,两千中军便跟着他杀了出去。

    此时只剩一百亲兵护卫中军。

    陈封看着陈肃率军冲入敌阵,身影在千军万马中若隐若现,忽然说道:“孝正是我族弟,”他声音低沉,像是对秦玉说,又像是自言自语。

    “他自幼丧父,家境艰难,我父亲便将他养在我家中。他从四岁起便跟着我兄弟们同吃同睡,同读书同习武。他跟我最是亲近,甚至比我的两个亲弟还要亲近,我父亲待他也甚于我等亲子。我承父亲武职入仕从军,便将他带在身边,初时只做我一个随从。我身边大小事务都是他料理,事无巨细,他都料理得极有条理。冲锋陷阵,他不如我,但他想的比我更多,也比我更细。多少次战事危急,都是他出谋划策,助我脱离险境。”秦玉看着陈封,不知他这时为何会说起这些事,也不知如何回话,只得任由陈封说下去。“我没有虚报过他的战功,却也没有埋没他的功劳。他如今做到正六品武职都是他自己挣来的。”陈封叹了一口气,“可我从未令他身罹今日之险,他若有事,我无面目去见我父亲。我宁愿自己去冲锋陷阵,也不愿他去......”他似乎说不下去了。

    秦玉道:“制司且放宽心,孝正身经战阵无数,更兼有众多亲兵护在身旁,定能化险为夷。制司身为三军主将,岂能以身犯险,临阵指挥也只有制司当得。”

    陈肃率军冲入阵中,郑军缓了一口气,但楚军立时山呼海啸般涌来,又将郑军压得喘不过气来。陈肃抬头看时,周围已见不到一点缝隙,都是楚军身影。所幸这晴川平原地形不大,楚国大军无法全面展开,因此郑军还能抵挡一时,但楚军还有万余人马没有投入战场。陈肃知道,必须把楚军都拖进来。

    已是申正时牌,两个时辰过去了,厮杀渐渐变成肉搏,陈肃、赵广、文越各率一军被分割包围。三人都已全身是伤,却仍在竭力拼杀。突然身后的郑营号角响起,陈肃的牙旗快速挥动,赵广、文越心领神会,一声令下,率兵士向陈肃处杀去。郑军突然变招,楚军有些措手不及,竟被他们冲出一阵,三支军马靠近了许多。若是他三人合兵一处,便可集中兵马突围。楚军变化也是极快,号角声起,众兵卒全力截杀,三人相距不过十余丈,但前进一步却已难如登天。

    陈肃在阵中看到一员楚将正指挥兵卒包围三支郑军,知道这是楚军上将,若能斩将,或可搅乱楚军。看看相距只三十余步,那将又高居马上,无人遮挡,便将长枪横在马上,取下腰间弓,捻雕翎,搭鹊画,一箭射去,正中楚将面门,那将倒头撞下马去。郑军兵士见了,齐声欢呼,楚军震动,阵型便有些散乱,赵广、文越奋力向陈肃处杀来。三支牙旗越来越近,终于就要合在一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