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八章

    唐宣这次回军营,他托的那个人把他娘的消息给他带回来了。(手打)

    那人过年回老家,顺路拐到唐宣老家去了一趟。他老家那一块的地还都是荒的,几十年前刚打完仗,人都死的差不多了,没死的也都跑光了,唐家附近的几个村都是空的,他娘也是刚搬回去没几年,那房子还是四年前用唐宣送回去的钱盖的呢。

    “你娘还挺硬朗的,还留我吃了顿饭。她你家还有两亩地,日子还能过得下去。你的几个哥哥都没信,你爹也不知道在哪儿呢。”

    只要没见着坟,都当家里人还活着。

    这人完叹了口气,唐宣头:“多谢老哥哥了。”给他倒了一杯酒,等他接着。

    “我跟你娘,你在这边已经娶了媳妇了。她那就好。我跟她你想接她过来,让她享福,你娘都听你的,反正她一个人在老家也没用,来这里还能帮你干活。”那人把酒喝了,呲着牙:“我这次回来得急,再也不知道你这边准备好了没,所以就没把你娘一起带回来。你要是家里都弄好了,下回我回去再一块接你娘过来就是。”

    唐宣敬了这人一杯酒,:“老哥哥的是,家里家具还没打好呢,再这天也冷,我是想等到天暖了再接我娘过来,路上也方便。”

    那人挟了一口菜吃,突然笑着问:“你接你娘来,你媳妇都没什么?”这接婆婆来的事,十个媳妇九个都不会乐意。

    唐宣平静的:“她听我的。”

    等他放假,从宋家把佳期接走,两人在屋里睡了一夜后,到二天他才想起这件事。

    该跟她一声。

    唐宣这么想,等吃了早饭,他看左右没事,坐在佳期旁边看她补袜子,道:“娘在老家挺好的。”

    他没头没尾的这么一句,宋佳期一下就听懂了,问:“你什么时候把娘接来?要是你不方便,就托人帮个忙。过了年你不是还要去打仗吗?在那之前能把娘接来吗?”

    唐宣听了心里舒服,搂着她靠着墙:“嗯,我也是想着在走之前把娘接来,这样我走了也能放心。”

    宋佳期抿抿线好穿针,:“那你什么时候走?”从她时候起,宋家爹爹常常一走就是一两年,每回他出去,王氏都是一副准备跟他一起去死的郑重给他准备东西送他走,好几回家里都准备了孝服和棺材,坟地更是早早就买好的。

    她这会儿心里在想,要不要先找个风水先生给唐宣挑块坟地?

    唐宣叹气:“我要走就到四、五月的时候了。我们这个营也不是一口气都去,只有我们和四营的两个队一起走。”兵是一步步派的,各个营也只是抽走一部分兵力。

    他是打惯了仗的,看现在这副派兵的势头,这个仗打起来要长了,没个两三年下不来。他们这边走,外边也有兵补进来。京里不能没有兵守着,一些将军跟着他们走,一些将军从别的地方调过来,有人高升就有人落地,这里头的弯弯绕可多了。

    唐宣心里盘算来盘算去,也知道这些事他现在想了都是白想。除非他能跟着一个好上官,要不就在这次出兵中立个功劳。他自然是想往上走的,男儿在世,不创一番事业怎么行?

    唐宣自认还是有些本领的,不像营中其他的兄弟那样只要吃饱喝足娶媳妇生儿子就满足了。他当兵十年,手上的人命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回头进了阎王殿也是下十八层地狱的份,既然这样,何不敞开来大干一场?

    他想自己的好前程就忘了身边还有个人,宋佳期见他半天不话,乐得先把婆婆要来的事放到一边,可过了一会儿,见他搂着她越搂越紧,不知道在想什么,忍不住拿手肘捅了捅他,问:“那你什么时候去看看娘屋里的家具?该跟木匠这家具要怎么打了。”

    唐宣回过神连忙:“哦,那我一会儿就去。”

    宋佳期拿出他给她的那个放银子的瓦罐,掏出里面的布包。要唐宣的家底可真不怎么厚,这里头也就不到二十两的银子和一串半的铜钱。因为不知道到底要花多少,干脆只留下两个较的银块,剩下的都让他给带去,再把铜钱也给他数了一半,都用布包起来给他。

    两人一前一后出去,在大门前她交待他道:“早去早回。”

    “嗯,你回屋吧,外面冷。”唐宣回身看着她关上门才走。街上还没有多少人,有大半的店铺还没开。地踩上去咯吱咯吱的响,他绕过四条街走到李木匠家。

    李木匠的儿子正在院子里玩雪泥,见他来就大声喊他爹。

    “爹!爹!外头来个当兵的!!”男孩哇哇叫着扑回屋,李木匠很快出来了,见是唐宣忙笑着招呼:“原来是唐大哥!快,快,快进来坐!”

    唐宣:“不了,我是来跟你那家具的事。我家里的跟你订了两棵木头,那是准备给家里老人打家什用的。”

    李木匠听了道:“是有这么回事,唐大嫂订了两棵合抱粗的整木,都是刚从山上拉来的。我领你去看。”

    他带着唐宣去后院,那里的木头堆成了山,他指着两棵收拾干净的整木给唐宣看:“瞧,这里还记着你家的名呢。”

    唐宣定睛一瞧,木头上用砍刀刻了一个巨大的‘元’字。

    “这是……”他指着问李木匠。

    李木匠得意的:“这是我大儿子写的,他跟着学堂的先生念书。”

    唐宣没再多,跟李木匠定要一张围子床,四个大衣箱,一个高柜,一个矮柜,一张八仙桌,八个凳子。

    “要是还能剩下料,再做几个匣子,回头搁零碎之类的东西。”唐宣。

    “上面要什么花样?用什么漆?”李木匠一边记一边问。

    “八仙和福禄寿喜,漆成红色的,活做得细。”唐宣掏钱。

    李木匠拿个秤来,秤了银子又数了钱,然后记在墙上,他蹲在那里念着‘床一张,大箱子四个……’,一边往墙上画,有几个就划几个竖道道,八仙就画个云彩加个扇子,福禄寿喜画了个花。

    唐宣一直在旁边等他在墙上记完。

    李木匠记完了站起来,指着墙上的道道又给唐宣学了一遍:“就这些,没错吧?行了,唐大哥只管等着,两个月内我一定给您做出来!别人的都先放放,我先给您做!”

    唐宣从李木匠那里出来天已经快黑了,他看到路上有卖烤红薯的,顺手买了五六个甜的、红瓤的,想着带回去给媳妇当个零嘴。

    唐家院子里,宋佳期正跟招弟一起做饭。招弟一边捅炕眼一边:“奶奶,那个大屋是干啥的?”

    宋佳期在上头拿着铁勺子翻菜,:“那是给老太太住的。”

    “老太太?”招弟咳嗽着起来,走到水缸边舀了一瓢水喝了两口顺顺气,:“那是不是老爷的娘?”

    “不许胡叫。”宋佳期难得发了火,瞪了眼招弟:“你要叫老太太才对。以后再让我听见你这么叫,可不饶你!”要是等婆婆来了听见招弟这么叫还以为是她教的呢。

    招弟吓得赶紧:“奶奶别生气!我再也不敢了!”

    “行了,别了,你去看看馒头。”宋佳期把菜盛出来端到西屋,后头招弟跟着过来把馒头和两大碗稀饭都端过来。

    晚饭很简单,只现炒了一个醋溜白菜,剩下的都是过年没吃完的菜又热了热。

    看都摆好了,她对招弟:“你也去吃吧。”

    招弟刚才挨了她的骂还有些害怕,站在那里不敢动:“老爷还没回来呢,等老爷回来了我关了门再去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