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6章

    姜俊心中暗暗好笑:不愧是亲父女啊,父亲是研究明史的,女儿在这看明朝的奇书,为了不被发现,还把封皮给换了。

    《金瓶梅》其实本质上是一部文学作品,以一百万字的巨大篇幅描写了当时的世情社会,揭露了当时的社会腐败和黑暗。而且还被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就更崇高了。

    《红楼梦》的作者就曾经多处受到《金瓶梅》的借鉴。

    在文学界,研究《金瓶梅》的论文都是比比皆是。

    因此《金瓶梅》虽然有那些大尺度的描写,却绝对不能简单将其等同为一部秽书。

    不过呢,在当时那个相对保守的年代,一个未成年的女生看这种大尺度的东西,也确实有些大胆了。

    姜俊一边啧啧称奇于陈青的阅读,一边捧起来看了。

    这本书在古代也算仅次于四大名著了,偶尔看看,还能丰富下精神世界,增强下精神力量,促进下全面发展……

    姜俊看来看去,觉得剧情进展得太慢,就翻着看了。看到一些场景,书里没按照原版写出来,而是来了个“(此处删去)”。

    更好玩的是,那个“(此处删去)”的旁边,陈青也拿铅笔给圈了许多圈,在旁边还有着她的笔迹:“气死我了!!!”

    弄得姜俊忍俊不禁,可以想象她看到这本书时带着强烈的好奇心,结果看到关键的地方,却给她来个此处删去。气得她都忍不住在书上吐槽了,这还挺像纸质版的弹幕的。

    原本姜俊看这种程度的描写,绝对不会有什么的。但它非得给自己来个此处删去,就给了姜俊遐想的空间。

    弄得他全身十分燥热,就不想再看。把书放在一旁,躺在了床上。

    触摸着自己身下的被子,他仿佛能感受到陈青身上的幽香一样。现在这个少女的房间,仿佛到处都在撩动着他的心弦。

    想拿收音机听一下评书,手却不小心又碰到了那个录音键,陈青那婉转幽怨的声音在耳旁闪过,就好像她就在对面撩自己一样,既和自己两情相悦,又不肯轻易让自己得手,非要自己主动才可。

    随着这一切对他的刺激,脑中忍不住遐想起了他和陈青还没突破的那一步……

    过了一会儿,欲望得到解决,姜俊把纸扔到窗户外面,让它随风而去。叹了一口气,躺下睡了。

    几天后,收到陈青的回信:“可以啊。你就住我那里吧,不过千万不要乱翻,否则本姑娘杀了你。你都想着我什么?这个时候说话那么节俭了,哼。”

    这封信完全是陈青的风格,姜俊看了之后,仿佛她就在自己眼前一样,嘴角不禁上扬起来。又见她在下面写了一段:

    “对了,蓝田杂志社现在和桃林、黄原、白水三大杂志社闹得有点僵,那三本杂志社也都连载了三部厉害的武侠小说,因此现在竞争十分激烈,感觉有些要滑向恶性竞争的边缘了。唉,不过这个咱们也管不了,你毕竟也不能决定那三位作者的想法……就是让你有些心理准备吧。”

    姜俊看到这里,心中暗暗寻思,闹到这么大的程度,也是该收场的时候了,就像打鱼,可以四面撒网,但总要最后那么一收,而最后那么一收,就是要我自己来完成的。

    不过事有轻重缓急,现在自己这边房子还盖着呢,金家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要在村里作妖,这种情况之下,还真不适合在现在处理这件事情。

    再等等吧,到了合适的时候,自己一定会把四个出版社的老板都找过来,和他们开诚布公地谈谈。

    ……

    这些日子在陈青家里住,陈青的屋子很有学习氛围,也让姜俊有了“写”新作品的想法。

    写什么新作品,姜俊是思考了一番的。

    武侠小说目前是不能再写了,那四本武侠小说都连载着呢,自己不能再多开了。而且武侠小说,在金古梁温黄之后,最优秀的也就是凤歌的《昆仑》,孙晓的《英雄志》,这两个都已经写出来了,以后写再多的,那也是量变而不是质变了。

    而那些网络小说,显然是不适合在这种网络没兴起,纸媒方兴未艾的时代里连载的。很明显的区别就是,网络小说在网上一天两更、三更甚至更多。而纸媒,十日一刊都算是快的刊物了。因此,粗糙而量大的网络小说,不适合这个时代。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让姜俊朝着严肃文学的方向发展。

    想到这里,他回忆了一下,在当代文学中,有哪些影响力很大的文学作品被写出来了,而那些还没被写出来呢?

    《平凡的世界》肯定是不能抄的,现在是1991年,路遥《平凡的世界》不但出版了,还获茅盾文学奖了。

    他本来想抄《白鹿原》,可仔细想想,也不能抄。虽然白鹿原在1992年才连载于《当代》之上,但现在基本上已经完稿了。陈忠实老师也不可能没给他认识的人看过,如果自己真抄了《白鹿原》。很有可能还会被怀疑是“盗稿者”。

    思考良久,想到了个合适的目标,余华的《活着》。

    这部作品现在绝对是没有的。实际上余华在这一年,也就是1991年,才发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

    而且这部作品,影响力绝对足够,其影响力已经不必多说,凡是爱好文学的,鲜有没看过《活着》的。

    凡是抄那种文学作品,不能乱抄,都是有标准的。姜俊也基本领悟了这个标准。

    首要的是可信度,可信度是一切成就的根基。